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视不幸,悲剧不拒尊严

2019-04-16 18:35
初中生·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悲剧

尘衣:

《哈姆雷特(Hamle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于1599年至1602年间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该剧讲述了哈姆雷特王子的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其兄长——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为妻。因此,哈姆雷特向叔叔复仇。

《哈姆雷特》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且是其中最早、最繁复、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在于其最后的悲惨结局,带给人们沉重的反思——对哈姆雷特命运的反思,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的反思。如何积极地看待这一悲剧,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悲剧不是不幸,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美,带来更具价值的尊严。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读《哈姆雷特》,不但要从不同的视角读出一千种不同的感受;同一个读者,还要学会以不同的方法,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样子。

《哈姆雷特》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本期“青春悦读沙龙”,一起来“悦读”《哈姆雷特》。(图见封二)

选择生存,寻找光明

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是一部悲惨的现实主义小说,以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经历贯穿全书。

生存还是毁灭?主人公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考虑:究竟是选择抵抗命运的暴虐,还是直接结束自己的一生?我的回答是:生存!为什么?因为只要我们熬过黑暗,终究会迎来光明,就好像每一个黑夜,即使那么漫长,终会迎来黎明。如果我们因无边的黑暗而放弃寻找,便永远不可能找到光明。因此,我选择生存,选择寻找。

《哈姆雷特》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是的,真正的伟大,不是不加思索就怒发冲冠,而是在我们的荣誉遭受危险的时候,不管怎么微小,也要用尽力气,慷慨力争。(八年级176班??江欣宇,指导老师:谭一平)

哈姆雷特身上的三重悲剧性

《哈姆雷特》之所以被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主人公哈姆雷特身上的悲剧性。

哈姆雷特身上至少具有三重悲剧性。

首先是性格悲剧。这是由哈姆雷特所处的环境造成的,环境遭遇变化,他的性格也随之发生变化。成年之前,作为丹麦王子,一切都在顺境中,他看到的世界光明而美好,觉得一切人都善良可信。当得到父王死去的消息,到他母亲在他父王死去一个月便要嫁给他叔叔,一直到他父王托梦,说被他叔叔害死了时(当然,这里还是有些浪漫主义色彩的),他从怀疑到疑心重重,再到怀疑一切——不相信朋友霍拉旭,不相信情人奥菲利亚,更不相信母亲乔特鲁德。他基本依靠个人力量和叔父斗争,势单力薄,且优柔寡断,最后造成了奥菲利亚和母亲的死亡,也造成了自己和叔父的同归于尽。

其次,从他身上能看到命运悲剧的影子。作为一个可以继承王位的丹麦王子,原本可以在丹麦成长,在父母的宠爱和教导下长大,却为了增长见识,将来能更好地管理丹麦,哈姆雷特去德国学习,因而让克劳狄斯有了可乘之机,阴谋得逞。这时哈姆雷特已经长大,如果留在丹麦,即使父王被杀,他也会顺理成章地继承王位。另外,如果哈姆雷特不那么清醒,或者即使清醒,也能顺应克劳狄斯,不去刻意复仇,那么就不会发生他和叔父同归于尽的悲剧。

哈姆雷特身上的第三重悲剧性,就是历史悲劇。我们都知道,每一次社会革命,先驱者总免不了失败或殉道。这部悲剧虽然写的是丹麦8世纪的故事,其实莎士比亚是借古讽今,影射的是16世纪即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现实。那时,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虽然已经觉醒,并有勃兴之势,但封建主义王权势力依然强大,封建统治还没有完全动摇。作为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先驱的哈姆雷特王子和代表封建主义王权势力的克劳狄斯的斗争,实际上是弱小的新生势力同强大的、旧的反动势力之间你死我活的搏杀,那就免不了牺牲的命运。这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给后来的新兴资产阶级铺路,因而悲剧意味更加浓郁,悲剧意义更加深厚。(霍久胜/老师)

奥菲利亚,飘向远方的灵魂

哈姆雷特为父复仇,还与奥菲利亚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如果哈姆雷特没死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最尊贵、最得人心、最仁慈宽厚的丹麦国王。

哈姆雷特是一个矛盾且犹豫的人物形象。他挣扎在现实与仇恨之间,我读起来心中也充满苦涩。整个故事曲折而激动人心。从哈姆雷特感叹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痛苦的挣扎。明明心里是善良的,不想这样做,但是被命运控制着,被仇恨蒙蔽着,哈姆雷特彻底改变了自己。

还有一个使我感触很深的人物形象,那就是奥菲利亚。奥菲利亚的命运只能维系在哈姆雷特身上。王子爱她,她也确信这一点,连她的哥哥、父亲都看得出来。可是,王子背负着替父报仇、为母雪耻、为国除害的大任,这些都比对一个女人的爱情来得重要。这一切,让他没有时间再去关心爱情,关心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甚至成了试探他的筹码。这个单纯的姑娘被人利用,以试探自己的爱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亲。不得已中,王子杀掉了他心爱的姑娘的父亲,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地遣送出境。奥菲利亚,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不在身边,哥哥在外流浪——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可怜的姑娘,疯了。

她爬到高高的树枝上,编织花环,唱歌远望,最后的结果却是,树枝断了,她落入水中,随着水流飘向远方,飘向远方的天国。(八年级178班?金雨萱,指导老师:黄红玉)

如照亮天空般深邃

面对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我不得不带着好奇而严谨的思想,来理解《哈姆雷特》,以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抑或能与作者的思想融为一体。

莎士比亚为这部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赋予其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

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洞悉一切的人,被生活欺骗了。他像一块口香糖,被生活咀嚼干净且榨干灵魂后,如废物一样吐出来。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一直所拥有却未能珍惜的,往往是最宝贵的。它让你失去你所拥有的,以促使你明白,原来拥有的一切竟是那样难得,而以前所追求的,又是那样遥不可及。生活还会让你明白,通过不正当手段所得到的东西会失去得更快,就算你拿重重迷雾遮掩自己的不正当行为,也不过是欲盖弥彰。因为,生活会一点一点地揭开那迷雾,让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以不正当手段得到的一切慢慢地消逝。你感到愤怒,宁愿不曾拥有这一切。那又有什么用?生活和时间不会再给你机会,你只能在绝望和伤心中慢慢凋零。

哈姆雷特在受到这么多的打击后,竟妄想在奥菲利亚那儿找到些许安慰,却不知,奥菲利亚早已听信他人谗言。她拒绝了哈姆雷特。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哈姆雷特终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性格也彻底改变。

最让我动容的是,当奥菲利亚拒绝哈姆雷特时,哈姆雷特说:“望你能像你的贞洁一样纯洁。”肉体的欲望与罪行远大于灵魂的神圣,这太难了!

不得不说,莎士比亚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虽然《哈姆雷特》并没有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里的童真,但它如同巴爾扎克的《高老头》,写出了人性对金钱和权力的贪婪。而且,《哈姆雷特》有着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一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基督山伯爵》中有这样一句话:“尽管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会愤怒,但我不会流露,我会在以后慢慢偿还给你。”我想,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就是验证大仲马这句话的人吧。

《哈姆雷特》之所以能留芳百世,深受人们的喜爱,不是这个悲剧有多惨,而是它有着如照亮天空般深邃的哲理。(七年级180班??李??想,指导老师:陈建华)

利益与亲情

有一位王子,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突然,灾难降临,上天将他逼上了一条复仇之路。

哈姆雷特就是这位帅气的王子,他的父亲是丹麦国王。不幸的是,他的父亲被他叔父毒死了,王位也被夺走了。不久后,他的母亲背叛了父亲,嫁给了他叔父。一下子,哈姆雷特身边的所有人,同学、朋友,甚至他的爱人奥菲利亚,都成了叔叔对付他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哈姆雷特毅然选择了复仇这条艰辛的道路。

这虽然只是个故事,却反映出最真实的社会现象。尽管当今社会不再似以前,可谁又能否认,现在就没有这种“战争”呢?只是,昔日的帝位变成了今天的金钱、权力罢了!一个社会若太物质化,真情就会越来越淡薄;若存在的只有利益,每个人都想方设法地去赢得最大利益,人心就会隔得越来越远。那么,真正的价值何在?

人性的苏醒虽艰难,但那一天总会来临。愿世间的人能够找回初心,维护真情。(九年级175班??霍赐妤,指导老师:黄红玉)

我眼中的哈姆雷特——“悦读”集锦

八年级178班霍顺莲:哈姆雷特也不曾想,他有一天会变成自己都觉得陌生的人。

八年级178班潘亚楠:《哈姆雷特》,灵魂的救赎。无奈,我想也正是莎士比亚对当时社会的感受吧。

九年级174班潘康蓉:戏剧是人生的放大。生活如雨中之花,看似美丽盛开,但更多时候,我们必须忍受击打和淋湿。经过洗礼之后,我们将正视那淋漓的雨。

七年级180班张敏慧:《哈姆雷特》更多的是对丑恶人性的讽刺,和对黑暗社会的揭露。

七年级173班霍芷妍: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即使胸中充满复仇的怒火,也不愿意滥用暴力,烧枯任何一根无辜的青草。最终,他还是完成了自己为父亲报仇雪恨的任务,可同时也被奸人所害。身后,他所做的一切渐渐变得越来越轻,现实紧接着裂成无数块碎片,往空中飘去……?他为了捍卫世界的正义而愤怒,而奋斗,而死亡。

七年级173班潘金荣:那是一个悲惨的人生,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它不仅仅同于《悲惨世界》中社会的黑暗,还有人性的黑暗。书中用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斗争。面对命运的刁难,哈姆雷特没有抱怨,没有低头认输,反而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虽然最后为正义而死,酿成了一场悲剧,但我相信,他不会后悔!

九年级174班邹静:哈姆雷特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在临死前给了敌人致命一击,虽然没有完成使命,却为实现理想铺平了道路。此时,哈姆雷特的灵魂走得更远了,直至消失在那条通往天堂的大道上。

八年级176班刘庆星:《哈姆雷特》虽然是悲剧,但更激励我们要努力向上,不被困难打倒,应该拥有越挫越勇的精神。

九年级175班沈璟璇:《哈姆雷特》折射出一个最现实的社会现象——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放弃最珍贵、最纯真的亲情。这样值吗?别再让亲情离我们远去!

七年级180班廖婷婷:《哈姆雷特》写出了人生的苦难、世态的炎凉以及人性的丑陋。

七年级180班肖依萱:如果没有那天晚上哈姆雷特在露台上看见自己父亲的亡魂,并听到父亲让他去报杀父之仇,那么故事的结局就要改写。要是每一个人都能心中充满仁爱之意,那么世间就会多些温馨和真情。

八年级177班罗邦昊:《哈姆雷特》令我感受到作者对那些热衷于追逐名利的人的厌恶之情。人生要学会做减法,要拿得起,放得下!

八年级177班潘远浩:这一剧本刻画了复杂的人物性格,使那些角色像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人。

七年级179班潘茜:经历,是让我们成熟的过程,关键是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你的心是否依然光明。勇敢地做出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莎士比亚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摆脱了古人将英雄神化的写法,他写活了哈姆雷特。这个人物感动了读者,让人觉得,仿佛真有一个人站在我们面前,心中的激情使我们发出来自内心的感叹:哈姆雷特,为你喝彩!

七年级179班张彩晶:莎士比亚不仅仅属于他所在的那一个世纪。他的戏剧就像灿烂星空中的北斗,永远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罗东锋(罗邦昊同学的妈妈):一个人的贪念有多深?一个人对仇恨的执着又有多深?在这场王位之争的宫心计中,如果克劳狄斯没有那么多贪念,如果哈姆雷特少一些对仇恨的执着、多一些宽容,就不会发生这些悲剧了。

链接:

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

《哈姆雷特》三幕一景精选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倘若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呢。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因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若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行动的意义。

注:自本期开始,我们进行“青春悦读沙龙”形象代言人选拔,选手分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组,由评委公平、公正行使评判权。若某组水平、人数不够,则该组形象代言人空缺。以上文字,在湖南省炎陵县三河中学“青春悦读沙龙”形象代言人选拔时采用,金雨宣同学当选本场“青春悦读沙龙”形象代言人。她也是“青春悦读沙龙”创办以来的首位形象代言人,总主持卢尘逸为她颁发了聘书。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Different Thoughts on Performing Hamlet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画家的悲剧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威廉·莎士比亚的肖像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近视的悲剧
哈姆雷特(中)
“像莎士比亚一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