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陈昕婷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立足于此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改革方向,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发展。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非常注重“立德树人”,在2016年,我国教育部将传统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变更为道德与法治,更加凸显了小学教育中德育的地位和重要性。那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广大小学教师需要共同探究的课题。
在传统应试教育下,教育大都有一定的功利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分数,而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发展。很多学生是在无知的情况下进行犯错或者犯罪,缺乏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势在必行。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普及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同时还能培养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一代,难免会有骄横、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设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行为的正确与否,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尽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已经在小学教育中全面开展,但是有很多学校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中认识不足,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上明显更加注重语、数、英教学,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作副科对待,尤其是到了考试前夕,道德与法治课堂通常会为主科让路,从而影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课本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讲授。一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无趣和枯燥的,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材毕竟是理论知识,有些知识过于抽象、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从而使学生不能将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影响学生对道德法治知识的理解、内化和应用,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生考核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纳入考试内容,各学校也没有一个考核评价的统一标准,以至于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一并纳入最终成绩,无形中影响了师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态度,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优势、起到其真正的教学作用。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作为学校领导要明确我国新课程标准中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纲要求,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转变教学观念,在注重学生文化知识发展的同时加强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其次,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安排,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同样是学生行为上的楷模、思想上的领路人。所以我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充分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明确每个章节所要教授的教学目标,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如果教师可以俯下身主动将地上的纸屑捡起,那么学生看在眼里就会逐渐养成一个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等等。最后,教师要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和学生保持一个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可以在平等、愉悦的环境下学习,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最大限度地提升其有效性,就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此,教师可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性格和道德品质为目的进行多元化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游戏,让学生可以从游戏中获取体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成长。例如,在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我们不乱扔》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和保持卫生整洁的好习惯,可以为学生设计游戏:由教师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像垃圾袋、水果皮、塑料瓶等垃圾写到纸片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垃圾分类,看看哪组学生的正确率最高。以此强化学生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并通过小组合作锻炼自身的理解、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学生水平均衡,能够起到互帮互助的效果;第二,教师要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和探讨方向;第三,教师要注重对课堂的把控,避免学生借着小组合作的机会打闹、开小差。
体验式教学也是人文教育下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侧重点在于学生的教学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提高积极性,渗透道德与法治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常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验式教学我们可以分为两种:课堂型体验和生活型体验,课堂型体验主要是以学生教材为主体,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或者是要求学生以分角色的形式进行教学体验,从中辨别是非对错,提高教学效率;生活型体验主要是让学生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发现生活中的道德法治现象,并将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融入生活、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在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考核评价不完善才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不重视,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提出几点不成熟建议:首先虽然教育部并没有考核的明确规定,但是作为学校可以构建自身的评价体系,从而对学生的学校内容、日常表现和活动时的参与程度等进行综合测评,并计入其中或者期末总成绩,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评价主体上,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取长补短,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下不可或缺的学科,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我们要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完善教学课程、提高教师素质、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