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表情达意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寓情于物亦不乏妙趣。所谓天下文章者,善假于物也。严格说来,单纯抒发感情的文章并不存在,而且空洞的抒情是不能感染读者的。故王安石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其实就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得之心而寓之物也。
寓情于物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托情寄物,作者在生活中零散地感触到某种情愫,且难以还原到琐碎的生活中去,需要一个端口抒发或媒介寄托,因而特地选择或假托一个物象,类似诗词中的融情于物;一种是以物传情,即作者把他在客观之物那里感受体会到的情思,还原到这一个物中去,使之成为带上感情色彩的有情之物,类似诗歌中的意象之境。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排解内心的“不宁静”,便“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打算“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这就是托情寄物。而当看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时,他被眼前的“月下荷塘”所感染,内心油然生出夹有淡淡哀愁的喜悦之情,这就是以物传情。
再如201 6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烟火蓝边碗》:
这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用的碗,这是承放了父亲的记忆的碗。
据销售人员介绍,这蓝边碗在传统蓝边碗上加以细节上的改良与创新。我拿起一只仔细端详,发现手感极好,分量厚重,让人踏实。底足的角度略微加大,让碗显得端庄典雅不失大气。而且这碗极易打理,深受妈妈们喜欢。
蓝边碗没有繁复精致的花纹修饰,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复杂的工艺。可当你凝视它,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家人围在一起乐呵呵地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的情景;就会想起苦日子里精打细算的不易;就会想起寻常百姓家人间烟火的温度……
蒋勋在《品味四讲》中说“纯棉衬衫就像爱人”,让我感动了好久。一件物品使用久了,就会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对我来说,蓝边碗亦是如此。
这段文字中对蓝边碗的叙写,是典型的以物传情。作者全无一句直抒胸臆的赞叹,然而通过“情不自禁”“乐呵呵”“感动”“难以割舍”等让“我”的情感自然表露,将对蓝边碗的赞叹隐藏其中。与其说蓝邊碗是“承放了父亲的记忆的碗”,不如说是让“我”“感动了好久”的碗。这样的抒情方式,具有物我相融、以物传情的表达效果。
记叙文寓情于物,关键在于一个“融”字,即写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物”的对象之中,创造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化的自然”,在这个“情化的自然”中,情感弥漫、充溢、渗透在整个“物”中,达到人物相生、物我双会的境界。有不少高考佳作,开篇就凸显物象、咏物寄意,营造出物我双会的画面。
如201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的开头: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
一颗露水滚落。就着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即是一间寂寞空屋,不花团簇锦亦不金碧辉煌,只如蝉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闪耀着光芒,于漫漫长夜中点燃了一豆灯火。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绝悲凉。蝉之生命有限,于阴暗潮湿的地下蛰伏数载只为了一个夏天。数千个寂寞长夜它们无言熬过,待到一朝羽化,便成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这时,它们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免不了自怜自哀、忧伤慨叹,哪里来的心情唱歌呢?可蝉偏不。“乌发如银”的时节偏要日日欢歌,这便是生命的大气度。
开篇没有铺垫,作者立足一个高度逼真的日常生活场景,直接将情思融于“蝉蜕”这一物象之中,从而创造了一个“情化的自然”。在作者眼中,蝉蜕即是空屋,空屋即是寂寞,寂寞即是智慧。人之老年,常自哀怜,而蝉偏要“日日欢歌”,其“生命的大气度”可见一斑。如此“人物相生”地表情达意,可谓融情于物,独具匠心。
记叙文中的物象描写,还会对人物的心理情感起到映衬作用。不妨看看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文字:
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
这段文字也是一个“情化的自然”。作者着眼于主人公的心理,“以我观物”,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雨”“老榆树”“秋天”等写成知寒知暖的人,所以才会“打”“阴郁地站着”“无情”“剥”“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真切、生动而传神地营造了孤独、寂寞的氛围,从而表现了主人公的情感。
此外,融情于物还能推动情节的起承转合。比如一位同学的作文《拾起角落的初心》的中间部分:
面对即将到来的钢琴九级考试,我彷徨着,不知该何去何从。
“出去走走吧!”我想着,迈开腿,走出狭小的房间。刚来到楼下的林荫小道,一阵茉莉香使坏似的钻入我的鼻翼,芳香,却不甜腻;白色的花藏在阴凉底下,上有几颗露珠,见我来,花瓣张大了些许,在风中向我骄傲地炫耀着。露水滑落下来,“哗”,如惊雷炸响,撞在了叶片上。茉莉不再理会我,看向别处。黑黄相间的蝉“嗡嗡”忙碌着,比起冰冷的翅膀颤动的声响,我更喜欢称它“蜂歌”。古老的榕树上垂着青涩的枝叶,“沙沙沙”,仍是我最喜欢的音调。“真好听!”我下意识地想,一滴雨悄然坠落,慌张的我躲至檐下……
空中升腾起潮凉的水雾,仿佛梦回儿时,那个假小子一样的女孩生疏地按动着琴键,为加入这自然的合唱努力着……
练琴遇到了瓶颈,“我”于彷徨中“出去走走”,于是走进了一个“情化的自然”中,茉莉香、茉莉花、露水、蝉、榕树这些物象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小伙伴,不断地“钻”“藏”“炫耀”“撞”“理会”,发出“哗”“嗡嗡”“沙沙沙”的声音,从而激起“我”练琴的灵感,对后文“赶走了钢琴下的阴影,精灵在黑与白之间跳舞,一颖初心从山穷水尽中跃起”的情节起到了铺垫作用。
高手写作常于非凡之物上寄寓情感,这样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致。假如总是在人们写滥了的几片风花雪月、几种鸟兽虫鱼中打主意,是很难写出新意来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吃一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天天的。”因此,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寻找寄寓感情的新物象。
其次是在旧的物象中渗透新的情思意蕴。一般说来,即使面对同一物象,由于写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其内心感受也不可能一样,故有寄意高下之别。例如同是借蝉寄意传情,骆宾王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悲情,李商隐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心理,虞世南则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高情意。因此,记叙文融情于物,即使有前朝旧曲调,也可以“新翻杨柳枝”,关键在于各人对物象的独特感受和个性表达。
题目
请根据下面两联诗或从中任选一联,体会其蕴含的生活哲理,写一篇记叙类文章,题目自拟(不要照抄诗句作为文章标题),不少于800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玉兰花开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 鲁彬悦
门前有一株细瘦的玉兰树。扎根于泛着酸臭味的垃圾桶旁,周身是高大茂密的香樟树,茂密的香樟枝叶严实地遮挡了它的光源。今年春天,同一条路上别的玉兰早都姹紫嫣红地开了,唯独它孤苦地支着两个泛着枯黄的花苞,迟迟没有动静。
大概是没希望开了,我背着琴盒走过,心里想着,又自嘲地笑了笑。
乐团面试时我表现得一塌糊涂,没有通过;大提琴老师看着我手忙脚乱地找音,失望地摇了摇头,在父亲恳切的目光里勉为其难地收下了我;学校排练仍没有拉好……大提琴仿佛是我人生里那株开不了花的玉兰树。
咬了咬牙,却心有不甘,于是暖黄色的琴房里,响起了枯燥嘶哑的琴声。
音色不好,练空弦。银白色的琴弦在弓毛的摩擦下颤抖着,螺旋的纹路跳动着模糊成一道道黑影。
不夠,还不够。
手上又加了些劲,弦陡然放开了身姿,在板上跃动起来变成了一片银白的小溪,琴弦带动了琴箱的振动,可声音还是带着嘶哑与僵硬。我回想着那些拿弓的要点,尝试着放开了几个僵硬而不必要的手指,可弓怎么也不听使唤,“吱呀”一声,无助地歪倒在琴弦上。琴声戛然而止,房间里空气似凝固了一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你可以的,可以的!”我暗自给自己打气,再次尝试。
腰酸了,持弓的手臂也酸了,可是修长的琴弓渐渐能够自如地在琴弦上滑动,松木或深或浅的纹路反射着暖暖的光,泛着金黄而快乐的光泽。琴音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儿,一点点成长为声音厚实有力的中年人。
疲倦地收琴,心里那朵大提琴的花苞,悄悄绽开了一道缝。
日日练琴,竭尽全力地练。声音变得明亮浑厚了便练指法,手指终于灵活了,再练乐曲表达的情绪……
再次坐在乐团面试的教室里,我深吸一口气,平复着紧张的心情。
架琴,拉弓。
悠扬的琴声像草原人的放声歌唱,琴音穿过绵延的高山,似在蓝天下飘浮的白云。在一声铿锵的顿弓后,琴音骤然转急,一下下敲打在人们的心头。我也不由得屏住呼吸。琴声舒缓了,又转为悲伤的呜咽……曲终,我站起来鞠躬,博得了满场掌声。
那株枯瘦的玉兰树开花了,虽只有寥寥两朵,但鲜艳而肆意,在香樟的树荫下,骄傲地昂着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花总是会开的,只要你坚持走下去。我仰头望着玉兰,想着。
名师点评
本文开篇托物寄情,以一株细瘦的貌似开不了花的玉兰树,隐喻自己大提琴拉得一塌糊涂。随后情节展开,文章两条线并进,由原来“两个泛着枯黄的花苞”,到“心里那朵大提琴的花苞,悄悄绽开了一道缝”,再到“玉兰树开花了,虽只有寥寥两朵,但鲜艳而肆意”,作者的琴技也终获长进,“博得了满场掌声”。玉兰树努力开花的过程,即是作者技艺日臻进步的过程——如此构思谋篇,可谓体物寄意、物我双生,构思新颖,精致巧妙。
(程振理)
看石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 黄紫玄
我的案头有一块顽石。
它毫无光泽,拒绝一切光线的滋养,只显现出一块块诡异的斑驳。恕我直言,它样貌甚是丑陋一
通体黝黑,形状怪异,脉络杂陈,像千年老树盘杂的树根。我用手感受着它粗糙、朴素的纹理,心想,连手感也那么不近人情,它是多么顽固不化。
犹记得父亲从友人那里得到这块石头时如获至宝般的欣喜,他将它送给我,告诉我一定要珍惜这块石头。他说,这是“石痴”米芾把玩过的,汇聚了一代书法大家的灵气,看似相貌平平,其实“大智若愚”。
我不解。世间的美石美玉,不该是那种通透圆润、闪烁光泽的吗?我手边的这块顽石,却不偏不倚,恰好避开了当今对一块美石的基本要求。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孟子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心底好像被石头敲击了一下:原来“不齐”才是世间美的来源,才使得万物有了灵性。宋瓷明瓦,大匠不斫,是来自自然的亲吻。
当商场陈列柜里摆满了争奇斗艳的美玉,鉴赏者、购买者人云亦云、啧啧赞叹,为外表心动却不知其内涵,它们早已扭曲变态,丧失了灵魂。
蓦地明白了,这块来自米芾的千年顽石,封印着千年的积淀,吐露着旷野的坦诚、洒脱、率性。它拒绝人世的雕凿,不刻意迎合,于是沧海桑田,样貌未变,那顽石的心境也未变。
原来,父亲看到的美,不流于外观,而是跳出了这世间对玉石的固有印象,去用心揣摩,触摸玉石精神的山脉。正如林贤治在《旷代的忧伤》中说:“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
我稱其为野致美学,与现行的雅致美学相逆。
这就是他们的高明所在。我们每个人生来便被浸润在一种文化形态中,习惯于见贤思齐,习惯于中庸之道,习惯于人云亦云、局内人的众口一词,固化的信仰、固化的审美正渐渐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人人都会看石,人人都会审美,但我们审的是真正的美吗?还是芸芸众生趋附的一种表象?呜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抚摸着这块顽石,心中感动不已。
是时候认清自己,追寻心灵的美学了。
名师点评
文章欲扬先抑,体物寄意。一块顽石,“我”由觉得丑陋到悟得其积淀、坦诚、洒脱、率性,读出此石的灵魂,故曰“不如就看灵魂”。正是这块其貌不扬的顽石,给了作者超脱世俗的情思,引发其关于美的深刻思辨,可谓颇具匠心。
(程振理)
酒香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 袁文豪
在两山之间,坐落着一个小村子,人称“酒庄”,那里常年飘着酒香。
酒商老杨,经营酒水多年。他不同于别的酒商整天忙着谈生意,而是常跑去山上与他人喝酒对弈,颇具欧阳修之遗风,人称“酒翁”。
可做生意和下棋大有不同,这不,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老杨的仓库里“藏”有几千乃至上万瓶的“百年陈酿”,与其说是收藏,不如说是阴差阳错留下的。当初,在邻居老张的介绍下,老杨用他几年卖酒的钱从一家即将破产的百年酒厂买下了这些酒,想要赚一笔。可是,这些酒买来后无人问津,老杨只好用卖其他酒赚来的钱来养这些“百年陈酿”。老张很自责,每每见到老杨都很惭愧,老杨却朝他摆摆手,连声赞叹杯中的酒:“你尝尝,回味犹甘。别愁,总会有人识得这好酒的。”
没过几天,老杨的朋友来看他,与他聊起了酒。两人相谈甚欢,真正是“酒逢知己干杯少”,一天时间转瞬即逝,临走前老杨连卖带送地给了朋友几瓶“百年陈酿”。
又过了几天,一个陌生人操着一口浓重的闽南口音询问“百年陈酿”:“你那里还有多少这种酒?”“几千瓶呢,够你要的。”老杨乐呵呵地说。之后便是签单订货,不过福州人要不了那么多。
春末的一天,酒庄里来了一个人,那人看上去是个行家,在那里说着鉴酒的一些方法:“百年陈酿最重要的是闻有没有香气,有香气的是上品。”许多酒商听了,纷纷回去找,确实层次不等。老杨在一旁听了,回去也找出了一些。他看了看说明,倒了一些出来,一饮而尽,随后皱了皱眉,将酒杯随手丢在了桌上。
后来,百年陈酿价格扶摇直上,尤其是有香气的酒价格竞翻了两番。人们都道老杨这下可发财了,可老杨始终不卖。有人讥讽:“老杨还等着再翻两番呢。”老杨不说话,阴沉着脸走开了。还是老张最了解他,在他常去的地方找到了他,他仍在与旁人品酒对弈。
你还有心情在这里下棋?那些酒你也积压好几年了,也该卖个好价钱补补亏空。”
“什么酒香不酒香的,我尝过两种酒,没有任何差别,用个什么酒香的噱头来糊弄人,有意思吗?我只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做我们这行的,外行人卖外行,图个热闹;内行人卖外行,讲个实诚;外行人卖内行,学个门道;内行人卖内行,以心换心。”老杨说着,涨红了脸。
老张一怔,呆呆地望着他,老杨突然停住:“你看什么看?”
老张一笑:“嘿嘿,我闻你身上有没有酒香。”
后来,有人又收了他的酒,价格与过去一样。
名师点评
文章体物寄志,借物喻理。面对世人以香识酒的鉴别标准,酒商老杨不以为然,他淡泊名利,不欺外行,坚守初心,与那些借机炒作捞钱的酒商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彰显了处世哲学——讲究实诚、以心换心。文章语言流畅,对话生动,文笔老到,人物逼真,情节曲折,可谓构思精巧,旨趣深远。
(程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