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 曾令狮
中考是学生升学当中的第一次转折点,它将决定初中学习生涯中你的付出是否得到了回报,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走向。历史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必考科目之一,地位不容置疑,但是受传统思想与现实实际的影响,历史并没有受到重视,平常学生不重视知识的积累。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做题方法以提升成绩,历史解题技巧与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自2017年起,福建省各地市中考由省统一命题,历史教师要紧跟新形势、适应新变化、探索新方法,在研读《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初三历史复习经验,总结了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中考有30小题的单项选择题,共60分,因此,做好选择题成为能否得高分的关键。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审题不清、对题意不理解、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历史概念模糊、不能准确理解历史结论、不能根据试题设定的情景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新的历史结论。处理题干或选项中的历史材料欠缺方法、能力不足、找不准关键词。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一是画出关键词,主要是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二是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定还是肯定,从而明确答题方向。三是认真思考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注意选项的历史史实是否正确,选项与题干是否有逻辑关系,思考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与选项内容的正确对应。
辨析题学生失分较多,原因是:对专有历史名词记忆不清,基础知识薄弱,史实混淆,答题不规范,缺乏练习。由此我们要加强对重要历史概念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他们真正理解、把握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规律,避免死记硬背。那么,如何答辨析题呢?首先要判断正确或错误,同意或不同意,然后说明理由,说明理由并不是单纯地改错,而是要求学生答出“为什么错”,说明理由最好从两方面作答,一方面是指出“为什么错”,而不能单纯地用否定的回答。另一方面是指出正确的是什么,理由要写充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督促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平时注意归纳易混淆的知识点和重大历史概念以提纲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去背诵,让学生平时就能对这些知识点形成鲜明的印象。要加强对辨析题的专项训练,在训练中注意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掌握答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细节方面要求学生在做答时位置要写对,做完后及时检查一遍,避免缺字漏字,减少错别字、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基础考点掌握不够牢,学科表述能力欠缺;答题不够规范、不严谨,审题不清,在对材料分析题的理解不到位,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与材料间的逻辑性、延续性的关系,还停留在简单的就题论题。强化材料题解题技巧三部曲:一是读:先读设问,找到设问的关键信息,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画出限定词,如“指出”“归纳”“概括”“分析”等。二是找:找到关键信息,坚持“论从史出”,逐句提炼观点。三是答:注意按分值分点作答。如题目限定词是“指出”,则材料中一定有答案,可适当摘抄材料中的语句。如果限定词是根据材料“归纳”“概括”,答案只能出自材料,但不能原文照抄,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部分摘抄短句,但需要自己组织语言来阐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简练作答,规范作答,答案写出要点不拖泥带水。
学生论述题的答题存在以下问题:总体上,错别字现象严重,许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专有名词的书写,导致考试时书写不完整,专有名词的书写不规范。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观点的提炼方面:观点出现了疑问句的错误句式,偏离题意,没有根据题意归纳观点,没有紧扣材料得出,而是天马行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罗列出一个与材料毫不相干的观点;片面地提炼观点,没有概括提升;错误地把史实当作观点;观点中的主语部分缺乏限定性的字眼,导致观点过于笼统;观点中经常出现绝对化的字眼。论述方面:没有做到“史论结合”的要求,只是进行历史史实的陈述,没有对材料进行概括;或者照抄原材料;论述比较冗长,不够精简扼要,不清楚答题格式,没有讲明观点就直接论述;观点和论述内容全盘照抄材料;许多学生只举一个例子;论述脱离材料。史论结合逻辑性较差,学生在分析材料从中得出相应的观点后,用来证明观点的举例出现了许多史实偏差,无法佐证自己的观点。综述方面:照抄观点,摘抄材料,不会概述提升。
材料论述题是从一段历史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要求史论结合来加以论证的题型。观点提炼方面的注意事项: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体现主题”,所以观点就是所列材料的中心思想,找出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句,要求是陈述句,并是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句子;观点不能是史实而是结论或理论,可以是肯定式、评价式、影响式、启示式的语句加以概括,禁止用反问句;观点是简明扼要完整的一句话,是积极向上的、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注意不能照抄材料原文,不能写范围太窄的观点,因为要考虑到后面要求列举两个论据。提炼观点的技巧:先仔细阅读材料,包括材料的出处都认真阅读,找出材料中的时间、地点、空间和主要人物或主要历史事件,再找出材料的中心主题,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然后围绕中心主题与课本所学知识进行相互联系以找出提炼观点的突破口,最后将个性的中心主题上升为共性的观点。历史论述就是运用历史事实作为论据,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论证观点的逻辑过程。论述要注意的事项:因为孤证不立,所以必须找出两个有把握的史实作为论据,第一个论据一定要采用材料中所列举的相关史实;第二个论据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寻找课本相关历史事实作为论据,不能出现史实错误。论述时,要注意写清楚史实的时间、背景、事件和影响,论述过程中要要围绕观点展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用课本的语言作答,不能用大白话,观点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必须是正面、积极向上的,不要涉及政治敏感问题。最后,从论述中进一步升华观点,进行总结,前后呼应。
1.夯实基础,狠抓落实。重视省历史《考试指导意见》的指导作用,对中考考点要反复研究,以此作为复习依据,并编写出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多读提纲,最后两个月要尽量每节课都留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背提纲,全班统一进行齐读,教师要时刻关注全班学生,避免浑水摸鱼不读书的现象发生,另外半节课进行小测或者讲评练习,这样才能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储备;在复习时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2.关注时政热点。复习中要重视历史的时代性,把握时代脉搏,走向社会,关心社会,关注与当今社会有较大关联的热点,如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科技革命、改革开放、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整十周年纪念的相关历史事件等,结合课本里的知识进行重点复习。
3.收集最新中考信息,加强备课组活动。收集各地的市质检考卷,印发给学生,并有针对性地挑选题目进行讲评,多跟其他兄弟学校的教师和专家了解中考信息,积极参加校际教研活动,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每周开集体备课会,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把历史成绩提上去。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省历史《考试指导意见》,总结省卷命题的特点,进行高效复习,强化学生的解题技巧,这样就能在中考时取得更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