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9-04-13 07:50梅凤琴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运用分析策略研究

摘 要: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历史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期间,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尝试,致力于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问题教学法对提升高中学生历史能力的作用,并以此为中心,提出几点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历史;运用分析;策略研究

一、 问题教学法对提升高中历史能力的作用

(一) 加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现如今,在进行教学时,对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还是需要不断加强的,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去解决,同时发现问题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只有拥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加强现如今社会各界都在呼吁的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在学生时期对青少年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随着课程的改革,必须将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具体教学中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提出问题,这项工作老师与学生都可以完成。最好是在这过程中老师先提出问题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根据思路找寻问题,学会组织语言、表达思想。也可以说,问题教学法中的提出问题是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第一步。

(二) 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所应用到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思维能力、整理能力等几方面。在进行问题教学期间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这一过程是较为放松的,更加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理解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通过长时间的这种对问题分析的训练与实践,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以后的學习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就会自主地去探究问题,像自然反应一样通过对信息的整理等一系列操作最终解决问题。这与常规的传统的培养学生的方法相比较,以往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是等待老师为其讲解,对于问题没有主动性。

二、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保证问题的趣味性,多多鼓励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

在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应当明确的就是这一教学方法的中心是问题,只有有意义的问题才能够起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作用,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与处理完成学习任务。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趣味性较强的问题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问题探讨的兴趣。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枯燥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话题。提升学生的趣味性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首先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这一方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贴近了自己的生活;其次就是利用各种对比与比较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老师在为学生讲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课程时,为学生在多媒体设备上呈现了两幅图片,分别是展现了清代民间耕作时的场景以及同时期英国工厂进行作业时的景象。随后老师通过这两幅画面提出了问题,老师问道:“同学们可以从图片中看出此时的中国经济与英国经济的结构有哪些不同之处吗?”老师通过鲜明的对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二)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不断地鼓励学生,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够更加积极地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期间,肯定会有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够高的情况,但是老师应当考虑的是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以及对学习的主动性,应当肯定学生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鼓励学生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老师可以进行言语上的鼓励,鼓励学生用言语将问题表达出来,也可以进行肢体上的鼓励,在学生进行问题的表述时,老师应当注意自己的态度,以及肢体上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尊重。例如,老师在为学生讲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课程时,让学生在通读这一课后,按照自身对这一课的理解提出问题,老师可以将这些问题综合到一起,最后展示到多媒体的设备上,对于一些好的问题老师应当给予恰当的表扬,对于一些较为模糊的问题,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老师也要进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细化。

(三) 进行小组问题探讨,形成多元构建空间

问题教学法存在的意义就是对所学知识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与解决。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问题的探究,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在讨论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兴趣点与新的问题。在进行小组问题探讨的过程中,老师应当注意的是不要过多干扰学生的想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问题分析的目标,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是多种教学方法中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开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进行高中历史学习时,学生与教师所面临的都是高考这一大关,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提升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做的就是根据问题的核心指引学生对问题积极地探讨,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春柳,卢天然.“问题教学法”在中学教学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困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5).

[2]乔学男.“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8).

[3]韩盼.浅析历史教学中的虚拟情境创设——以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为例[J].学周刊,2017(21).

作者简介:梅凤琴,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泰顺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运用分析策略研究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