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恭智 张玉珍
摘 要:该文介绍了宣州区“三品一标”认证与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对“三品一标”认证与品牌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品一标;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宣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4-0063-03
发展品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打造优质品牌,实现宣州区农业生产由重量向重质、重效的转变,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发展动力,这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是政府推动公信品牌,宣州区是传统农业大区,近年来该区通过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对“三品一标”获证单位的证后监管,使得辖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为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质量保障。
1 发展现状
1.1 “三品一标”认证 截至2018年10月底,辖区44家单位持有有效认证产品82个,其中:有机农产品生产主体4家、产品6个,认证产量49.8t、面积93.33hm2;绿色生产资料生产主体2家、产品4个,认证产量33000t;绿色食品生产主体22家、产品44个,认证产量15500.5t、产地环境监控面积达7625.27hm2;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核准产量21000t、生产总规模2334hm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主体14家、产品26个,认证产量48162.6t,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认定面积1473.33hm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个(茶叶、水产品),认定面积24155hm2。“三品一标”认证或认定或核准总面积达3.31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2017年宣州区申报1.32万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获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创建实施期為2018—2019年,为今后发展品牌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
1.2 品牌农业 宣州区主要规模养殖企业对产品认证及品牌农业发展意识较强,如:华卫集团认证无公害肉鸡1000万只、蛋鸡30万只/年,立大集团认证无公害活鸭1000万只/年,和超公司认证无公害肉鸡450万只/年,柏枧山食品公司认证无公害肉鸡400万只/年,华栋山中鲜公司认证绿色食品鸡肉300t、鸡蛋405t/年、鸿远牧业认证无公害生猪2万头/年、新科养殖场认证无公害生猪0.8万头/年;粮食类认证(大米)有景丰粮油、新农村米厂、姜家圩水稻种植合作社、青草湖黄酒厂等4家企业认证绿色大米6066.67hm2,管桥米厂、荣达家庭农场认证无公害水稻473.33hm2;区域特色果品类宣木瓜、水东蜜枣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安徽省敬亭山茶场认证绿色食品(茶业)1066.67hm2。水产类如丰水源合作社认证无公害青虾河蟹混养1000hm2、金钱湖水产养殖合作社认证绿色食品青虾河蟹鲫鱼鳜鱼花鲢鱼混养33.33hm2。辖区有数十家“三品一标”认证单位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相关认证标志、标识,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2018年8月份调研情况看,宣城天龙湖家庭农场认证的绿色食品鸡蛋,加贴绿色食品标志,售价在城区专营店每枚1.5元、网店每枚2元,老母鸡本地专营店56元/kg、网店168元/只;安徽华栋山中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认证的绿色鸡蛋和冰鲜鸡产品,公司产品畅销苏浙沪等大中城市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其中冰鲜老母鸡净膛售价76元/kg,鸡蛋批发1.6元/枚、零售2.3~2.5元/枚;而同期市场上普通肉鸡10~11元/kg、鸡蛋7.2元/kg,散养土老母鸡36~40元/kg,土鸡蛋22元/kg左右,每枚约1.1元;景丰粮油公司每年向浙江绍兴会稽山黄酒集团等企业销售1.2万t绿色食品糯米原料,价格高于市场价格5%以上,产品全部实行订单销售;姜家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33.33hm2水稻(中绿华夏认证有机大米),主销南京、无锡,2017年度有机大米销售价30元/kg,该社另外种植的346.67hm2绿色水稻全部为订单生产,绿色稻谷订单销售价3.4元/kg,同期市场普通稻谷3.0元/kg;新农村米厂销售印有绿色食品标志包装优质大米,比普通大米批零价要高10%以上。目前,宣州区一些历史悠远、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所熟知和了解,通过“三品一标”质量安全认证发展品牌农业的影响正逐步扩大,有效推动了品牌农业的知名度及认证产品的效益。
2 主要做法
2.1 建立奖励机制 《宣州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省名牌产品、市名牌产品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2万元。《宣州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对新增有机产品(农业部中绿华夏)、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分别补助10万元、3万元、1万元,同一主体获得2个及以上产品每个分别增加补助5万元、1万元、0.3万元。对续展的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别补助4万元、1.5万元、0.6万元,同一主体有2个及以上产品每个分别增加补助2万元、0.6万元、0.3万元。对新增“三品一标”认证的单位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增加奖补,新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单位一次性补助10万元。对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水稻)试验示范生产基地的单位,一次性补助1500元/hm2(每个建设单位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
2.2 加强培训,健全监管队伍 近年来,组织200多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三品一标”企业内检员、负责人的培训,辖区所有获证单位至少有1名经培训合格注册的内检员,有效加强了企业内部质量监管;安排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无公害检查员、绿色食品检查员和监管员、农产品地理标志核查员培训班10多人次,加强检查员、监管员队伍建设。
2.3 积极做好“三品一标”认证服务工作 认真宣传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对意向申报认证企业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指导其组织申报认证材料及建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对预审合格的及时上报市级工作机构,并积极协助市级工作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协调第3方检测机构开展产品检测、产地监测等工作。对于产品认证到期的企业,提前3个月通知他们做好准备,完成材料的预审及协助开展现场检查、产品抽检等工作,辖区所有认证到期产品除企业倒闭或认证产品不在新目录外均开展了持续认证。
2.4 加强认证产品质量监管 每年对“三品一标”认证单位开展生产综合检查、产品抽检、标志使用专项检查、绿色食品企业年检等工作,督促生产单位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包装、出售,督促所有认证单位规范生产档案记录,基本实现了产品可追溯。如2018年8月份,根据皖农绿函(2018)930号文件要求,对辖区所有“三品一标”认证单位开展了质量管理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他们及时改正。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对认证产品纳入区级年度监督性监测计划,安排第3方检测机构和区检测站定期或不定期对认证产品开展抽检检测。
3 存在问题
3.1 认识不全面,宣传不到位 宣州区自2002年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以来,工作职能从区环保站到产业科再到环保站,检查、监管员变动大,2015年职能划到区农质局标准化科后才逐步走上正轨。部分已认证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强,以为认证就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轻视规范化生产、用标;对“三品一标”品牌宣传少,广大消费者对购买“三品一标”产品的意愿不强,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
3.2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效益不明显 宣州区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业经营主体,部分单位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忽视了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的联系。部分企业虽然按照“三品一标”标准化进行生产,增加生产成本,但认证产品市场认知度不高、优质不优价,产品销售价格偏低,挫伤了认证单位生产“三品一标”产品的积极性。
3.3 证后监管不到位 认证规模大的单位以“合作社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为主,生产环节涉及到户数多,证后监管难度大;少数获证单位重认证、轻证后生产管理,内检员更换频繁,导致内部监管不到位。
3.4 工作机构不健全 宣州区无专职、专岗从事“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机构、人员,无专项工作经费,工作机构、人员均为区农质局兼职的,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大部分为兼职。
4 对策建议
4.1 强化认证,加强证后监管 一是严格审查,严把入口关。为确保“三品一标”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鼓励有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控制组织松散的合作社、协会和生产规模较小的家庭农场申报,对所有申报单位的生产规模、产地环境、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记录等均实行严格要求。二是加强证后监管。各级工作机构督促生产单位严格按照认证时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包装、出售,有完整的生产、销售记录。认证企业必须有经培训合格的内检员。对不符合要求的“三品一标”认证单位,督促其按认证要求组织生产及销售,若认证企业认证产品产品抽检不合格、生产销售无记录档案、生产管理不规范、不能按时提供续展材料,将取消其产品认证资格。
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品牌农业发展 将“三品一标”认证与品牌建设纳入《宣州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奖补范围,通过对财政资金奖补,支持农业生产企业加快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大力培育品牌农业建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财政奖励、农业项目建设等帮扶措施,把“三区三园一体”建设、“三园两场”建设、“三品一标”认证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品牌农业相结合,扶持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确保品牌农业“含金量”。
4.3 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品牌农业宣传 要求“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上传相关信息,销售产品加贴标识及追溯码。组织“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参加各级农展、交易会、博览会,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品牌农业建设主体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销售渠道,树立区域特色品牌农业的良好形象,同时扶持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主体在本地建专(直)营店,让本地群众方便购买。
4.4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管理 各级工作机构与人员队伍建设是保障认证、监管、品牌发展的前提条件,重视县级“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建设,明确专职、专岗人员,保障认证、监管、品牌宣传等工作經费。全面推行“三品一标”企业内部检查员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检查员负责制,把有无考试合格内检员作为“三品一标”认证的前提条件,要求认证企业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