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海燕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英语课程目标开始转型,即从知识素养转向核心素养,关注学科育人价值、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但目前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突出问题体现在:1. 学习内容上,以词汇、语法知识为教学主线,技能训练单一,知识呈碎片化,缺乏语境,忽略主题,学生语篇意识不强,思维发展薄弱;2. 学习方式上,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注重知识点训练与记忆,缺乏真实语境下的语言实践;3. 教学方式上,教学方式呈现模式化、表层化、碎片化,存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贴标签”的现象。简言之,当前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普遍重语言知识、语法训练,轻综合语用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忽视情感教育,教师的教学模式化、表层化,缺乏深度。
在小学低段课堂上,这些问题很容易被热烈的教学气氛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所呈现出来的假象所掩盖。但在小学高段课堂,当学生需要基于已有知识,在探究意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层次表达时,传统教学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以小学英语高段对话教学为例,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对话内容表面化、对话群体狭窄化、对话形式机械化、思维训练浅层化、情感教育标签化的现象,进而导致对话教学沦为对关键句型的机械操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参与对话的内驱力逐渐丧失。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基于已有知识、兼顾思维品质培养和情感教育的话题式前置性任务,让学生在课前从知识储备、思维启动和情感铺垫等方面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准备,促使高段英语学习从表层走向深层。
前置性任务,又称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自主性预学。前置性任务的形式多样,如个人自主研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阅文献或借助媒介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等。
前置性任务不同于传统的预习。第一,两者的性质不同。预习是指课堂教学开展之前的预备性学习,由一些相对简单的练习组成,如把文章读准、读通顺,了解文章大意等,为上好课作必要的准备;前置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与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开展有密切关联,是有计划、有目标的自主学习。第二,两者涉及的内容不同。预习的内容往往仅限于教材,而前置性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根据教材进行学习,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衍生阅读,了解相关资料和背景。第三,两者的主旨不同。预习的主旨往往是让学生完成零碎的学习任务,一般没有系统的综合要求;前置性任务则着眼于综合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所以,前置性任务更强调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强调知识、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多维度学习。
2014 年版人教版《英语》(PEP)教材和2003 年版相比,在文本的篇幅、语言难度及情感文化渗透程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高段对话课为例,从篇幅上看,2003 年版教材的文本普遍只有五六行,2014 年版教材则有十几行;从排版顺序上看,2003 年版教材的对话课设置在单词课之后,上对话课前,学生对于对话文本中相关的动词词组、核心句式或语法现象已有一课时的学习基础,但在2014 年版教材中,对话课则被安排在词汇课之前,加大了对话课的学习难度;从内容上看,2003 年版教材中的情境普遍不够完整,对话语言多为语法结构服务,2014 年版教材中的对话情境相对真实和完整,对话内容符合真实交际,文本隐含情感教育线,对学生提出了语言、交际和人文等方面的综合学习要求。总体而言,2014 年版教材中的对话文本在语言总量的学习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将这些目标在一节课内悉数落实难度较大。而前置性任务能帮助教师重新调整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助于落实学习目标。
小学高段的学生在心理特点和认知准备上与低段时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思想,愿意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但在英语语言能力上还不具备将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梳理和提炼的能力,语言储备也不足以支撑个性化表达的需要,语言表达往往跟不上思维活动。前置性任务通过在课前激活文本背景知识、丰富语言储备、启动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尽可能和他们的思维水平相匹配,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引入前置性任务的初衷是促使深度学习的发生,进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设计前置性任务时,教师需要深度解读教材文本,重新审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制定出兼顾学科育人价值、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目标,再通过让学生完成前置性任务,将学习目标和学习水平进行匹配。在此过程中,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学理念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所使用的教学材料也突破了教材的限定,向多元化转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英语》(PEP)六年级上册Unit 5 B Let’s talk 的对话教学为例,通过不同维度的任务设计,具体阐述如何在高段对话教学中有效设计前置性任务来推动深层学习,以及在课堂实施中将前置性任务深度融合的具体做法。
本篇对话材料的主题是“Jobs”,主要围绕Mike’s uncle 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地点、上班方式及生活方式等个人信息展开。学生通过学习,要尝试用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这一语法功能,用三组主要句式“What does… do?”“Where does… work?”“How does… go to work?”来谈论他人的职业信息。
从语言内容上看,本文篇幅不长,语言难度不大,但让学生仿照对话,通过谈论家人的职业信息进行语言输出的难度却很大。原因在于:第一,教材中关于职业、工作单位和上班方式的单词都比较局限,无法涵盖所有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第二,学生家人的职业普遍大同小异,可谈论性不强,势必造成课堂上语言的重复,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降低对话的参与度;第三,三组主要句式较为机械和单薄,容易使对话浮于表面,深度不够,趣味性也不强;第四,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这一语法内容是小学阶段的学习难点之一。如何给予学生帮助,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促使话题讨论有深度、学生参与有广度、语言输出有厚度,是教师在文本解读时需要通盘考虑的。
从文本的育人价值来看,对话主题以及文本中的“He has a very healthy life.”“He works very hard and stays healthy.”“We should study hard and stay healthy, too.”等细节信息,教师可挖掘出的文本内涵有以下三点:1. 通过文本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将来想从事何种职业;2. 为实现职业目标要不断努力;3. 文本中的职业选择很贴近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多样性 的 职 业, 渗 透“Different jobs are important and make our life beautiful.”的教育内涵。但要达成以上情感目标仅靠文本中的一个例子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引入更多人物实例进行补充。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课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包括:激活和补充有关各个职业领域和工作单位的词汇,启动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给学生搭建谈论职业及其内涵的语言支架,增加语言输出的厚度;让学生收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所从事的职业信息,并谈论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表达走向个性化和多样化,促使对话学习从表层走向深层。由此,笔者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尝试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1.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对话材料后,学生能用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谈论家人和偶像的个人信息(如个性、爱好和常做的事等)以及职业信息(如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内容、工作单位和上班方式等);能谈论梦想中的职业并阐述理由。
2. 情感目标:学生能了解所有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能有职业规划的初步意识,并能意识到要从事理想的职业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1) Task 1: Read and match (读一读,连一连)
任务设计如图1 所示。
[设计意图]
Task 1 中罗列的有关职业的词汇是基于生活性和趣味性原则对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补充,旨在启动已有知识(如driver、worker、cleaner 等四年级学过的有关职业的单词)并适度拓展(如salesperson、housewife、boss 等生活中常见,但教材中没有的有关职业的单词)。同时,通过连线,学生能了解职业内涵,语言输出不再局限于使用“What does… do?”“… is a / an… ”的固定句式,还可以加上对职业内涵的描述,如“My mother is a salesperson. She sells things in Wanda Plaza.”使学生的语言输出和思维活动更丰富、更真实。(2) Task 2: Read and talk about jobs (读一读,选择一个职业并口头描述)
图1. Task 1
例如:J. K. Rowling is a good writer. She lives in the UK. She writes many books, like Harry Potter. I like her very much.
[设计意图]
Task 2 是让学生根据自主意愿选择或搜集他们想谈论的有关职业的话题,可以是心目中偶像的职业,也可以是自己梦想中的职业。这种自主选择始于兴趣,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的语言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3) Task 3: Make a riddle about one of your family members’ job (编一个关于家人工作信息的谜语)
任务设计如图2 所示。
[设计意图]
Task 3 是让学生填写自己的一位家人的个性特征和职业信息。这一任务聚焦本课最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other’s job”。本课的语法重难点是用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表述职业信息,学生在本课既要学习三个以what、where、how 引导的问句,又要用第三人称单数的陈述句流利回答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完成这一任务,提前准备相应的语言知识,提前化解语法难点,降低课堂上语言输出的难度。
(4) Task 4: Search your idol’s information
(收集心目中偶像的信息并摘录)任务设计如下页表格所示。
[设计意图]
Task 4 是让学生收集心目中偶像的个人信息和职业信息,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任务。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能感受到偶像身上的闪光点,也为课上最后一个拓展环节的精彩呈现作好铺垫。
图2. Task 3
表. Task 4
前置性任务是基于教学目标并为教学活动实施服务的,因此每个语言输出活动都和前置性任务有着显性或隐性的关联。笔者将结合教学流程阐述如何将前置性任务和教学活动实施深度融合,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Step 1. Warming-up and lead-in
(1) Activity 1: Enjoy a song
Enjoy a song about people’s job and ask Ss what they have heard in the song.
(2) Activity 2: Talk about the jobs
Ask students what other jobs they can think of. And then let them choose one job to talk about in detail.
[设计意图]
Activity 1是一个听歌说词的环节。通常来说,跟话题相关的英文歌曲所使用的语言都超出了教材的范围,但学生完成前置性任务后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职业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歌曲中的复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之前的预习成果。
Activity 2 是让学生自由谈论感兴趣的职业,并给出职业内涵的细节信息。该活动直接对应前置性任务的Task 1 和Task 2。在课上,因为有了课前的准备,一位喜欢周杰伦的学生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分享:“Jay Chou is a singer. He’s very cool. He sings songs very well. And Ju Hua Tai is my favorite song.”可见,学生谈论的内容已经跳出了教材限定的范畴,语言量加大了,且更加个性化、趣味化,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Activity 3: Read and guess
① Guess the job of teacher’s husband.
Teacher reads a short passage about her husband and ask Students to guess his job.
T: My husband is tall and strong. He works in the police station. He often helps people and sometimes he catches bad guys. Every day he goes to work by car. Guess: What does he do?
② Read and guess family members’ jobs in groups.
Students read their family members’ information and ask their groupmates to guess their jobs. (句式可参考图2)
(2) Activity 4: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family members’ information in pairs
S1: Who’s that?
S2: It’s my…
S1: What does… do?
S2: … is a / an…
S1: Where does… do?
S2: … works…
S1: How does… go to work?
S2: … goes to work…
[设计意图]
本环节聚焦本课时的重点语言结构学习,即结合实际,用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问句“What does… do?”“Where does… do?”“How does… go to work?”就他人的职业信息展开对话。本环节对学生有较大难度。为了降低学习难度,笔者设计了两个递进的活动。
Activity 3 重在训练学生用第三人称单数的陈述句式谈论家人的相关信息,此活动对应前置性任务中的Task 3。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学生在此环节中的语言和语法错误大幅减少,表达更为流利,教学变得紧凑而有效。
Activity 4 是在Activity 3 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增加了对一般现在时态第三人称单数特殊疑问句式的新授和语言操练,旨在分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落实语言知识点。
Step 3. Text learning
(1) Activity 5: Let’s try
① Listen and answer.
Q1: Who are they talking about?
Q2: What does Xiao Yu’s uncle do?
② Listen and circle.
(2) Activity 6: Go to the text
① Students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Mike’s uncle.
②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3: What does he do?
Q4: Where does he work?
Q5: How does he go to work?
③ Read and discuss.
Q6: In your opinion, what’s Mike’s uncle like?
④ Listen, repeat and read in roles.
⑤ Retell the information about his uncle according to the board writing.
[设计意图]
在开始学习文本前,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Mike’s uncle 的插图自主提问,以达到预测文本内容和引发学生对话题产生兴趣的目的。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视听的方式了解文本大意,再听读确认what、where、how 等核心信息,接着再读文本,发现关于 Mike’s uncle 的细节信息,在感受Mike’s uncle 的工作态度、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培养健康的方式。
Step 4. Extension
(1) Activity 7: Present Mike’s idol and teacher’s idol
① Talk about Mike’s idol.
Mike: My uncle is a f isherman. He is tall and strong. He works on a boat at sea. The sea is very beautiful. He sees a lot of fish and lovely birds every day. How beautiful! And he goes to work by bike. He works hard and stays healthy. He is my idol. I want to be a f isherman one day.
② Present teacher’s idol.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of her own idol—Peng Liyuan, and talk about her good qualities and the information of her job.
(2) Activity 8: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ir idols
(3) Activity 9: Summary
Let Ss know: We need different jobs. Different jobs make our life beautiful. So, study hard and make our life more beautiful.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语言拓展和情感提升环节。Activity 7 不仅引导学生了解了Mike’s uncle 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又了解了教师的偶像彭丽媛虽身兼多职,但在每个领域中都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造福社会的可贵品质,引发学生深层思考,进而共同提炼出作为偶像应该具有的品质——
kind、helpful、hard-working、brave、never give up 等,情感教育水到渠成。
Activity 8 是基于前置性任务Task 4中的关键信息摘录,学生按照语言规则,根据表达需要,临时组织词语和句式,在富含思维含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形成语言运用能力,推动自身精神世界成长的进程。笔者摘录了一位学生在课上的分享:“Jack Ma is my idol. He’s very clever and hard-working. He’s a great businessman in China. And he is the chairman of the Alibaba Group. He is very good at making money. He often goes to other countries by plane and does business with different people. He is also very kind. And he helps people a lot. I want to be a businessman like Jack Ma one day!”学生的表达语量充沛,思考深入,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最后,教师在肯定学生分享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职业,如快递员、修理工、清洁工、小摊贩和建筑工人等,学生们通过观察相关图片并讨论这些职业的内涵,由衷地感叹每种职业都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创造。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在设计前置性任务时,教师要找准“激趣点”。“激趣点”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体验、思维水平,并且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教师在设计任务前要有整体意识,着眼点不应是一节课,而应通过梳理教材思考如何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激活与本节课相关联的已有知识,巧妙地关联已有知识和新学的知识,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尝试性学习。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和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样,要突出主题,围绕话题展开,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隐性的情感体验或获取到跨文化知识。
前置性任务要和学生的学习起点相关联,使得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同时,前置性任务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开展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递进和拓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呈递进性增长。此外,前置性任务要和教学流程相关联,每个任务都应明确指向课堂中的某个学习活动。在课堂展示中,教师既能清楚了解前置性任务的效果,也能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重视这一环节, 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前置性任务是在课前发生的,这意味着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渠道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从任务的内容上看,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可以为学生延展课外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从任务完成的方式上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媒体、报纸杂志、小组合作探究等来促使深度学习的发生;从任务的内涵上,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关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