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神清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几点优化措施,包括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加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等,充分发挥出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优势,确保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进而培养出一大批历史优秀人才,不断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在新课标改革的影响下,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已经成为了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推动力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可以确保学生充分了解历史学科,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较高的历史学科成绩,更具历史学科素养,从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构建的相关概述分析
(一)含义和特点
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具体的学科知识,作为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获取,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基于此,大大凸显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特点,也就是说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对课题进行选择,进而进行研究,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流程性特点,借助探究方式,以此确保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要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充分了解;综合性和合作性[1],其中,合作性,主要是指加强分组探究方式的应用,以此来研究课题;多样性,主要是指针对研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比较多样的,在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下,不同学生所展现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属于全新的教学模式之一,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来说,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求要将自主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借助实践,以此来获取知识,同时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更好地领会和消化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性思维[2],具有较强的历史学科的能力,还要加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过于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记忆,没有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予以高度重视,特别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具有较强的文科性特点,侧重于掌握基础性知识,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思辩能力的培养严重缺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换言之,如果思想教育目标的制定过于抽象化,很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的优化措施
(一)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研究性学习模式,大大凸显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积极探索。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历史知识,还要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调整,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水平,确保学生对教学知识,能够形成鲜明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大发明过程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如果四大发明不是阿拉伯人带入欧洲的,那么中国的科技发展能领先欧洲多长时间呢?基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复习,确保学生对四大发明融入欧洲这一过程进行充分了解[3],然后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上述那一猜测理论,并不成立。从而在整体上,引导学生对历史文明知识形成全新的思想认知。
(二)加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首先,对高中生认知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并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要不断创新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并融入全新的历史教育观念,确保高中历史教材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契合,保证学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应用,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其纳入到探究性学习之中,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探究,确保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充分了解。最后,要注重历史遗迹,更好地利用博物馆和纪念馆等资源,通过历史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形成全新的思想认知,进而与历史教学融为一体,将高中生对历史课程教学的理解提升至全新的高度。
(三)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加强理论化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其中,对于理论知识来说,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行为习惯,挖掘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历史现象。例如:在教学“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时,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遗产挖掘出来。
此外,还要加强联系生活的研究,将学生思考的难度性降至最低,形成特有的思想感悟,更好地解決现实问题。比如“家乡的名人”、“我们身边的历史”等,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能力,对现实生活与历史之间的联系进行剖析,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将高中历史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模式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在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和提问;而且还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彰显出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地位,确保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吴安祥.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名师在线,2018(33):50-51.
[2]黄丰.通过研究性学习创新高中历史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49-50.
[3]朱爱琴,杜欣芳.农村普通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5(03):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