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生物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学生若是想要学好生物,那就应当具备较好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面看到本质,从实际中理解生物的教学内容。为了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许多教师都改进了教学方法,其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对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新课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策略;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并实现新课程的引入,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众多教师的不断探索中,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发现,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具备系统性与逻辑性的特点,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高度推崇。
一、 思维导图的具体含义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将生物知识点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的形式虽然简单直白,但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由于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学习压力较大,所以他们在接收新知识的时候,不能一次性接收太多,需要教师循序渐进。若是学生在短时间之内接收大量的文字信息,不仅会对讲解感到难以消化,而且会加剧心理负担,造成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教师认识到了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在了新课程教学中。
思维导图又可以被称为心智导图,教师将教学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然后再将知识点划分为若干主题,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动用左脑与右脑的潜能,让他们形成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思维导图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地图”,它能够帮助使用者开拓思维,形成思维能力的提升。高中生物是一门需要思维能力的学科,将它应用于新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生物水平。
二、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法也越来越丰富。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遇到了困难,都会通过互联网去寻找解决方法。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思维导图的普及提供了一定支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我国高中生物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其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其目的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课堂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当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中,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和各项能力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所以教师在此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新课程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进而提升自学能力。
三、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思维导图一直都是教师关注的问题。教师采用思维导图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导入方式。
(一) 利用思维导图实现新教学知识点的导入
新教学知识点的导入在新课程教学中是最为关键的内容。教师开展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新知识点的认知。在传统的生物新课程中,教师通常都是单方面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难以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思考能力,若是学生在课堂中较为被动,那么他们也无法造就良好的思维。因此,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将教学知识点引入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学知识点的认知。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中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血液循环系统、器官、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梳理这些关系,从而加深对生物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当丰富思维导图的色彩,为学生带来较为享受的视觉盛宴,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 在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充分利用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在开展新课程教学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学生无法及时消化知识点的情景,这时候,教师应当暂停讲课,为学生留出缓冲的空间,当学生消化完毕后,教师应当继续讲解接下来的知识点。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将旧知识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接轨,教师应当利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应用思维导图时,还应当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目的不在于考试,而是在于本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在课堂的中间环节为学生创设思维导图时,应当保证思维导图的简洁与工整,过于繁杂的思维导图会加剧学生的精神负担,让他们更加疲劳,教师应当在不给学生增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思维导图的设置。同时,简洁工整的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绪,进而形成更好的记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时,学生可以学习到卵子受精发育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程中途,将之前学过的内容画成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思维导图将原本杂乱分散的知识点变得更为系统化,学生在看到这样的思维导图后,会在一瞬间就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自己生物水平。
四、 结束语
为了实现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确保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思维导图,从而帮助他们开拓思维,提高思维能力。生物水平的提高是长久的过程,教师不应当一蹴而就,而是应当循序渐进。教师应当重视思维导图在新课程中发挥的效用,并且将其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华荣.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9):128.
[2]俞红成.高中生物思維导图应用对比教学实验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7(1):88.
[3]彭雨萱.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116.
[4]毛多轻.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总复习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6(49):61.
[5]白海泉.初探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总复习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4):127.
作者简介:苗强强,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濉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