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1963年,胡道静先生发表《我国古代农学发展概况和若干古农学资料概述》,在“若干新发现的重要古农学资料”一节中,首次介绍“清道光初期编著的农业机械专著《水车图说》”,相关内容如下:
王祯的《农器图谱》虽有各种农具及农业机械的形象图,但并没有机械的部件图和工程结构图。这本清道光四年(一八二四)编成的《水车图说》,是为了指导龙骨车的构造和用法而作,所以图、说都很详尽,是我国古代农业机械方面极其罕见的一种文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刘仙洲校长正在研究这一文献。这书是当时陕督卢坤在关中提倡利用水车灌溉高原农田,委严如熤募南方工匠赴陕打造水车,由经理其事的候补知县方传恩根据工程情况绘写的。[1]
由此可知,《水车图说》史料价值甚高,然而文中未提及原书所在。胡道静和刘仙洲的后续论著中亦无该书踪影[2- 4]。五十年来,传统水车研究成果丰富,史料大批公布,然而相关论著大都未涉及《水车图说》[5- 11]。个别述及该书的著作,皆据前引胡道静文取材([12],页115;[13],页57;[14],页3)。《水车图说》既未见清末民国间书刊引用,亦未见《中国古籍总目》等馆藏书目著录,可知传本极罕。胡道静撰文所据之本下落不明,学界无从参考。
2017年8月,笔者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意外发现一部《水车图说》道光刻本。本文首先对《水车图说》的版本特征、成书背景、内容特色略加介绍考证,其次讨论该书原收藏者19世纪俄罗斯外交官、汉学家斯卡奇科夫对中国农学的研究及其相关藏书。同时整理《水车图说》并影印插图,供学界利用,全文参见附录一。
《水车图说》不分卷,清方传恩撰,道光四年序刻本,一册,俄罗斯国立图书馆(Россий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东方文献中心收藏,索书号ЗВ 2- 4 / 774。半叶九行,行二十三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无行线,写刻。内框高20.1cm,宽13.7cm。书高29.8cm,宽16.4cm。版心未刻书名,仅刊叶次。书序与正文叶码连续,凡十八叶。全书总约四千字,大小插图二十四幅(8a—12b,15a—16a),详细介绍翻车(龙骨车)部件、结构,以及手车(手摇)、脚车(脚踏)、牛车三类水车的部件尺寸,图文并茂。
书前冠道光四年七月卢坤序(1a—2b)、道光五年二月严如熤跋(3a—4b)(1)严如熤《乐园文钞》(道光二十四年刻本)未收此跋。。卷首题“水车说”(5a),下署“方传恩”(参见附录一图14)。正文内两处段落之末同署“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季夏下澣龙眠方传恩六琴氏谨志”(14b,18b)。这本小册子中并没有出现“水车图说”字样。原收藏者斯卡奇科夫自编中文藏书目(约1864年)将其著录为“774 水車圖説 1 кн, in 8。”(即一册,八开本)(2)书目稿本藏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写本部,索书号Ф. 273- 10- 6。。姑且因循此名。或该书原有内封题名,今已缺失。
《水车图说》是卢坤督陕兴修水利的产物。卢坤(1772—1835),字静之,号厚山,直隶涿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两广总督。道光二年(1822)九月,卢坤由甘肃布政使调改陕西巡抚([15], 15a)(3)按卢坤《秦疆治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木活字本)自序(未署年月)略云:“因通行各属,令就地方实在情形,详晰禀复。兹择其有关利弊者,辑为此编。名曰秦疆治略。”本书即陕西省情资料,全陕厅州县各占一叶,记四至道里、人口、地理、产业、民风,屡引道光三年查明本县人口数据。。上任伊始,卢坤下令陕西各道府疏通拥塞河渠,“檄各道府认真督属,同时举行”。道光四年三月,“各属以修复水利告成详情覆勘”:
旋据陕安道严君如(煜)[熤]以所属汉中、兴安山田,疏浚泉流,及咸阳、蓝田、凤翔、陇州、汧扬、华阳六州县,各以开复水田亩数详情覆勘,自数百亩至数千亩不等。此外著名河渠,溉田最广,如咸宁之龙首渠,长安之苍龙河,泾阳之清冶二河,盩厔之涝峪河,湄县之井田渠,岐山之石头河,宝鸡之利民渠,华州之方山河,榆林之榆溪、芹河,均一律深通。其非滨河处所,并无旧渠可引者,则令民制造水车,递相挹注。计是时勘实开复水田十一万九千余亩。([15], 21b)
严如熤(1759—1826),字炳文、号乐园,湖南溆浦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优贡,嘉庆五年(1800)拔贡朝考一等,分发陕西,补洵阳县令(1801),升定远厅同知(1804)、汉中知府(1809)、陕安道(1820)、陕西按察使(1826)[16](4)严如熤生平事迹,参阅文献[16]前言部分。按,洵阳县属兴安府,定远厅属汉中府,兴安、汉中二府皆隶陕安道。严如熤在陕西南部的陕安道地区任官二十余年,传世著作有《乐园文钞》《乐园诗稿》《苗防备览》《洋防辑要》《三省边防备览》等。。卢坤对严如熤的政务建言多与采纳,“复以君修复汉中渠百余堰,溉沃万顷,将溥厥利于全秦。檄视沣、泾、灞、浐、渭、洛诸川,郑白、龙首诸废渠,百坠垂兴,万人睽仰”(5)语出汤金钊《布政使衔陕西按察使乐园严公神道碑》,参见文献[16], 页11。。卢坤下令地方兴修水利,严如煜总管疏通汉中、关中河渠,成绩显著,并有“令民制造水车”之举。
按道光四年七月卢坤《水车图说》序:
关中渠道之湮废者,余既督所属疏治之。而原高水低,难于上灌之处所在多有,司事者以为言。因思东南有各种水车之制,虽数十丈悬崖亦可援之使上。爰募工仿造而分颁之,以候补知县方令董其事。方令遂详绘其图,又备申其说,将以泐之成书,盖欲明其式,广其用,而永其传也。
道光五年二月严如熤《水车图说》跋略云:
大中丞厚山卢公督楚漕(6)卢坤曾任湖北按察使,故云“督楚漕”。,往来洞庭江淮间,深悉其利。属熤募南中匠作数人,委凤邠道嵩君岫,暨候补知县方令传恩董其事。计挽以手,踏以脚,推以牛骡,得大小数百具。饬属携匠来领,俾仿其制而习其法。落成之日,试诸浐河、沣水,翻翻联联,荦荦确确,萃浪分畴,不三四时,灌旱地数十亩。万众聚观,惊为神妙。公虑僻远州县,未能周知,又属方公绘之图,缀以说,以广其流传。
陕安道严如熤招募南方工匠至陕西制造水车,凤邠道嵩岫参与其事,候补知县方传恩专门负责督造水车,并著为图说。
方传恩(生卒年不详),字六琴,安徽桐城人。顺天宛平县副榜([17], 卷5, 13a)。严如熤《方母吴太宜人寿序》谓方传恩“以副贡生官县丞,分发陕西用军功,保升知县,历署甘泉、平利、洋县、西乡事,所至著廉能声”([16],页210)。道光元年春夏间,严如熤受命勘察川、陕、鄂三省交界边境,即曾与方传恩共事[18]。道光二年秋暴雨,汉中府西乡县城北磨沟河坝溃绝,城外房屋多冲没。年末方传恩代理西乡知县,捐资浚河、修堤。河堤起自谷口,经城北,达东关,缘城东南引水入木马河,道光三年二月竣工。严如熤巡视属县至西乡,磨沟河堤成,为作碑记([16], 页184—185)(7)按道光《西乡县志稿》:“五渠堰……乾隆以后,山尽开垦,水故为患……道光二年又被灾。三年代理知县方传恩相度形势,将东沙一渠改挖,河自取直,增高培厚,劝谕后山居民不许垦种,工竣立有碑记。”参见文献[19]。。
道光四年春夏间,方传恩监督工匠,造成翻车大小数百具,分为手摇、脚踏、畜力拖曳三种类型。“南中匠作数人”,当来自水车盛行的江南地区(8)民国初年,松江青浦县章练塘镇仍有专门从事水车制造的村落。“环章练塘数十村,则又以独善制车名(俗称镶车)。车为田家戽水必需之具,或以人力,或以牛力,形式不一。制作非秘,而他处皆不擅此。制车船约三四百艘,每当东作将兴,櫂舟四出。东至浦东,西达常州以西,皆其营觅之所及,利不亚于力穑,颇亦足以资事蓄焉。”参见文献[20],卷2,24a;[14],页202。。严如熤序云卢坤“饬属携匠来领,俾仿其制而习其法”。水车数百具,恐非数人所能速成。如非虚数,或可理解为南方匠人指导本地木工,共成其事。浐河、沣水,分绕西安城外东西,遂在两地河岸,安设新造水车,试用灌溉旱地。按《水车图说》:“四人脚车一架,穷日之力,可灌田二十余亩。”则半日(三四时)“灌旱地数十亩”,不过五六架四人脚车即可。道光四年六月,方传恩编成《水车图说》,刊刻印行,以便僻远州县按式仿行。同年方传恩补凤县知县,在任约一年([17], 卷5, 13a)。
早在唐代中期,太和二年(828)闰三月丙戌朔,唐文宗“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缘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旧唐书》卷十七上)。同月,“京兆府奏准内出样,造水车讫。时郑白渠既役,又命江南征造水(军)[车]匠”;文宗以水车式样“赐畿内诸县,令依样制造,以广溉种”(《册府元龟》卷四九七)。以上两条史料关系密切,当即同一事[21]。道光三四年间,卢坤下令疏通关中旧渠,严如熤招募南方水车工匠入陕造器,与一千年前唐人修复郑白渠后,自江南征调水车匠入京兆府(西安),提升灌溉能力,事迹相似。宋元间陕西水车(翻车、筒车)记载极少[11]。道光初年,关中水车恐已罕见。故此江南常见之物,即引“万众聚观,惊为神妙”。道光四年以降,关中水车推广效果如何,目前尚缺少旁证。
《水车图说》是一部说明书,介绍翻车结构、部件,安装方法,配图解说,清晰易懂。书中开列五种水车全套部件尺寸,包括四人脚车、二人脚车、二人手车、一人手车、牛车。这些知识看来主要得自工匠传授,而非抄录前人著作。
开篇《水车说》总论翻车结构。首先介绍组成的五种主要部件:水箱、叶子、龙骨、轮、轴(眠杆)。例如龙骨“每节长七寸,作单双卯,使后节之双卯衔前节之单卯。以竹钉横穿之,连络不绝,如环无端”。继而介绍三类水车各自特征,如手车无轴,“用二拐夹于上轮龙头,夹板以运之”;脚车车箱长,“水多力重,非轴不行,横木为之”;牛车尚须添置“小轮一,大平轮一,草亭一”。安装事项,如“安车之法,相度地势,不可直立,宜以半眠。如一丈六尺之车,只可取一丈之水”。换算为车身与地面夹角,当不超过39°。田高水低之处,“则用车三四架,或五六架,层递而上如梯级焉,虽十数丈高原可缘而上”。
下文依次为手车图解、脚车图解。四人脚车、二人脚车、二人手车、一人手车四组部件尺。终篇为牛车图解、牛车尺寸,后者分车身、平轮、立轮、草亭四部分。
翻车之中,牛车结构最为复杂。《水车图说》介绍者,以畜力牵引六十四齿大平轮(周长一丈九尺二寸),带动十八齿小立轮(周长五尺四寸),立轮与转轴联动,旋转龙骨。大轮中心贯以将军柱,轮上置挂杆八根以附柱。将军柱两端俱锐,裹以铁,下承圆孔石臼,上穿横梁,并作宽大草亭,为牲畜蔽风雨。平轮去地一尺三四寸不等,周旁筑牛行之路,高六寸许,宽三寸许。横穿立轮的眠杆(转轴)“须从平轮下安设,穿牛行路而出”。眠杆之上,“架小石桥一片,俾牛行走。杆由桥下转动”。
按宋画《柳荫云碓图》(故宫博物院藏)、传南宋李嵩绘《龙骨车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牛转翻车图,以及1930年代路易·艾黎(Rewi Alley)在苏南所摄牛转翻车,形制与《水车图说》牛车图式类似,且更为简易——眠杆(转轴)略高于地面,牛曳轮周旋需从轴上跨过(9)Rewi Alley, C. C. Bojesen.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used in Southern Kiangsu. The China Journal, vol. 26, no. 2 (1937), p. 87—96. 转引自文献[22],页46。。这种平轮接近地面、眠杆在牛身之下的畜力翻车,应是古今一贯的通行设计。王祯《农书》中的牛转翻车图则不然,其平轮、眠杆(轴),俱悬于牲畜上方;牛牵长杠扭动立柱,带动平轮[23]。王祯《农书》于明清间数次重刻,又多为他书取材,其牛转翻车图流传甚广。然而平轮高悬半空,远不如设于近地面处便于安装、使用。《农书》之图,或王祯自出心裁,或刊刻失真,总之为一特例,不宜视作古代牛转翻车的标准图像(10)李根蟠(2011)讨论王祯《农书》中的水转翻车与牛转翻车,认为后者系自前者改装,二者功能皆不佳,且无旁证,恐系王祯别出心裁、不切实际的设计。参见文献[11]。。
《水车图说》所述细部设计值得注意。例如刮水板(水叶),并非简单的长方形木块。“剖木为片,作小长方块。面平背凸,中厚而边薄。中厚则坚,边薄则轻而易拨”。图示注明“正面宜平”“背面四坡形”,即刮水版正面平正,背面成四棱台状。刮水板中心开方孔,插入龙骨。按书中脚车部件尺寸,水叶中厚五分,边厚二分,即可减少刮水板四分之一的重量。《水车图说》亦有数处提及木料用材:眠杆、龙骨“须坚木”;眠杆两头“须用极坚木作两月牙,乘轴头踏转”;轴身“须用椿木,风不脆,日不裂”;水叶“宜楸木为之,用灰盐水煮透,则能耐久”;手车龙头夹板“必须坚固,宜槐木为之”。
参考《水车图说》所载结构、部件图解,尺寸标准,结合传统翻车制造工艺,对于认识、复原19世纪初(清代中期)实际使用的三类翻车(手摇、脚踏、畜力)很有帮助。兹列表说明五种翻车的主要部件尺寸,参见附录二。
前述《水车图说》系19世纪俄国外交官、汉学家斯卡奇科夫旧藏。康斯坦丁·安德里阿诺维奇·斯卡奇科夫(Константин Андрианович Скачков,1821—1883),生于圣彼得堡,求学时期受过农学和天文学专业教育。1848年,斯卡奇科夫加入东正教驻北京第十三届传教团,1849—1857年旅居北京,主管传教团下设磁力气象天文观测站,学习汉语,研究中国典籍,特别关注中国传统天文学和农业。返俄后,他在外交部亚洲司任职,1859年、1867年两次外派来华,先后出任塔城领事(1859—1863),天津领事(1867—1870),通商口岸总领事(1870—1879),1879年最终回国。在津期间,斯卡奇科夫(汉名孔琪庭)参与处理了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中的误杀俄人案,以及同治十年、十一年的两起俄商货船受损案[26- 27]。斯卡奇科夫前后在华25年之久,搜集书籍、地图等1500余种。这批藏书及其大宗手稿目前都藏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以下简称俄图)(11)本节有关斯卡奇科夫事迹及藏书流传未标注出处者,据文献[24],页222- 234、[25]综合取材。。
斯卡奇科夫生前在俄国的报刊杂志上至少发表了22篇文章,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农业、天文学、水师、中俄贸易等诸多题目。农业方面,包括《论中国桑蚕的品种》(1856)、《中国红薯》(1857)、《中国人放养野蚕的树木》(1862)、《中国的苜蓿》(1863)、《论中国的蝗虫杀灭》(1865)、《谈中国农业》(1867)[28]。自从1849初抵北京,中国天文学、中国农业,以及各类工艺技术,便成为他用功最勤的领域。1853年底,斯氏在日记中总结本年学习成绩,即包括农业笔记104页,译出《救荒活民书》22页、《续茶经》24页。现存斯氏手稿中,近2000页是关于中国农业的内容。
除了研读、翻译中国农书(如《授时通考》),斯卡奇科夫曾考察京郊农村,实地了解中国农业。他的日记中有一篇长文,题为《农家生活,温泉乡石窝速写》(24页)。1853年,斯氏开辟试验田,试种60种蔬菜、23种瓜、26种豆类、16种谷物、20种水稻、22种高粱、7种草药、17种根块类草药、26种果树、90种野花、40种家花;同时聘请一位京郊农民,帮助打理试验田,传授农业知识。蚕桑方面,斯卡奇科夫留下约1000页相关笔记,在东直门内的俄罗斯馆花园内养蚕,又向圣彼得堡寄送了1000枚野蚕茧及白蜡树、柞树种子。此外,斯氏还向俄国农业博物馆寄送约900公斤苜蓿种子,希望能在俄罗斯推广种植。不过俄国国内机构没有积极响应,野蚕和苜蓿都未能成功引种。
正如《俄罗斯汉学史》(1977)的作者、同姓学者斯科奇科夫(П. Е. Скачков,1892—1964)所言:“斯卡奇科夫的日记全面描写了19世纪中叶中国农民的生活,如果得以发表,将会是研究中国农业问题最为丰富珍贵的资料和绝无仅有的民族学资料。”([24], 页226)斯氏各类手稿(日记、报告、论著、译文、笔记等)皆藏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写本部,全宗号Ф. 273,总计14795页(12)全宗273斯氏文书,写本部所用1960年编打字稿目录书影参见:dlib.rsl.ru/viewer/01004727602#?page=1 (2018年5月26日检索有效)。。迄今只有一部《政治日记》整理出版,改题为《太平天国起义日子里的北京》(1958),记录1850年代北京的街谈巷议和政治新闻(多自《京报》摘录)[29]。尚有大量未刊资料,有待研究利用。
斯卡奇科夫在华期间大量搜罗图书,成为19世纪俄国首屈一指的中国文献收藏家。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现存斯氏旧藏中国文献,总计1515号,11000余册。其中抄本360余号(全宗号Ф. 274)藏于俄图写本部。1974年,麦尔纳尔克斯尼斯编《康·安·斯卡奇科夫所藏汉籍写本和地图题录》(以下简称《题录》)俄文版出版,著录写本部所藏抄本;2010年,《题录》中文译本问世,内容有所增订,较俄文版更为丰富便利[30]。刻本1150余号(总号ЗВ 2- 4)藏于俄图东方文献中心,尚无书目出版。2017年8、9月间,笔者访问莫斯科,综合俄图馆藏斯卡奇科夫自编藏书目二种、卡片目录等资料,覆核部分原书,编成《斯卡奇科夫旧藏中国文献检索表》(未刊),简略著录全部1515号藏品书名、册数,部分备注版本。这批藏书中未发现宋元古本,明刻及清初刻本约有一百部,绝大多数为乾隆至咸丰年间的出版物,另有少量同治光绪年间的新学书刊;近九成图书当得自1849—1857年间的北京书籍市场(13)嘉庆道光间,徐松(1781—1848)、张穆(1805—1849)、沈垚(1798—1840)、姚元之(1776—1852)等人聚集北京,形成研讨西北舆地之学的文人群体。这些学者的著作乃至旧藏书籍,部分亦为斯卡奇科夫所得。参见文献[31]。。
斯氏藏书中,新疆地方文献、地图(及天文图)、农书、天文历法、小说戏曲较有特色,清代刻本抄本颇见珍稀之品。从书籍史角度而言,19世纪中叶形成、完整传世的大宗中文藏书亦属罕见,更是宝贵的研究资料。
斯卡奇科夫旧藏中国农业相关书籍总约45种,详见附录三。按内容可分为一般农书、茶事(3种)、蚕桑(9种)、谱录(7种)四类。茶叶为清代中俄贸易大宗,涉及重要商务事宜。斯氏所藏《茶事丛书》抄本四册(第559号),乃自30种作品汇抄而成,包括《虎丘茶经补注》《茶经》《试茶录》《大观茶论》《茶谱》《烹泉小品》《罗岕茶记》等(《题录》153号)。桑蚕、中国植物、农业技术,更是斯卡奇科夫的兴趣所在。斯卡奇科夫向俄国读者介绍中国农学知识,显然利用了这批参考资料。例如《中国红薯》(1857)当依据《甘薯录》,《中国人放养野蚕的树木》(1862)或参考《樗茧谱》《橡茧图说》,《论中国的蝗虫杀灭》(1865)可能编译自《救荒活民书》中有关治蝗的条目。
1850年代,斯卡奇科夫是北京书坊(隆福寺、琉璃厂)的常客,对于农学书(非高价古本)随见随收(14)斯卡奇科夫旧藏中尚有一册账本形式的书目抄本(《题录》1179号),大略按四部次序开列1700余种书名及价格,卷首题“东同文堂”,卷末署“道光二十二年夏月写立 胡宫材制”,很可能是1842年北京琉璃厂东同文堂书肆(见于孙殿起《琉璃厂小志》)的售书目录。其农书类凡六种:花镜 一套(按,指函套数,非部数)一钱二分。农政全书 四套 四两。农书 二套 三两。耕织图 二两三钱。棉花图 一两二钱。农桑辑要 一套 三钱。以上各书价格不高,应是通行版本。除《农书》两函者似非斯氏所购品种(二册),其余名目皆见诸斯卡奇科夫藏书目。《钦定授衣广训》即《棉花图》之嘉庆增刻本。。经典著作如《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政全书》《耕织图》《广群芳谱》《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授时通考》等,搜罗齐备。藏品中尚有不少道光间初刊的新作,例如刘祖宪《橡茧图说》(1827)、杨名飏《蚕桑简编》(1829)、杨屾《蚕政摘要》(1835)、郑珍《樗茧谱》(1837)、王存《玉屏蚕书》(1839)、何石安与魏默辑《蚕桑合编》(1844)、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1848)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1848)等,颇能反映传统时代农学最后阶段的面貌。
部分罕见版本,文献价值较高,在此一提:吴璨编《治湖录》一卷续一卷,乾隆四十八年(1783)活字本,保存康熙乾隆间无锡芙蓉湖圩田赋税资料。陆燿《甘薯录》,乾隆五十年(1785)山东布政使缪其吉翻刻本,前冠公文,可知本年奏准毕沅所请推广栽种番薯,应对鲁豫灾荒,山东奉谕劝种,遂配合重刊《甘薯录》。帅念祖《区田编》,道光二年(1822)汤阴知县马应宿刻道光七年增修本,附刊郾城县劝种区田告示(道光七年二月十一日)等文,可见地方农业实践。《勖士劝农要语》,道光十五年(1835)嘉应州刻本,系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知州范某告示汇编,载有劝戒鸦片烟之事(15)是书署“特授嘉应州直隶分州兼管水利事务范”,“道光十五年六月奉列宪刊发”。按光绪《嘉应州志》(光绪二十七年刻本)卷十八官师(45b—46b),道光十五年前后知州无范姓者,道光十四年至十八年同知为范光祺。则该书或系范光祺署理知州时所刊。。
方传恩《水车图说》(1825)为陕西官刻小册,估计至多印刷数百部,运达北京分赠者或不过数十部。当时流传即罕,幸为斯氏所得,乃成一线之传。
致 谢本文初稿曾在第六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2018年6月4日)报告,承蒙与会学者、审稿专家给予宝贵意见。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东方文献中心主任Марина Меланьина女士、中文馆员伊奥丽(Ольга Ижбулатова)女士多与指导,山东大学陈肖杉先生、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俄罗斯汉籍调查项目团队给予帮助,统此致谢。
附录一 《水车图说》整理本(16)据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东方文献中心藏道光刻本(索书号ЗВ 2- 4 / 774)录文。原书繁体竖排,改作简体横排,重分段落并加新式标点。插图位置随文标注,书影统一置于卷尾。
关中渠道之湮废者,余既督所属疏治之。而原高水低,难于上灌之处所在多有,司事者以为言。因思东南有各种水车之制,虽数十丈悬崖亦可援之使上。爰募工仿造而分颁之,以候补知县方令董其事。方令遂详绘其图,又备申其说,将以泐之成书。盖欲明其式,广其用,而永其传也。呜呼,亦可谓存心利济者矣。夫服田力穑,固在农夫,而兴利制宜,上之人亦安辞其责?方令之斯图斯说,足以明其式矣。惟形与器,可久任哉?苟非贤司牧精神念虑,有以融贯于其间,又乌能广其用而永其传耶?因方令之请,用志数语于简端,诚有望于实心民事者。道光四年甲申秋七月涿州卢坤(17)下刻“按秦/使者”阳文方印、“卢坤/之印”阴文方印。。
耒阳令曾之谨作《农器谱》三卷,桔槔之制详焉,周益公称其裨益民生者甚大。吴楚闽越,务农之家,家必有数具。滨临江湖,潴而为池塘,分而为泖港,胥藉其用,以济天时地利之穷,故东南之谷产特盛。大中丞厚山卢公督楚漕,往来洞庭江淮间,深悉其利。属熤募南中匠作数人,委凤邠道嵩君岫,暨候补知县方令传恩董其事。计挽以手,踏以脚,推以牛骡,得大小数百具。饬属携匠来领,俾仿其制而习其法。落成之日,试诸浐河、沣水,翻翻联联,荦荦确确,萃浪分畴,不三四时,灌旱地数十亩。万众聚观,惊为神妙。公虑僻远州县,未能周知,又属方公绘之图,缀以说,以广其流传。公之恤民隐物,为康济之者至矣。夫治具之难毕张也,非视民事如家事,则古人美意良法,毛举小利害,视为迂阔不可行者有之。然前民利用,惬人心之大同。彼以食为天之民,其愿捍灾御患,以济天时地利之穷,心则罔弗切也,不待督劝而兴行矣。行见秦晋燕齐之间,原隰陇畦,谷产之盛,与东南无异也,则公之志也夫!乙酉仲春溆江严如熤跋(18)下刻“严如/熤印”阴文方印、“乐/园”方印(右阳文左阴文)。。
水车说 方传恩【图14】
按水车即古桔槔,《庄子》所谓凿木为机,挈水若流者也。其法有手转、脚踏、牛曳之不同。其制则大同而小异。手转、脚踏者,其大端有五:曰水箱、曰叶子、曰龙骨、曰轮、曰轴。所以受水者谓之水箱。长一二丈至八九尺不等。中宽五六寸,高一尺四五寸。脚车长而宽,手车短而狭。三面置板,其形若槽。上横小木,其踈如栏。加以界板,长与水车箱等。箱旁置小柱,亦踈如栏。手车项间并置龙头夹板。此水箱之说也。所以曳水者,谓之叶子。所以贯叶子者,谓之龙骨。叶子剖木为片,作小长方块。面平背凸,中厚而边薄。中厚则坚,边薄则轻而易拨,贯以龙骨,或七八十叶,或四五十叶。量水箱长短,为定龙骨。每节长七寸,作单双卯,使后节之双卯衔前节之单卯。以竹钉横穿之,连络不絶,如环无端。置界板于中,顺界板直排而下。此叶子龙骨之说也。所以转拨叶子者,谓之轮,上下各一。上轮脚车八齿,手车七齿,下轮俱六齿。将叶子套于轮齿上,一齿承一叶。上口叶子在界板上,平面向下。下口叶子在水箱内,平面向上。以次推拨,上下齐转。叶子曳水从下口入箱,向上口喷出。此轮之说也。所以转轮者谓之轴,一名眠杆。手车无轴,用二拐夹于上轮龙头,夹板以运之。脚车箱长,水多力重,非轴不行,横木为之。四人者长八九尺,二人者长五六尺。木须二尺围圆,两头较中三分而杀一,中嵌八齿,以作水箱之上轮,旁按人数贯以踏凳,承以月牙。轴头凹其颈而裹以铁,月牙之内亦须嵌铁,以油膏之,则运转速而人力省矣。轴身须用椿木,风不脆,日不裂。此轴之说也。以上各件,并此外之车篷、车架、扶杆、小脚等式,均分晰绘图,并注明长短厚薄尺寸如左,以便按册而稽。
至安车之法,相度地势,不可直立,宜以半眠。如一丈六尺之车,只可取一丈之水。水箱上口着地,下口着水。水中置一平架,将水箱架住。令水与下轮平,高则受水少,深则恐致漂浮。四人脚车一架,穷日之力,可灌田二十余亩。其田高水低之处,则用车三四架,或五六架,层递而上如梯级焉,虽十数丈高原可缘而上。此手车脚车之大略也。
若牛曳者,以牛运车,不假人力,其法尤便。车箱、龙骨、叶子,其法如前。所添置者,小立轮一,大平轮一,草亭一。小轮须立,故谓之立轮。其形如钟表之时轮,周围置齿十八,使当平轮之齿,中为方凿,以眠杆贯之。眠杆右置拨齿,左贯立轮。龙骨叶子套于拨齿之上。杆之两头,承以石窌。右窌贯其中,左窌作月牙形,置眠杆于其上。大轮须平,故谓之平轮。围圆须二丈,内外置齿六十有四,齿当小轮。其轴俗名将军柱,柱高一丈二尺,杀其上而鋭其下,以铁裹之,贯于轮中。轮须近下。轮上置挂杆八根以附柱。柱下承以石础,凹其中,以当柱之下鋭。柱上横木为梁,凿圆孔以管之。梁之两头着草亭之内柱。于平轮之上,系靷驾牛。盖牛曳大轮,大轮之平齿拨小轮之立齿。小轮转,而眠杆之拨齿随之,叶子龙骨,一齐俱转。箱内之水,自下而上矣。草亭者,所以覆牛以蔽风雨,所以着梁以管平轮之柱也。偏茅覆苇,各从其便。外作六柱以支屋,内作二柱以着梁。屋须宽大,容平轮之外,须留牛行路。牛行当眠杆之处,更须以石板一块作为小桥,以便其行。此牛车之大较也。牛车一架,一昼夜可灌田三十亩。南方多牯牛力大,西北皆犍牛力小,或以骡马代之亦可。各件式样尺寸,俱开列如左。绘图既竟,因为说以弁其端。
【图1】
中心界板式。手车身式:上龙口转轮、小龙口转轮、水箱。手车、脚车,车身同式。去龙头夹板,将叶子套于眠杆转轮,即为脚车。
手车龙头夹板式:夹板系插于车厢之外,昂首向上,以架转轮。卯眼须坚固,宜槐木为之。
【图2】
水叶正面式:正面宜平。水叶背面式:背面四坡形。龙骨穿叶式。水叶正面曳水,必须端平。不宜过厚,过厚沉重难转。然薄则轻脆易损。宜楸木为之,用灰盐水煮透,则能耐久。
龙骨式:双卯。单卯。龙骨接卯式。水车之法,转轮、叶子、龙骨,三者为最。然周身灵快,全在龙骨。双卯向上,单卯纳于双卯之中,分寸停匀,用小竹钉一枚,平中横锁。故长如一线,实节节伶动也。形窄而扁,须坚木秀緻为之。
【图3】
手车双耳带推拐式。手车双推拐式。
【图4】
连二叶式。连三叶式。脚车转轮拨齿式:脚车上轮齿,即于眠杆中安设。手车转轮拨齿式:手车上轮七齿,下轮六齿。
中心界板分底面两层式:上面叶子正面朝下,至下龙口环转入箱,则正面皆朝上,正面平故能曳水。
【图5】
四人踏轮式:车棚、车架式、扶杆、转轮、踏凳、月牙、小脚。
【图6】
二人眠杆式。四人眠杆式。下转轮式。脚车眠杆月牙式。
手车脚车下转轮尺寸不同。拨尺俱系六个,中微丰。故手车上下转轮又名车葫芦。脚车眠杆立二人四人踏转,必须坚木方能承载。左右踏凳,须分前后步,四面四凳,如十字形。按二人四人步位,安置眠杆,架于小脚之上。两头须用极坚木作两月牙,乘轴头踏转。
【图7】
一人手车式:平水架。
【图8】
二人手车式。
【图9】
脚车式。二人四人同此。
【图10】
层递盘高式。
四人脚车
车身长一丈六尺,宽五寸二分,高一尺四寸。界板长一丈四尺五寸,厚三分,宽三寸。水箱两墙板厚五分,高六寸五分,底板厚一寸五分。水叶子六十九块,中厚五分,边厚二分,高六寸二分,宽四寸。龙骨六十九节,每节长八寸五分。眠杆围圆一尺九寸,长八尺二寸,中安转轮。拨齿八个,高四寸,宽三寸五分。左右踏脚凳八个。车架高五尺四寸。扶杆长一丈。小脚高一尺七寸,宽二尺三寸。下转轮长六寸,围圆一尺。拨齿六个,宽高与上转轮同。
二人脚车
车身长一丈二尺,中宽四寸四分,高一尺三寸二分。界板长一丈零五寸,厚三分,宽二寸五分。水箱两墙板厚五分,高六寸,底板厚一寸二分。水叶子六十三块,中厚五分,边厚二分,高五寸七分,宽三寸五分。龙骨六十三节,每节长七寸五分。眠杆围圆一尺五寸,长五尺七寸,中安转轮。拨齿八个,高四寸,宽三寸五分。左右踏脚凳四个。车架高五尺四寸。扶杆长七尺。小脚高一尺七寸,宽二尺三寸。下转轮长五寸二分,围圆九寸。拨齿六个,宽高与上同。
二人手车
车身长一丈,中宽四寸四分,高一尺三寸二分。界板长八尺五寸,厚三分,宽二寸。水箱两墙板厚五分,高六寸,底板厚一寸。水叶子五十三块,中厚四分,边厚一分八厘,高五寸七分,宽三寸五分。龙骨五十三节,每节长七寸五分。龙头夹板二枝,长三尺四寸。上转轮长六寸四分,围圆一尺二寸。拨齿七个,高三寸四分,宽三寸二分。下转轮长五寸二分,围圆九寸。拨齿六个,宽高与上同。
一人手车
车身长八尺,中宽四寸四分,高一尺三寸二分。界板长六尺五寸,厚三分,宽二寸。水箱两墙板厚五分,高六寸,底板厚一寸。水叶子四十三块,中厚四分,边厚一分八厘,高五寸七分,宽三寸五分。龙骨四十三节,每节长七寸五分。龙头夹板二枝,长三尺四寸。上转轮长六寸四分,围圆一尺二寸。拨齿七个,高三寸四分,宽三寸二分。下转轮长五寸二分,围圆九寸。拨齿六个,宽高与上同。
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季夏下澣龙眠方传恩六琴氏谨志。
【图11】
牛车式:草亭宜宽,轮盘之旁,留牛行路一道。
【图12】
安将军柱式:石础。草亭正中二柱,横建巨梁,中凿圆孔。又于亭正中地面安大石础一座,中凿圆孔,深四五寸,与横梁中孔端正相对。将军柱上贯横梁,下着石础,以便平轮旋转。
亭内牛行路并穿路架眠杆式:平轮周旁须筑牛行路一道,高六寸许,宽三寸许,环绕周匝。眠杆须从平轮下安设,穿牛行路而出。亭外架小石桥一片,俾牛行走。杆由桥下转动。
【图13】
草亭横梁中心圆孔式。平轮式:将军柱、推齿六十四根。挂杆式:挂杆八根,上着将军柱,下着辋面。平轮轮辋式。
立轮式:推齿十八根,中心卯口须方孔。立轮轮辋式。眠杆式:拨齿九个。立轮卯式:立轮方卯,嵌扣结实,转动得力。眠杆安立轮并两头架石卯式。外石卯式:树立亭外,以加眠杆。内石卯式:树立平轮之下,以架眠杆。
牛车尺寸
车身
箱长二丈,宽五寸,高一尺五寸。龙骨九十六个,长五寸。水叶九十六块,宽四寸八分,高六寸八分,厚五分。眠杆头拨齿九个。
按,车身尽可加长加宽,龙骨、水叶即按照尺寸增加,须视水之平陡,牛力健壮与否。
平轮
将军柱高一丈二尺,围四尺。上卯长一尺二寸,围一尺八寸,用铁裹。下卯长四五寸,围一尺,用铁裹,头圆鋭如杵。轮辋九块,每辋长二尺一寸三分三厘,宽七寸,厚五寸。齐缝处用铁闩辋。担条九根。挂杆八根。轮盘围圆一丈九尺二寸。推齿六十四根。每齿长一尺一寸,用铁裹,锥入轮辋六寸,外露五寸。离三寸一齿。
立轮
眠杆长九尺,围二尺二寸,两头卯用铁裹。轮辋三块,每辋长一尺八寸,宽六寸,厚四寸。齐缝处用铁闩辋。担条六根。轮盘围圆五尺四寸,推齿十八根。每齿长六寸,用铁裹,锥入轮辋三寸二分,外露二寸八分,离三寸一齿。
按,平轮去地一尺三四寸不等,总须量立轮上半面身势,以推齿相合为制。将军柱下中心石础,可高可低,临时相度斟酌。两轮木植,俱要坚结。
草亭
柱八根,高一丈二尺,围二尺。内正中二根,须三四尺围,以建横梁。横梁须四尺围,中心受将军柱。圆孔须宽六寸有余,上下嵌以铁川口为要。余柱俱有欠方浏脊八根。或竹或木为纬,覆以苇箔。剪谷草自檐口起,周围平铺,层层覆压而上,结以圆顶。
按,草亭之设,所以架横梁,位置轮盘,护惜牛身,驱牛之夫,藉避风雨。大小无定制,中安平轮,轮外留有牛行路,即为合式。惟亭基须相水势地势,水势宜平,地势宜高。大抵牛车一架,经一昼夜,可灌地二三十亩。于地势较高之处安置,则顺势浇灌,易于流通。南方多用水牛力大,西北惟产黄犊力小性缓,似不如用骡马同曳,较为便捷。然马力亦微,又须勤为更换,方可昼夜不息也。
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季夏下澣龙眠方传恩六琴氏谨志。
图2
图1
图4
图6
图5
图8
图10
图9
图12
图11
图14(卷首)
图13
附录二
《水车图说》部件尺寸表
* 牛车平轮、立轮、草亭部件尺寸略。《水车图说·牛车尺寸》云:“按,车身尽可加长加宽,龙骨、水叶即按照尺寸增加,须视水之平陡,牛力健壮与否。”
** 围圆即周长。
附录三
斯卡奇科夫所藏中国农学文献(19)本表内编号、书名、年代、册数四项,主要依据俄图写本部藏斯卡奇科夫自编书目稿本(约1873年成书,中文版Ф. 273- 10- 6;俄文版Ф. 273- 10- 8),略有修订。版本未注明者皆为刻本。表内刻本藏于俄图东方文献中心,索书号为原编号前加ЗВ 2- 4。例如第774号《水车图说》,索书号即ЗВ 2- 4 / 774。抄本藏于俄图写本部,索书号为《康·安·斯卡奇科夫所藏汉籍写本和地图题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新编号,前加Ф. 274。如第693号《群芳谱粹言》,注明《题录》248号,索书号即Ф. 274- 248。
(*经笔者目验者加星号;第553号、688号各有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