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兆美 洪宗海 高荣 汪通悦 李伯奎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特需”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特需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特需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创建符合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高水平研究生队伍及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等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探索找到了符合特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途径。
关键词:特需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2-0178-02
特需专业研究生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特定领域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2011年10月,由国务院学位办发布提出的,而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成为首批特需专业培养点。而特需专业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但是,淮阴工学院从获批到今天才走过了七年多的时间,在学生创新培养方面经验不足,存在问题较多,因此,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特需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一、特选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
对于新进研究生院校来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經验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3]。
第一,学生生源方面。较多本科生为了暂时避开就业的高峰而选择考研,其主观能动性差,加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较少,很大部分生源是靠调剂录取,分数不高,最为严重的是专业不对口,导致学生进来后应付学业都困难,更别说创新能力培养了。
第二,研究生导师方面。大部分研究生导师是初次招生,没有经验。总是拿培养本科生的那套理论来要求研究生,显然不适用,并且也背离了特需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宗旨。
第三,培养方案方面。由于培养方案指定的时候没有什么蓝本可以参考,因此,其课程体系虽然对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帮助,但是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明显不足,尤其是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没有形成体系。
第四,教学的培养模式方面。目前大部分导师培养学生还是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而不是积极主动探索新的培养方法,在学生培养中布置给学生的都是一些固定的课题,不注重学科交叉,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施展。另外,在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机制方面也是采用传统的方式,从而禁锢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特需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
(一)构建特需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方向——企业——项目”,即每个研究生进校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即方向),进入相应的研究生工作站(即企业),并且企业将工程问题以项目的形式进入到学校的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中(即项目)。每个方向分别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企业参与到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和修订中去,包括研究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考核方式等。
目前我校化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一共分为五个方向,五个方向分别与盱眙博图凹土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建立省研究生工作站,成立了研究生指导学术委员会,修订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和管理办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激励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当中来,并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制定了符合地方特色的特需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按照特需专业培养要求,制定了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其核心思想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根据特需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要求,通过重构新的课程体系,来强化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同时,通过邀请企业人员来给研究生上课,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外,增加了六个月的工程实践,通过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5]。
(三)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特需”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后盾。为此学校采取措施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校企平台的改造,第一,借助江苏省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申报的机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地申报。并把研究生放到研究生工作站里进行工程实践,尤其是结合学生所做的毕业课题进行工程实践。第二,借助跟企业产学研合作机会,积极申报各类纵向、横向课题,并安排研究生参与到整个课题的申报、研究及结题中去。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对企业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生产工艺制定及产品生产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改变过去纸上谈兵的现象,变成“特需”专业研究生的真枪实弹的练习,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6]。
(四)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
导师的眼界和水平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加大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通过多渠道进行人才引进,针对紧缺专业引进国内外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尤其是一些后劲足的优秀年轻博士,二是加强现有导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具有创新能力的导师以团队形式出国深造,同时,吸纳年轻博士加入,形成老中青职称学历梯度合理的教师团队。三是建立健全企业导师队伍建设,设立企业导师库。定期对企业导师进行筛选。对于长期没有项目或者没有指导的企业导师要重新进行遴选,确保导师队伍的质量。四是加强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选派校内导师去企业承担实践或者承担企业项目的研发,来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特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一)构建了基于“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构建的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克服了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单一性。通过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深度融合,共同制定了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制定研究生培养目标、设置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新的培养模式不但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并且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工作后的适应期。实现了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化学工程特需专业研究生从2012年开始招生,共分五个方向,其中化工过程装备与强化方向的研究生是挂靠在机械学科下面,并于2014年招生,目前已经毕业两届,共11名同学,这11位同学课题全部来自合作的研究生工作站,所有的研究生进校后都是先去企业明确任务,并且带着任务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然后进行工程实践并跟着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真枪实干。所有论文都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完成。毕业的11名同学,共为完成企业合作课题8项,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其中有4位研究生还被合作企业直接录用,成为公司的骨干。目前,还培养模式已经在接下来的培养中采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海玉,李厚杰.“特需”专业学位研究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23):14-17.
[2]张翔,蒋军成,巩建鸣.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07):13-15.
[3]王立东,王晓宇,陈雪波,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37(03):319-322+328.
[4]张有东,陆中会,王颖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机制研究——以淮阴工学院“特需项目”的实践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3):14-17.
[5]邢邦圣,徐樂.“产学研结合”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1-3.
[6]许兆美,洪宗海,高荣,等.“特需”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淮阴工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164-16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of Specialized Graduate Students
XU Zhao-meia,HONG Zong-haib,GAO Ronga,WANG Tong-yuea,LI Bo-kuia
(a.Faculty of Mechanical & Material Engineering;b.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Jiangsu 22300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specialized graduate students,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for innovative talents,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needs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s,the creation of a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that meets the characteristics,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degree thesis.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other programs are studied,and through exploration,we have found a new wa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pecial needs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special needs;postgraduate;innovat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