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2019-04-12 05:51邵君
神州·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初中美术培养策略

邵君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美术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操作的实践性等决定着它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创造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多层次多角度促进学生美术发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美术教学因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操作的实践性等,使它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能力方面起着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正确把握这一时期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才能对其有恰到好处的学习目标预期和提出恰如其分的学习要求。

一、时更新思想观念

素质教育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同时还要尽可能满足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凸显出美术教学的作用,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美术教学被称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无论是从家长还是从社会等角度来说,都对美术教学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这样也就影响了教育质量。如在教学中过度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这样也就忽视了美术教育的地位,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看法。当学生对美术知识出现认识不足时,自身的积极性也就逐渐降低,学习兴趣不断下降,最终使得美术学习的效果受到了影响。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育中,教师要从美术教学的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意识,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正确处理好教育中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多采取开放式的课题学习方法组织学习活动。讨论法、反问法、合作探究法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实践

日本插画家真锅博先生曾说:“我绝对不买成品的玩具给孩子玩,我只给必须自己动手组合的玩具给孩子玩,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大有好处。”这种教育观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多动手。因此,笔者在组织学生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多提供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照顾了初中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例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开展了一次《枪d造发明》活动,材料是一张纸、一根铁丝、一块泥巴,让学生各选择一件物品进行现场操作,看谁构思最奇特,做得最精致。有的同学用一根铁丝造“8”,有的却造出了一个衣服架,还有的造出了火箭。有的同学用一张纸折叠成一个花篮、一艘小船等,还有的同学充分利用这张纸,在上面画出了许许多多的新奇的东西……,他们利用了相同的材料,却运用了不同的方法,使得所做的每件物品都闪烁着他们创造的火花。

三、向学生拓展课外内容

在初中教学中,对美术课的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上课时间短,而对美术认知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短时间内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创作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问题。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向学生拓展课堂以外的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自身知识面,使学生在依据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将运用发散性思维联想到的事物应用到具体的美术创作中。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老师,您好》贺卡的制作时,教师除了带领学生了解美术课本中讲到的贺卡以及贺卡的由来,还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下西方的贺卡,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國外文化,也可以将国外的制作的卡片和中国的卡片的方式和流程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怎样制作卡片的印象,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注重个性化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阶段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同时,初中生是一个思想与认识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个性鲜明,而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独特的个性及学习方式,进行专门教育,并注重培养个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环境,引导学生将内心想法以美术的形式传达出来。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从而有針对性地进行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水平及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积极鼓励

青少年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有时能创作出个性鲜明的美术作品或产生新颖的思路,而有时却又会产生荒诞甚至荒唐的创意。笔者认为,不管哪种情况教师都要予以鼓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谁都难免犯错,如果学生在想象和创新过程中稍有错误就遭受教师的冷遇和批评,那么在这种状况下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必然会受到压制,从而导致学生对想象和创新的畏惧。这样是不利于學生成长的。因此当学生有极具创造力的作品和思路时,教师对其要大嘉赞赏,并将其树立为全班的榜样,提高其创作热情;而当学生的作品和思路比较荒唐和离谱时,教师则首先要对其创新精神予以肯定,树立其信心,并且耐心地对其作品和思路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使其自己能认识到不足之处。美术既是视觉的艺术,又是思想创新的艺术,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并提升创新能力。

结语:

总之,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培养与提高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像力、审美的理解力、独特的创造力来获得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当然,教无定法,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中都能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得到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黄勇.探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能力[J].小作家选刊,2017 (9).

[2]韦顺玲.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 (1):00240-00240.

[3]叶尔森·哈再孜.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力培养[J].教育,2017 (1):00165-00165.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初中美术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