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颖 李明泽 杨曦光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专业课教师在实施初期会出现难以将思政育人落实到理工科课
程、无法深挖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不能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等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课教师实践思政育人的措施与着力点,包括在专业课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与排除功利主义心态;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互帮互助,建立一支德学双馨的教师队伍;充分把握课堂的载体作用,建立线上学习通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等。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教师;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12-0004-03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和过程的总和。对于各大高校而言,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不仅是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价值观构建的一种渠道。中国一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视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2012年,中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超过2万亿元,连续6年保持在4%以上,2017年教育经费达到3.42万亿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是以专业基础知识为立足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主渠道,使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保持一致,形成协同效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心成为中国特色终身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专业课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在实践思政育人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合适的着力点,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解决理工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二是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深化“教师思政”;三是把握好课堂在“课程思政”中的载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解决理工科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难点
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相对,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了解这一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
并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理工科专业课程和人文学科专业课程。二者都有着自身的专业特点。理工科专业更加注重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人文课专业课更强调价值导向。相对而言,理工科专业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困难,如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致,形成协同效应,是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实践思政育人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着力点之一。
理工教师考虑育“才”重“器”的多,考虑育“人”育“德”的少,形成了“专”上到位、“红”上不足的舆论形象;所谓的“理工男”形象突出,需要提升国家情怀、政治担当[1]。但他们同样执着于现象背后的规律探索;因此专业课教师可以针对课程本身和学生特点对症下药对理工科课程落实思政教育。专业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专业课问题,探索问题背后隐藏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讲授“遥感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引入实际国情,引导学生反思问题背后与本专业相连的问题,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伟大祖国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达成思政教育。
理工科教师更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对待事物的价值导向。传统课程往往把文本知识、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凌驾于人之上,忽视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强烈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心态[2]。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忘记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最初是为了便民从而飞速发展到如今。科技活动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成为理工科落实思政育人的立足点;每一项科技活动灵感或多或少源自于生活,专业课教师可以追溯本源,将科技活动成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纽带,将理工科知识包裹在人文思想中,以此提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理工科的亲近感。科学思维也不单单局限于专业领域,也可以应用于为人处事中,这也是理工科教师可以吸取并推广的地方[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为了普及教育,更是為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科学事业增光添彩,决不能为了“授业”而忽略了“传道”。在讲授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排除功利主义心态,引导学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师可以在专业课中融入专业名人、专业学者、专业历史及发展现状等,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科技现状;在“地理信息专业导论”课程中抓住新生入学这一重要的迷茫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快速了解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前景和社会需求。鼓励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科技造福人类,树立远大理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继承者。
二、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思政培训
“课程思政”体系中师生是“两大群体”。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要更高些。他们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4]。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思政内容更为自由,讲什么、讲多少均与教师本人的思政意识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是推动思政育人的着力点之二。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等要求,把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上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在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评聘考核机制,构建师德监督体系,坚持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师入职培训和日常岗位培训的必修课,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双重调查,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育人要求纳入教师的聘用合同中。将教师道德规范整合到人才引进,项目申报,职称评估和导师选拔中,推行教师道德评估负面清单,建立教师师德记录,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努力培养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的优秀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中曾说过,教师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有意识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仰者和忠诚的实践者,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职责。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需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坚持不懈地反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理论著作作为案头必备的常用书[5],做到达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传播者,帮助学生建筑梦想,追求梦想和实现梦想,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为了建立一支德学双馨的教师队伍,我们将树立“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学校可以组织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定期互帮互助、密切合作,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探索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这一点在思政育人初期尤为重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内容精通,很容易陷在专业知识中却发现不到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或者找不到切入点,因此需要思政教师指导,深入挖掘;在后期的思政育人中,专业课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找到专业课和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做到基因式融合,推动思政育人进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专业的知识水平,更注重敬业精神、合作能力和诚信意识,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政治思想觉悟,了解学生需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6]。
三、把握好课堂在“课程思政”中的载体作用
教育改革初期很容易把专业课和思政教学融合的“夹生”,如果处理不好“思政”与专业的关系,不能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出现生拉硬扯、两张皮现象,那么,极有可能出现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后果[7]。切记要避免这些误区,把握好课改进度,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在教育实践中,把握自然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推动自然科学课程实践思政育人。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互动最直接、最频繁的交流平台,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是专业课教师实施思政育人的着力点之三。
概念重建主义运动的发起人美国威廉·派纳和格鲁梅特等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人生传记经验的不断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主张不要从设计、教材、学程等角度来谈论课程,而要从学生的过去经验和未来精神解放的角度来谈论课程[8]。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最直接沟通的方式,思政元素绝对不能拘泥于系统化的书本知识,应该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将学生关心的新闻时事、日常生活的经验引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时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挑战,必须把握全媒体时代的特点,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易班”、“慕课”等线上学习平台,推动教师用好各种数字化资源,抓住“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方式,打破传统线下教学围墙,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实施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育德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与课外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结合。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性也与知识传输和价值引领息息相关。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课程(思想政治课)和隐形思政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9]。落实思政育人,不仅要在显性思政和隐形思政上分别下功夫,更需要将二者很好的衔接,让每一点都连成线。
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世界在资源,生态环境,道德等方面都暴露出严重的问题。许多受教育者具有“有技术,无内涵”,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缺乏对社会伦理和生态环境的正确理解和关注[10]。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决疑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须及时回应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真实困惑,乃至电影电视剧和公众舆论中遇到的问题。专业课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社会热议点问题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切入点,因势利导,推动思政育人进程。在重塑学生科学价值观时可以引入“基因编译婴儿”事件;科学的目的的确是让生活更美好,但任何一项技术都必须尊重人之生命,任何试验都不能以一己之私或为了所谓“历史性突破”而罔顾生命伦理。在引导学生端正学术态度时可以结合“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由表及里分析问题,从浅到深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专业课教师在实现思政育人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急功近利,须戒骄戒躁,把握好课堂的载体作用,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思政修养,将思想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同时要明确理工科与人文科的特点、差别与联系。在思政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思政育人的能力。同时避免出现误区,杜绝专业课“思政化”现象,通过专业课教学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感受科学精神,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11]。
参考文献:
[1][3]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 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 思想教育,2018,(1).
[2][8][10]厉孝忠.课程改革重在以人为本[J].宁波工程学院 学报,2005,(3).
[4][5][7]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
[6]朱美虹.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专业 课程與思政课程协同育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12).
[9]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 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11]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 理论教育,2018,(11).
收稿日期:2019-05-22
作者简介:于颖(1984—),女,辽宁庄河人,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GY2018-42);
东北林业大学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