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贵 孔玺铭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校级教改重点课题《无锡国专教学法研究及其在新時代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17035。
摘 要:无锡国专与无锡地域之间存在着密不分的关系,无锡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国专师生提供了游览之地以及创作的题材,同时无锡国专与无锡的人文文化关系密切,无锡国专继承了东林书院的学术精神,同时又有众多的名师加盟,从而使无锡占据了国学文化中心的位置。
关键词:无锡;无锡国专;地域文化
作者简介:张喜贵(1965-),男,黑龙江拜泉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孔玺铭,山东曲阜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2
历史有时非常奇妙,在上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无锡城中有两个盲人都做出了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成就:一位是阿炳(1893—1950),他以一曲《二泉映月》而享誉世界,以至于后来的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这是应当跪着来听的音乐,如今《二泉映月》早已成为音乐中的经典。另外一位是唐文治(1865—1954),他在1920年创办了无锡国专,两位盲人以各自的成就提高了无锡的知名度,其中无锡国专更成为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奇迹。如果从无锡国专的校名来看,虽然数易其名,但基本都保留着“无锡”这一地名标签,无锡国学专修馆、无锡国文大学、无锡国学专门学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无锡中国文学院。
一、无锡国专与无锡的自然环境
无锡位于苏南沪宁线中间位置,古称梁溪、金匮,东与苏州相接,西与常州相连,南面是太湖,北面是长江,境内有锡山与惠山紧紧相连,还有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关于此地山水景物之优美,唐文治在《无锡二泉桥记》中曾如此加以描述:“锡邑山水之秀甲于全省。太湖三万六千顷,吞吐烟云,氛舆旁薄,而惠山、锡山两峰并峙……而湖水亦有蜿蜒环绕之象。”[1]489 对于无锡风景之美可以说赞不绝口。
外在的自然山川对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一所学校也是如此。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然屈平所以能够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2]695如果说屈原的文学创作是得之于荆楚地域的“江山之助”,那么无锡国专成功则得益于无锡地域文化的滋养。阅读无锡国专的史料经常可以读到师生徜徉在无锡山水之间的记载:
“(老師们)有的到惠山饮天下第二泉的茶;有的到太湖,在茹经堂、鼋头渚、梅园的绿阴下散步。星期天过得真舒适,逍遥自在,很有点庄子那种清静无为的风味。”[3] 56
“畅游惠山,徘徊漪澜堂上,酌泉试茗,复至竹庐山房、云起楼、寄畅园等处游览。下午二时半,在国学专修学院讲中国人种之由来。”[4]
“席散后,并由高院长等导游梅园、鼋头渚、万顷堂、小箕山等。游筇所到,湖山生色,流连久之。”[5]
国专师生活动的地域包括了无锡诸多风景名胜,在领略了无锡的自然风光之后,国专师生还感受到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洒脱,这说明了地域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惠山被称为无锡天然历史博物馆,无锡国专的最早的办学地点就在惠山脚下的五里街。惠山还是学生课外实训的重要基地,“赴惠山实弹打靶,成绩颇佳”[6]。此外茹经堂、鼋头渚、太湖、梅园等也是无锡的风景名胜之地,“茹经堂”是在太湖宝界桥畔新辟的建筑,此地有湖光山色,实乃山清水秀之地,无锡国专新的校舍即选于此处。杨铁夫说此地:“位太湖惠山之交,平分鼋渚烟波、蠡园风月;融新安余姚之界,此是人师邹鲁、学子门庭。”美丽的风景与文化的传承相得益彰,这是对学生最好的熏陶。来无锡讲学的章太炎也曾撰写一联赠予校长唐文治:“光风霁月之怀,何止吞三万顷;鹿洞鹅湖而后,于今又五百年。”
无锡的风景亦时常出现在国专学生的创作中,在《无锡国专季刊》、《国专月刊》等刊物中就有学生描写无锡风景的诗作,如徐恩涛的《寄畅园》、顾时的《夜经无锡公园偶成》等。其中王正履《雨中游蠡园》写道:“石栏曲折步迟迟,拂遍湖边杨柳丝。一角飞红小亭子,我来避雨立移时。”张人骏《鼋头渚送别石溪》写道:“烟波万顷一航轻,远渚涛声杂橹声。莫把工愁笑平子,客中言别总伤情。”此外还有学生的游记类习作:
“邑之西北,运河中流,有墩屹然峙立于其间者,曰黄埠墩。墩圆而小,碧水环之,层楼高耸,带以垂杨……抵是墩。舍舟登岸,临轩凭眺。但见风帆上下,游人往来;北塘商市,气象万千。西望九龙山色,蜿蜒变态,不可具状;几疑别有天地,非尘世之观。至风景宜人,烟霞接席,犹其小焉者也。” (《黄埠墩记》)
黄埠墩、大运河、北塘、九龙山、寄畅园都作为国专学生的眼中之景被收纳于习作之中。后来因为战争爆发,国专迁往“桂校”,他们依然怀念“太湖烟波的壮丽”,严庆添在《抗战中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中说,“论其风景,当然远逊那江南山水的柔媚和太湖烟波的壮丽。”[7] 330这又是从比较中感受到的无锡自然山川之美丽。
二、无锡国专与无锡的人文文化
无锡不但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又是人文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无锡人文文化影响于无锡国专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对东林精神的接受。无锡的人文环境是吸引无锡国专来无锡重要因素,“锡邑为畿辅要地,文化又较发达。”[7] 263无锡人文环境厚重,无疑与东林精神相关。东林书院的顾宪成、高攀龙曾秉承“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聚众讲学,褒贬时政,开学院自由讲学之先河。无锡国专的建立亦有意继承东林学术之精神,唐文治办公室就挂有高攀龙、王守仁、顾炎武、陆世仪的四幅画像,从中可见唐校长对于东林精神的追慕。在茹经堂落成典礼上唐文治还说“至中国文化复兴,自以京沪路线为起点,无锡地居中心。鄙人生长太仓,所私淑者陆桴亭先生,迁居无锡,所私淑者高景逸先生。此处地近高子水居,闻景逸先生从前在五里湖讲学,樵夫渔子,聚而听者常数百人,一时风气都归淳朴,鄙人景仰流连。”[7]221唐文治在《无锡二泉桥记》中说:“盖吾邑自有明东林以后,学术文艺代有传人,高、顾二贤,理学气节,彪炳乾坤”[1]488-489表达了对东林精神的推崇。唐文治所作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歌》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两句,亦是宋代理学家张载所言,从中可以看出无锡国专与东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由于自然环境的优美及文化底蕴的丰厚,无锡一度成为国学研究的中心。“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无锡,工商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尤其是士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热心赞助教育事业,这些都是在无锡创办一所研究国学的专门学校的必要的外部条件。”[7]10无锡工商业发达,有实力的乡绅多热衷于参与文化教育事业,如丁福保、钱基博、荣德生、荣宗敬等都是学校的董事,他们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无锡作为沪宁线上的国学重镇,拥有一大批文化学者。钱穆在《师友杂忆》中谈到无锡与教育的问题时认为,从晚清以后,以教育救国的呼声,最先是从无锡发起的。他还曾说:“凡属无锡人,在上海设厂,经营获利,必在其本乡设立一私立学校,以助地方教育之发展。”[8] 232可见无锡不只是工商业发达,对于中华文化之传承,也是走在全国的前列。
此外无锡国专还借力于周边城市的名师来无锡国专讲学授课,其中来无锡给学生上课的就有从外地请来的钱基博、章太炎、钱仲联、朱东润等。无锡国专向东可以借力于苏州、上海,向西可以借力于南京。如錢基博本为无锡人,后执教于上海光华大学,受唐文治之邀,每周五下午来无锡晚上讲课两小时,周六上午两小时,之后返沪。朱东润开始是每两周从南京到无锡国专一次,后来其子朱君遂入国专就读。朱先生改为每周来无锡一次,逗留三天。其背课多半是在火车上完成的,后来朱东润还在任教于江南大学中文系。其他如陈石遗、章太炎、钱仲联则从苏州来无锡授课。
无锡优美的风景以及东林文化的自由精神给国专以滋养,无锡国专与无锡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得益彰,才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杰地灵的无锡与当年的国学重镇无锡国专是相得益彰不可分离的。
参考文献:
[1]王桐荪等选注.唐文治文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李立德.纪念冯振教授诞辰一百周年[A].党玉敏,王杰主编.冯振纪念文集[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朴学大师章太炎试泉漪澜堂[N].锡报,1933-10-23(02).
[5]朴学大师章太炎教育院演讲[N].锡报. 1933-10-24(02).
[6]本校一二年级在惠山打靶[J].国专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7]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8]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M].长沙:岳麓书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