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摘 要: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双困生”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引人关注的一部分。“双困生”在心理和经济上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个人成长,对于校园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加强对于“双困生”帮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文章以高校“双困生”成因及帮扶措施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双困生”当前心理状况及“双困生”形成原因,接着阐述了高校“双困生”帮扶意义,最后论述了高校“双困生”帮扶教育工作途径,分别从人性化资助、加强心理干预、人性化的管理三方面进行论述,以便使得“双困生”可以更好地在高校里求学,使他们可以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彻底摆脱经济上的贫困和心理上的负担,使他们可以轻装上阵,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双困生”;帮扶;学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2-0113-0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着大众化方向不断迈进,越来越多贫困家庭孩子可以到大学里获得高等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当前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数量一直都维持在10%至20%左右。根据一份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贫困大学生因为贫困而使自己内心中感到非常羞愧,有30%的贫困大学生在内心会感到非常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当前所处的贫困处境,同时不加抑制的抗拒来自其他方面的善意。有40%的贫困大学生不愿意获取其他方面帮助,也很少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有20%的贫困大学生由于贫困对整个社会抱有极端看法,影响到了自己正常价值观判断。根据这些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国贫困大学生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这是一个令教育界不能忽视的群体。很多贫困大学生都来自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有许多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山区,自身视野非常局限,思维非常闭塞,物质贫困,很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方面遭受折磨,因此可能会出现精神贫困和心理疾病,由此便诞生了“双困生”。“双困生”主要是指由于经济窘迫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人数非常庞大,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不得不投入精力去解决贫困大学生在学习求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由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非常的复杂,这就使得高校工作人员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去做好疏导工作。因此,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双困学生转变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在经济脱贫的同时更好地从思想方面脱贫更值得人们关注。
一、“双困生”的心理状况及成因
(一)“双困生”的心理分析
对于“双困生”而言,他们在高校里的生活常常处于非常尴尬而又矛盾的境地。一般而言“双困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拥有积极进取情感追求。由于很多“双困生”长期都处于物质非常匮乏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成长路径非常艰辛,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都接受了磨练,因此他们身上大部分都带有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对于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他们非常珍惜,希望通过大学生活可以改变自己命运,能够自立自强,可以成为栋梁之材。与此同时,“双困生”要想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才能够使他们在相对落后的先天环境下赶超别人[1]。当前,大多数的“双困生”对于自己的现状有非常清晰了解,他们将贫困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奋斗的动力,积极主动寻求解决自己贫困的方法,例如参加各种各样的勤工俭学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校组织活动,他们拥有非常强的个人表现欲望,自我主体意识也非常强烈。
第二,“双困生”心理非常复杂,他们同时包含有自卑、自尊以及虚荣心。对于很多“双困生”而言,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物质非常匮乏地区,因此他们天生具有一定自卑心理,常常比别人表现得更加敏感,容易在情绪和情感上出现波动。在这样的自卑心理之下,“双困生”自尊心也可能会产生扭曲,很多学生变得异常敏感,在交往过程中非常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自卑与自尊相互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合众,使得很多“雙困生”远离了大众氛围。长期以往,“双困生”性格就变得更加孤僻,他们的心理会变得非常封闭,他们不断逃避现实,不敢面临现实给予他们的压力。虚荣心是自尊心和自卑心混合的最终产物,虚荣心也是“双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困难的主要因素。
第三,在悲观消沉中封闭自我。对于很多“双困生”而言,他们面临着非常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他们也需要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挑战。在众多压力之下,“双困生”心理常常会出现失衡情绪,他们的思想会变得更加焦虑,精神包袱变得非常沉重,情绪非常低落,常常不自觉的会陷入悲观情绪之中,并由此走向封闭发展道路,对于任何集体活动都不感兴趣,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愿意分享他的分享感情,甚至一些“双困生”出现心情怪异现象,做出一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四,自我认知上存在偏差。在进入大学之后,“双困生”常常发现自己在经济和其他方面与同学之间依旧存在着较大差距,校园生活和自己理想生活具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双困生”情绪始终属于失落状态,从而不断否认自己和怀疑自己。在这样情形之下,很多“双困生”都会对自己进行重新界定,而此时悲观色彩成为他们人生主基调,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刺激常常容易采取非常极端方式去看待。
(二)“双困生”成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并没有成熟,因此他们很可能会将贫困作为一种思路,进而引发心理疾病,从经济上的贫困向心理上的贫困进行转变。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受到客观环境影响。对于许多“双困生”而言,他们成长和生活环境都是贫困地区,因此存在着文化以及环境上不同,他们与其他同学在语言表达以及知识面上都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设置在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地区,很多“双困生”在进入学校之后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对生活环境进行适应,城市内部纷繁复杂的生活内容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都是“双困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触过的[2]。这既给“双困生”提供了不断拓展自身认知的渠道,同时也对“双困生”认知能力提出了一些要求。由于“双困生”生活仅仅限于维持基本温饱,要融入城市主流生活缺乏经济基础。许多“双困生”在城市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缺乏必要艺术涵养,这也使得他们的人文素质存在一定缺陷,他们与现代化大都市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对于很多“双困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生活相对拮据,很多人都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助学工作来获取生活费用,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参加其他文化活动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偏差很可能会使“双困生”人格发展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偏执人格[3]。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全社会对于高校“双困生”关注度并不是非常高,虽然学校内部存在着不同程度关怀活动,但是由于采取方式并不得当而使得一些双困大学生感到自己寄人篱下,在心理上常常可能存在挫败感。例如,一些学校通过公开催收学费或者刊登捐赠物品方式并写上“双困生”的名字和专业信息,这就使得“双困生”的心里难以接受。
第二,主观方面因素。对于“双困生”而言,他们自身将贫困当作耻辱,一些学生并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家中客观环境,认为贫困是无能代表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他们常常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归结于自身出身,对于自己成长并没有一个理性看待,只能怨天尤人。一些学生并不承认自己贫困,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来自外界资助。除了将贫困当作耻辱之外,“双困生”还会将贫困当作自身挫折。当前的“双困生”主要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这一代年轻人并没有接触过任何的艰辛磨难,他们的社会承受能力相对较弱[4]。这一代年轻人常常更加讲究享受,不愿意过任何艰辛的生活,因此他们并不会把贫困看作是对自己的磨练,而是将贫困当作一种挫折看待,这种错误的思想,也使得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出现了严重误判,容易产生厌世的情绪,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双困生”帮扶的意义
“双困生”是高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加强对于“双困生”的帮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落实高校育人性质。高等院校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双困生”也是人才,因此高校需要一视同仁,加强对于“双困生”的培育。通过帮扶可以使“双困生”解决在生活上的难题,同时也可以使得“双困生”在精神上得到宽慰,使他们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以更加饱满的自信应对未来的挑战。
第二,有助于“双困生”更好的摆脱贫困。由于“双困生”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处于弱势地位,这就使得他们急需获得外界的帮助,而高校加强帮扶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摆脱心理和经济上的贫困。
第三,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大学校园主要是以学习为主,大学生也应当拥有自强不息的品德,加强对于“双困生”的帮扶也正体现了高效自强不息的品德素养。通过对“双困生”进行帮扶可以在大学生群体内部树立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可以树立其自然不息的文化氛围,帮助所有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三、高校“双困生”帮扶教育工作的途径
(一)人性化的经济资助
第一,不断拓展助学渠道,充分发挥“双困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力。在对“双困生”进行帮助时应当充分利用他们较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智力优势,通过勤奋和刻苦来实现脱贫。学校可以创设优质条件,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助学助研和助管的过程中去,可以更好地和校外单位进行有效合作,让“双困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工作之中,根据自身的劳动来获取报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们在经济上的负担,更可以使他们学以致用,让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树立起良好信心,使他们可以树立通过自身劳动来成长的思想。
第二,不断完善各种资助体系建设。只有让“双困生”无后顾之忧才能使他们真正放下思想上的包袱,可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由于一些“双困生”的学习环境非常有限,基础较差,因此他们获得学校奖金的机遇非常少,对于这些学生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政策倾斜,可以设置专门的贫困生奖学金,用于提高学生的获奖概率。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双困生”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加强助学贷款的使用。由于高校办理助学贷款手续相对繁杂,而且有些银行担心贷款不能够及时偿还,因此银行对于这项贷款常常采用消极态度。针对这一状况,教育部门可以和银行进行协商,由教育部门垫底,进一步加快助学贷款制度落实,更好帮助“双困生”获得助学贷款。高校自身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双困生”在经济方面的压力,例如可以减免学费,可以给“双困生”提供相關困难补助,可以根据“双困生”贫困状况来确定具体应急经费使用,同时还可以发动广大师生进行爱心捐赠,成立助学基金,更好帮助“双困生”渡过难关。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双困生”学校还可以积极主动的提供帮助,例如和知名大企业进行洽谈,向这些大企业推荐特别优秀的“双困生”,这样可以形成社会力量帮扶作用,以便使得“双困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成长机遇[5]。
(二)及时适当的心理干预
除了解决经济贫困之外,“双困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心理上存在贫困,这也是当前高校针对“双困生”进行工作的一大难点。为此,高校除了加强爱心感化之外,还需要不断健全心理疏导机制,落实各项激励机制。
第一,学校内部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协调和疏导机制。首先,学校应当对“双困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学生来到学校报到之时,学校就应当向他们普及心理知识,建立起心理档案,通过严密关注尤其是对“双困生”的心理关注进行辅导,使得“双困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对于在学校求学期间存在自暴自弃或者自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予及时心理引导,预防他们出现人格上的问题。其次,高校应当加强对于“双困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高校除了对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之外,对于“双困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进行特别关注。在培养“双困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时还需要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价值理念,不断强化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有针对性开展专题讲座,使得“双困生”可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6]。再次,开展以人际关系为主的心理拓展训练活动。根据对当前“双困生”的情况调查,当前的“双困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存在困难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等人格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不断增强社会交际能力,以便使得“双困生”可以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我们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干预应急方案。在当前高校已经建立了许多心理咨询室,这些心理咨询室可以很好地缓解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疏导。但是对于“双困生”的心理安全,不能够仅仅只依靠咨询或者是疏导,同时还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干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危机时刻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做到双管齐下。
第二,建立完善的“双困生”激励机制。高校应当加强“双困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理想信念培养,使得他们可以树立起追求卓越的发展目标。在高校内部,高校可以设立“双困生”奖项,通过对“双困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传播,来不断地加强“双困生”的模范示范作用,逐步使得“双困生”可以形成自强自立的精神,更好的构建校园文化,使得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应有的精神面貌。
(三)人性化管理
在进行“双困生”管理时,有许多细节需要认定和注意,例如在对“双困生”的资格认定、档案建设、资金发放等方面都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每一个细节都应当包含人性化的措施,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使“双困生”从思想上放下包袱,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之中。在对“双困生”的管理工作中,“双困生”的资格认定需要充满人性关怀,既要保存公平公正,又要顾及“双困生”自身的心理感受。在一些学校,虽然学校根据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程序对“双困生”进行评定,并且将“双困生”的名单予以公示,在程序上完全符合工作要求,但是使得很多“雙困生”的心里难以接受,使他们可能会存在心理上的尴尬。因此在进行资格认定时,我们可以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不公开“双困生”的情况,使他们在内心中得到关爱,从而给他们良好的心理反应。这对“双困生”进行资助时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这样可以开辟更为广阔的方式,制作的内容也不能仅仅限于金钱,还可以给予一些非物质化的制作。例如针对“双困生”,我们可以举办特定的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双困生”的知识面,加强他们的交往能力,从而可以培养“双困生”自信自强的品格[7]。
综上所述,“双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双困生”当前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关注。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对于“双困生”的关注,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脱贫,才能够解决他们在成长中出现的烦恼。在进行具体落实,高校也应当注重细节,在各个细节环节加强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双困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这也是当前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理念的体现,也是时代赋予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帅英.地方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帮扶策略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97-100.
〔2〕郭巧,张婷,何华莉.高校“双困生”心理特点及素质提升途径——积极心理学视角[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0(01):92-96.
〔3〕颜文朗.精准扶贫视觉下构建高校“双困生”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05):82-85.
〔4〕黄艳.浅谈对高职学校“双困生”心理障碍的处理[C].今日财富论坛,2016.
〔5〕卢卫军.创新高校“双困生”就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的思考——基于转型发展中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0).
〔6〕林丽蓉.帮扶新生“双困生”成长——高职班主任工作案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200-201.
〔7〕颜文朗.精准扶贫视觉下构建高校“双困生”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05):82-8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