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

2019-04-17 04:40林俊芳曾坚生林美玲黄炳壮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脐带母乳喂养保健

林俊芳 曾坚生 林美玲 黄炳壮

广东省惠来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惠来 515200

近年来,低于五岁儿童的死亡率已经大大减少,获得了较好的进步,有了质的飞跃,然而新生儿的死亡事件一直较高,占五岁儿童以下的比例依然很高。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25%的新生儿死于可预防的疾病[1]。因此,为了改善新生儿生存状况,减少新生儿死亡事件的发生,在2013年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并实施了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指南[2]。

EENC的推荐干预措施包括规范产前母胎监测与处理、新生儿生后立即和彻底擦干、母婴皮肤接触至少90min完成第1次母乳喂养、延迟脐带结扎至生后1~3min、新生儿复苏、新生儿感染治疗等[3-4]。本文为研究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技术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以2018年1~6月在我院正常分娩且实施EENC技术及同期在我院正常分娩且实施常规保健技术的新生儿各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6月在我院正常分娩且实施EENC技术及同期在我院正常分娩且实施常规保健技术的新生儿各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男26例,女24例,Apgar分数9~10分,平均(9.24±0.52)分,产妇年龄21~33岁,平均(26.1±3.7)岁,孕期38~40周,平均(39.13±0.54)周,观察组新生儿男27例,女23例,Apgar分数8~10分,平均(9.12±0.58)分,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27.1±3.7)岁,孕期38~40周,平均(39.21±0.48)周,两组新生儿和孕妇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5-6]:(1)新生儿均经阴道分娩;(2)新生儿均无先天性疾病,且体重均处于正常水平;(3)新生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保健技术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新生儿生后24h内保健流程》[7]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具体措施如下:(1)新生儿娩出后,助产人员报告新生儿出生时间和性别,立即将新生儿置于母亲腹部已经铺好的干毛巾上,快速、彻底擦干新生儿,擦干的过程中快速评估新生儿的呼吸状况。彻底擦干、刺激后,若新生儿有呼吸或哭声,撤除湿毛巾,将新生儿置于俯卧位(腹部向下,头偏向一侧)与母亲开始皮肤接触。取另一清洁已预热的干毛巾遮盖新生儿身体,给新生儿戴上小帽子。(2)在母婴皮肤接触同时进行脐带处理,待脐带搏动停止后予断脐,并保持脐带断端暴露、清洁和干燥。(3)让新生儿与母亲保持不间断的持续皮肤接触至少90min,当新生儿出现流口水、张大嘴、舔舌/嘴唇等觅乳征象时,指导母亲开始母乳喂养。上述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不常规进行口鼻吸引,同时严密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并予母亲注射缩宫素等处理,若新生儿或母亲出现医疗状况需干预的,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脐部消毒、新生儿复苏等。如果母亲由于并发症等不能和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由另外一名家庭成员如父亲完成。(4)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之后,在母亲旁边对新生儿进行常规保健操作包括新生儿体检、测量体重和身长、测量体温、眼部护理、注射维生素K1、预防接种等,并向母亲解释操作的内容和结果。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8-10]

相关工作人员对两组新生儿的窒息发生情况,重度窒息发生情况,24h内肺炎发生情况以及72h内住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min内行Apgar评分,以第七版《儿科学》中Apgar评分为标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中新生儿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发生几率分别为2.00%、0、4.00%、6.00%,对照组相应的分别为4.00%、2.00%、10.00%及1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72h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几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比较[n(%)]

2.2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调查表明,在43个国家的新生儿死亡事件中,约有65%以上的死亡事件发生在新生儿出生3d内,且如在新生儿出生时能够有较为熟练的接生人员对其及时进行护理保健,能够显著降低其死亡事件发生几率[11]。新生儿早期的保健措施,如生后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延迟脐带结扎、新生儿复苏等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的健康水平。WHO预测,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和生后立即采取这些基本的、低成本的新生儿保健措施,可以降低约22%的新生儿死亡率,降低新生儿低体温、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的发生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住院率[12-13]。

表2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的窒息、严重窒息、24h内肺炎发生率以及72h内住院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应该与实施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有关。

WHO强调新生儿保暖护理是一项基本的保健措施。大量研究表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防止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传送益生菌,刺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系统,帮助新生儿建立免疫屏障,可有效的避免新生儿发生感染[14-15]。WHO认为常规吸引能够产生窒息,引起心率降低,减慢血氧饱和度的提升速度,使黏膜产生破损以及提高了感染的几率[6]。另外,WHO建议,在孕妇分娩后,应适当延迟1~3min后,对脐带进行结扎,在胎儿娩出后,及时将其身体擦干。并将其放置在母亲腹部,盖上毛巾,带上帽子等保暖措施,并通过使其与母亲皮肤接触90min以上,完成母乳喂养,对胎儿行以上处理,在能够保证胎儿健康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母婴关联,使产妇尽快适应目前角色,提高对新生儿的关心,保证其能够健康成长,而对于早产儿,则可采用袋鼠式护理,以避免新生儿出现不良情况。同时,新生儿复苏技术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适宜技术之一。产期母胎监护、积极防治胎儿窘迫以及规范、娴熟的复苏操作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另外,以往多认为在新生儿口腔中及呼吸道中滞留的羊水可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等情况,并可进一步导致其出现吸入性肺炎及咽下综合征等并发症,使其出现心动过缓、血氧饱和度高及黏膜损伤等症状,严重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其死亡。但本次研究发现,不对新生儿行常规口鼻吸引,其肺炎的发生几率反而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常规对新生儿呼吸道进行羊水吸引,导致对其产生较大刺激有关,同时也可能与新生儿保暖措施的实施及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提高了新生儿免疫屏障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

导致新生儿出现高血胆红素水平的因素主要为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期待结扎过晚及早产儿等,在本次研究中,待脐带搏动停止后予断脐,并保持脐带断端暴露、清洁和干燥,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对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几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该方法安全性及可行性均较高。

我院引进了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之后,重视母婴皮肤接触,延迟脐带结扎,避免口鼻常规吸引,推迟了部分既往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新生儿体检、测量体重和身长、按手脚印、预防接种等,均在新生儿与母亲不间断的持续皮肤接触至少90min并在新生儿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后进行。同时我院在2017年成立惠来县新生儿复苏工作室以来,不断加强了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培训,加强产儿科医生协作,分娩时儿科医生进驻产房与产科医生共同进行新生儿复苏。以上因素均可能降低新生儿窒息、72h内住院等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可以有效的降低窒息、严重窒息、24h内肺炎发生率以及72h内住院率。此外,实施该技术减低家属经济负担,得到了新生儿家属的一致肯定和赞扬,缓解了医患关系,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脐带母乳喂养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染毒的脐带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