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先锋,石雪梅,钱朝军,闫超
(1.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国家对能源的大力投入,变电站得到了大力的建设,但因其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相应的地质情况也各不相同,甚至在个别的地方会遇到地质情况比较差的情况,此情形下桩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则至关重要。在桩基进行施工时,若地质情况判断不够准确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此时就需要对桩基进行合理处理,确保工程的质量[1]。因此,研究桩基的承载特性对整个变电站的使用安全、工期和工程造价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变电站嵌岩桩设计中,由于嵌岩桩桩身刚度较大,受到荷载竖向变形较小,导致桩-土相对位移不够充分,土层产生的侧摩阻力远未到极限值。因此在设计嵌岩桩承载力时,忽略了土层侧摩阻力,进而引起不合理的桩承载力设计,提高了造价成本。
因岩层土层的复杂性因素,至今难以完全理解嵌岩桩的受力和变形机理[2-7]。为深入认识山区变电站嵌岩桩的竖向承载特性,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嵌岩桩数值模型,分别研究桩长、桩径和嵌岩段深度变化对嵌岩桩土层侧摩阻力的影响,嵌岩桩轴力变化规律与沉降随外荷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将为变电站工程嵌岩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定量指导,有效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图1为一桩径600 mm、嵌入粉质黏土的灌注桩(桩长7.2 m)的实测荷载传递曲线,桩底岩层为2 m,静载加载3000 kN。静载试验采用慢速堆载法,即先逐级加载,待相对稳定后,再进行下级荷载,每级加载量按照试桩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0%来执行。从图中可以看出:桩轴力随深度递减,说明桩周侧摩阻力的作用在桩承受荷载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图1中也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通过与试验的对比,两者的趋势基本一致,说明用有限元模拟是可行的。不同尺寸比、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有限元模型将在第2节详细展开。图2为试桩沉降和试验对比图,两者的趋势也是一致的,误差在接受范围内。
图1 桩轴力仿真和试验对比图
图2 桩沉降仿真和试验对比图
嵌岩桩桩径为600 mm,有限元模型取长宽各12 m,以减小边界条件的约束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桩长18 m,桩底下部岩层厚度2 m,即岩土层模型厚度为20 m。其中土层为粉质黏土,厚18 m,桩嵌岩深度为0.6 m。研究长径比时,桩径为600 mm不变,改变桩长,令桩长分别为7.2 m、9.6 m、12.0 m、14.4 m、18.0 m,即长径比分别为 12、16、20、24、30。研究深径比时,桩径及桩长不变,分别为600 mm和18 m,令嵌岩深度分别为0.6 m、2.4 m、3.6 m、4.8 m、6.0 m,即嵌岩深径比分别为 1、4、6、8、10。土层材料采用Mohr-Coulomb模型模拟,桩身混凝土采用线弹性材料模拟[8-10]。嵌岩桩桩周与土体之间、桩底与岩体之间分别建立接触对,主面(Master Surface)取混凝土桩外周面,从面(Slave Surface)取黏性土接触面,用来模拟嵌岩桩与土体和岩体之间的接触,桩土摩擦系数取0.4[11],桩岩摩擦系数取为0.6[12]。
模型周围四个面约束X、Y向位移及转动自由度,底部固定端约束;整个模型网格全部使用六面体单元。在桩顶施加载荷,研究载荷作用下桩底沉降、桩身各处的轴力及侧摩阻力。桩顶载荷分布加载,由600 kN逐步加大,最大到9000 kN,桩身轴力及侧摩阻力为加载至3000 kN时的计算结果。有限元模拟的土(岩)物理参数如表1所示,桩基和岩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
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数值分析,计算得到嵌岩桩沉降随桩顶荷载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桩体沉降逐渐增大,两者间基本呈线性关系。随着长径比的增大,沉降也相应地增大。
表1 地基土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13]
图3 桩基和岩土三维有限元模型
图4 桩沉降随荷载的变化曲线
图5 给出了桩顶荷载为3000 kN时桩体轴力随埋深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覆土层位置,由于桩和覆土层的侧摩阻力比较小,因而桩身轴力基本等于桩顶竖向荷载,且随着埋深增大,轴力变化不大;埋深超过16 m后,由于桩嵌入岩层,桩岩接触侧摩阻力增加,因此桩体轴力减小,桩基可以通过侧摩阻力来传递竖向荷载;到埋深18 m处,桩端与岩石接触,桩端阻力贡献较大。
图6给出了桩周侧摩阻力随埋深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桩身不同位置处的侧摩阻力不同,在桩从软土层进入嵌岩段时侧摩阻力出现第一个峰值,在嵌岩段的中下部出现更大的峰值,这反映了土层与岩层转变处对侧摩阻力的影响,这是由于摩擦系数的差异以及岩层对桩约束的增强导致的。
图5 桩轴力随埋深的变化曲线
图6 桩周侧摩阻力随埋深的变化曲线
为分析桩径比对侧摩阻力的影响,桩径设定为600 mm,桩长取 7.2 m、9.6 m、12.0 m、14.4 m、18.0 m等,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三维模型长宽各取为12 m,以便减少由于尺寸引起的边界条件对单桩分析结果的影响。嵌岩段深度均为最小嵌岩深度0.6 m,以弱化嵌岩深度对侧摩阻力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见图7,可以看出,嵌岩桩侧摩阻力占总荷载比随着桩径比的增加而增加,是因为随着桩径比的增加,桩侧表面与桩周土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导致侧摩阻力增大,占总荷载比随之提高。但随着桩长的增加,侧摩阻力占总荷载比虽然仍在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缓。
为分析嵌岩深径比对桩顶沉降的影响,嵌岩深径比分别取 1、4、6、8、10 等数值,桩径及桩长分别为600 mm和18 m,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长宽各取12 m。有限元分析结果见图8,可以看出,大直径嵌岩桩顶沉降随着嵌岩深径比的增加而减小,原因是随着嵌岩深径比的增大,桩端所受约束增强,使得沉降减小。
图7 桩周侧摩阻力占比随桩长径比的变化曲线
图8 桩顶沉降随嵌岩深径比的变化曲线
为分析嵌岩深径比对侧摩阻力的影响,嵌岩深径比分别取 1、4、6、8、10 等数值,桩径及桩长分别为600 mm和18 m,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长宽各取12 m。为使模拟更具代表性,有限元模型只设置一层土层。分析结果见图9,从中看出,土层厚度一定的条件下,嵌岩深径比的增大会引起侧摩阻力占比的减小。原因是嵌岩深度的增加,相当于增强了端部约束,使得桩极限承载力加大,而桩身与土层接触面积未变,这样嵌岩深度的增加实际削弱了侧摩阻力的贡献,导致曲线呈递减状。
图9 桩周侧摩阻力占比随嵌岩深径比的变化曲线
本文通过对不同桩长径比、不同嵌岩深径比下的嵌岩桩承载力进行有限元三维建模分析计算,得出了桩沉降与桩周侧摩阻力随桩长径比及嵌岩深径比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来指导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同时可以对已有的桩基变形和承载力进行校核验算,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埋深浅时,由于桩和覆土层的侧摩阻力比较小,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承担,轴力比较大,而随着埋深增大,轴力变化不大;超过埋深16 m处,由于桩嵌入岩层,桩岩接触侧摩阻力成为主要承力因素,因此桩的轴力减小,桩主要通过侧摩阻力来传递竖向荷载;到埋深18 m处,桩端与岩石接触,桩端阻力成为主要因素;
(2)桩身不同位置处的侧摩阻力不同,桩身处于软土层时,桩周侧摩阻力比较小,随着进入嵌岩段时,侧摩阻力变大,会出现峰值,这是因为桩-岩硬接触摩擦系数增大,同时约束增强导致的,桩端附近区域时会减小,是因为桩端阻力开始发挥作用;
(3)嵌岩桩侧摩阻力占总荷载比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增加,是因为随着桩长的增加,桩侧表面与桩周土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导致侧摩阻力增大,占总荷载比随之提高;
(4)在嵌岩端附近区域,桩端阻力成为主要因素,嵌岩段越深,承担的荷载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