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每到春花绽放的时候,总不自觉地想起这句词。古代立春时,姑娘们要在头上佩戴一种叫“春幡”的银饰,一根簪子上坠着一个小银片,上面刻着些吉祥的纹样,以示迎春,自然的时序之美就这样在美人头上呈现出来。
我国古人簪花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人们心目中,各种花卉的形象成了幸福吉祥的化身,代表了中国古人的情感与情操,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汉代时,簪花虽尚未形成风气,但已初见端倪,有人将茱萸花视为具有驱魔辟邪作用的节令物,每到重阳时节便会插在发髻上,也有人因喜爱茉莉花的香气将其点缀在头上。而此时的贵族女性则多配戴以花为形的步摇或花钗,金银质地加饰宝石,形式丰富,工艺更是精美至极。到了唐代,簪花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各色鲜花、树叶和精工巧作的步摇、花钗等饰品,高调地装饰著女子乌黑高挽的发髻,成为丰韵美人头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在我国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即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若未许嫁,到了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名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并插上一支笄。从那一刻起,女子在完成上头礼的同时,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根簪。
“美人开池北堂下,拾得宝钗金未化。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摇曳生姿的中式发饰让逝去的时光变得流光溢彩,在沉甸甸的岁月中散发着它们独特的韵味。
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步摇
楚人宋玉在《风赋》中写出“垂珠步摇”的句子,想必这时人们已经开始簪戴步摇了。汉末刘熙的《释名·释首饰》中说:“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可知,因其上缀垂珠之饰,人动则摇曳,故名“步摇”。
在汉代,步摇是属命妇礼服范畴的首饰。在洛阳东北郊朱村东汉晚期墓壁画中,就有在发髻上插“副笄六珈”的女性。按照文献记载,步摇应是在金博山状的基座上安装桂枝,枝上悬挂白珠,并饰以鸟雀和花朵,或再辅以叶片。在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墓出土的帛画中有头戴步摇的女性,其实物如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金步摇,它是在一个四枚披垂的花叶基座上生出一簇八根弯曲的细枝,除中间一茎立一只小鸟外,其余枝条顶端或结花朵,或结花蕾。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传统审美观念受到挑战,妆饰趋于奢侈,发髻崇尚高大,《晋书·五行志》中记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髻上插有诸多饰件,其数目多寡成为区分身份尊卑的依据。此时的步摇不再局限于贵族礼服,百姓日常生活中也可簪戴,于是便有了南朝梁代沈满愿《戏萧娘》中“清晨插步摇,向晚解罗衣”的诗句。
隋唐时期,妇女多体态丰腴,重视化妆,脸施粉与胭脂,使皮肤娇艳,发式更是丰富多样,有倭堕髻、高髻、低髻、风髻、小髻、乌蛮髻、同心髻、花髻等。当时对妇女发髻插簪的赞句很多,如岑参的《敦煌太守后庭歌》中有云:“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花钗
随着唐代金银工艺的成熟,出现了一种将钗头錾刻、镂空成不同纹样花形的花钗。
花钗的佩戴者为贵族阶层而非大众百姓,因而其制作工艺、纹样都极尽奢华。通常,一副花钗的纹样相同,簪戴时左右相对插在发髻上。在錾刻、镂空之前,手工艺者要先绘制出粉本,通过粉本进行形态的复制,从而使钗头两两纹样基本一样,其整体捶揲成型,通体鎏金,钗头再采用錾刻、镂空工艺做成不同纹样的花形,形态与今天人们常见的皮影、剪纸中的雕镂部分十分相似。
唐代末期,工匠们将步摇与花钗的形式相结合,创制出一种新的步摇花钗,即在花钗上吊坠步摇装饰。这种步摇花钗有四种:第一种插在发前端,如唐代画家周昉绘《簪花仕女图》中右边第二位贵妇和左手第一位贵妇,她们的云髻顶端都簪插鲜花,前侧则簪插步摇花钗。第二种插在发髻的侧面,如《簪花仕女图》中左数第二位仕女,其发髻侧下方簪插的发钗与金镶玉步摇花钗颇为相似。第三种插在发髻的后面,如江苏邗江蔡庄五代墓出土木俑,其头后部就有簪插花钗的实物,这与同墓出土的银鎏金花钗实物极其相似。第四种从发髻顶端往下簪插,如湖北武昌第283号唐墓出土唐俑,其发髻顶部就有插花钗花孔。
花钿
除了步摇和花钗,自魏晋以来,还流行一种叫“金钿”的饰品。《说文》中曰:“钿,金华也。”古时“华”通“花”,故金钿也称“金花”,又因其多以花卉为形,故称“花钿”。
唐代女性流行梳高髻,式样丰富繁复,且喜在发髻上点缀花钿和插饰发梳。花钿实物如唐代张萱《捣练图》中仕女头上和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唐代提篮侍女陶塑发髻的花钿。另外,阿斯塔纳村古墓群第206号张雄夫妇墓出土涂黑漆木胎假髻和吐鲁番唐墓出土纸胎假髻上都绘着精致复杂的金色花纹,这与江苏南京南塘二陵墓出土陶俑的高髻式样相同。
唐代贵族女性发髻上的花钿最多达数百枚,远远超出今人的想象,如陕西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唐李倕墓出土了大大小小370多个花钿饰件,包括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玻璃、贝壳、玛瑙等,很多金饰件下还有翠鸟鲜艳的蓝色羽毛,色彩绚丽,极尽奢华,这些饰件应是附于里面的漆纱冠之上。此外,1988年西安西郊咸阳国际机场锅炉房M2工地初唐贺若氏墓出土的金头饰,出土时仍戴在墓主人头上,金头饰由金萼托、金花钿、金坠、金花等各种饰件和宝石、珍珠、玉饰等300多件连缀而成。
发梳
唐代中后期,女子盘梳高髻之风导致了插梳风尚的流行。最初,女子在髻前单插一梳,梳上錾刻精致绝美的花朵纹样。之后,发梳的数量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到了晚唐,妇女盛装时有在髻前及两侧共插三组发梳的情况。诗人王建在《宫词》中云:“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耸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形象地描绘出唐代女子发髻的优美造型及簪钗和发梳的复杂程度。在唐代张萱所绘的《捣练图》和晚唐《宫乐图》中也都有插发梳的仕女形象。
五代至宋代插梳之风更盛,簪插的数量也更多,如敦煌莫高窟彩绘绢本《南无药师琉璃光佛》《法华经普门品变相图》《水月观音图》以及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国宝宋代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父母恩重经变相妇人供养者像》中的女性供养人都是满头插梳的形象,有的在发髻后方还插有一把雕花大梳。宋代女性在头上插梳的奢华程度达到了历史巅峰,宋代词人辛弃疾《鹧鸪天》中的“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描写的就是妇女插梳的形象。此外,欧阳修《南歌子》中的“龙纹玉掌梳”、李殉《浣溪沙》中的“镂玉梳斜云鬓腻”等也都是描写梳子的诗句。
唐代发梳实物如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梦蝶轩藏唐代鎏金花卉纹银梳,高8.2厘米,宽11厘米,唐代鹦鹉牡丹纹银梳,高8.6厘米,宽11.5厘米,此外还流行一种套于梳齿背面、手指大小的金梳背,其实物如西安市南郊出土的唐代金筐宝钿卷草纹梳背,高1.7厘米,长7.2厘米,厚0.05厘米,重3克,梳背为半圆形,在指头大的梳背上,将细如发线的金丝掐制成卷草、梅花形状焊接在梳背的两面,周边还镶嵌有一圈直径为0.5毫米针尖般大小的金珠。无论是金丝还是金珠,均焊口平直,结实牢固,堪称中国古代掐丝和炸珠焊接工艺的杰作。
宋代以后,梳篦的式样变化不大。直至明清,古人的梳篦样式基本沿袭宋制。
节令时物:与自然景物相呼应的插戴法则
在不同的季节和节气中,古人要举行不同的活动和仪式。为了营造节日气氛,人们着装、配饰都会选择不同主题的饰物,如元旦梅花、年吉葫芦、立春春燕、端午天师、元宵灯笼、中秋月兔等,这些饰物在古代被称为“节令时物”。节令时物既体现了农耕生活方式在我国古人物质生活上的影响,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为顺应宇宙万物变更规律而创造的一套与自然景物呼应的插戴法则。
立春: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即四时之始,因而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从汉代始,迎春就已成为国家的一项公共礼仪活动,至明清时期,社会统治者更是将迎春礼仪制度化。
簪燕示春
春燕也称“彩燕”或“缕燕”,早在南北朝时期,古人已有簪燕示春的先例。到了唐代,先民簪彩燕迎春的例子渐多,如唐人冷朝阳《立春》中的“彩燕表年春”、李远《立春日》中的“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这种穿燕钗是一种以燕为形的像生钗,如1986年陜棉十厂出土唐代鎏金云雀纹银簪,采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将云雀的羽毛刻画得非常细密,尤其是腹羽细如丝发,富有松软的毛发感,表现出云雀向上飞翔的意境,加上鎏金簪插在乌黑的高髻上,便带有高贵艳丽的气质。
至宋代,立春日头戴彩燕已成为风俗。在南宋李嵩所绘的《市担婴戏》和《货郎图》中,担货游贩的头巾上就插有一只作展翅低首俯冲状的黑色燕子,此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钱选的《招凉仕女图》中,右侧那位身穿对襟褙子、长裙的妇女头戴高高的白纱花冠,其莲花底座斜伸出的枝条上也装饰有一只白色的燕形饰物。
春鸡迎春
除了燕子外,宋人还有以鸡形为迎春之饰的风俗,名曰“春鸡”或“彩鸡”,如宋代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记载:“唐岁时节物,立春则有彩胜、鸡燕。”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二卷《立春·为春鸡》中引万俟公《立春》词曰:“彩鸡缕燕已惊春,玉梅飞上苑,金柳动天津。”
与彩燕不同,春鸡不是用彩帛或乌金纸剪成,而是以羽毛条绘彩制成。宋人用鸟羽粘缝出的春鸡和春燕,一般只做出双翅的造型,而不是全形,粘缝后的鸟羽系于簪钗上,插于两鬓。
春虫闹春
宋代首饰的春虫题材大体源自宋代虫鸟花卉绘画。至明代,春虫也称“草虫”,主要包括蜜蜂、蜻蜓、蜘蛛、蚂蚱、蝈蝈、蟾蜍、蝎虎、蝉、螃蟹、鱼、虾等。以草虫之形做成啄针簪首,因其活泼俏丽的装饰效果,成为妇女日常簪戴的流行物件。盛妆时,草虫簪是整副头面中破解奢华的风情点缀,写实生动又见俏丽和情趣,还蕴含着许多与婚姻、爱情相关的寓意。
刘禹锡有诗云:“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是春虫中最常见的,其翅膀可做花钿簪子,蜻蜓簪在后世也颇为流行,如1982年山西省灵丘县曲回寺村出土元代金蜻蜓,蜻蜓的翅膀和身子上纹路清晰,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清代蜻蜓首饰多用嵌宝和点翠工艺,如故宫博物院藏清金镶宝石蜻蜓簪,累丝工艺细腻精致。在装饰题材上,蜻蜓取其谐音寓意大清安定,蜻蜓与宝瓶纹样相结合,则寓意清廷平安。
清明:头戴柳枝,男女俱簪柏叶
簪柳辟邪
在古代,人们有清明簪柳的习俗。人们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或者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插于发髻,还有人直接将柳枝插于发髻中,如宋人绘《大傩图》中就有簪柳叶的人物形象。唐人认为三月初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
关于清明插柳、戴柳的习俗还有一种说法,即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受佛教影响,我国古人认为柳可以辟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菩萨也以柳枝蘸水济度众生,正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云:“正旦日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簪柏祭祖
据清人王夫之的《杂物赞·活的儿》中记载:“以小钢丝缠缀饰上,普施柏叶,迎春之日,冶游者插之巾帽。”由此可知,我国古人有用小钢丝缀饰柏叶簪于巾帽上的习俗,在宋人绘《大傩图》中也可看到簪柏叶的人物形象。20世纪初,河北省昌黎境内,每年清明节人们都要在祖先的牌位前摆上碗筷和酒菜,去扫墓祭祖时还要擦洗墓碑,供奉食品,焚香叩头,且男女俱簪柏叶。民国《昌黎县志》中也曾有记载:“至清明节,拜扫先茔,填新土,挂纸钱,男女俱簪柏叶。若门前插柳,以迎玄鸟。”
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钗符簪子
钗符也称“钗头符”或“宝符”、“灵符”、“符箓”、“朱符”、“兵符”、“巧篆”等,是一种写有道家符篆、用绢罗裁成的小幡,用于悬吊在簪钗的端头。钗符则是由青、黄、赤、白、黑五色丝线或彩色缯帛缠合、编织而成的赤灵符发展而来的。
因为要悬挂于钗头,宋人多将钗头符做得小巧玲珑,因此宋人也将钗符称作“小符”。 小符在历代诗词中多有表现,如苏轼的《浣溪沙·端午》中云:“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又如崔敦诗的《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后合》中写道:“玉燕垂符小,珠囊结艾青。”
荔枝吊坠
端午正是荔枝成熟的时节,人们常身穿带有艾虎纹的薄纱罗衣裳,并在头上的钗头吊挂一对荔枝果。
因为珍贵,唐人将荔枝果当作吊坠放在钗头彰显身份。“荔枝”谐音“利至”,荔枝硕果满满,正可谓“利至连连”,寓意美好。北宋时,人们干脆将荔枝做成发簪、耳环之类的首饰,如黄庭坚的《浪淘沙·荔枝》中便有“一双和叶插云鬟”的诗句。荔枝发簪没有实物发现,但荔枝形耳环确有实物,如常德桃源宋墓出土金荔枝耳环、湖北蕲春漕河镇罗州城遗址窖藏出土宋代荔枝形金耳环。
簪石榴花
石榴花一般以五月最繁,故五月又雅称“榴月”。早在汉代,古人已簪石榴花,甘肃武威汉墓出土金步摇的细枝上就结有酷似石榴花的花蒂。有明确记载古人头簪石榴花的风俗是在唐代,诗人杜牧的《山石榴》诗中云:“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虽没有直接写石榴花为红色,但见丽人发簪榴花红艳似火,担心会不会烧坏佳人的翠簪和秀发,描写甚是形象生动,富于想象力。
元朝江南一带的石榴花金簪有很多尽管不镶嵌任何宝石,但一样奢华绚丽,且多了一份田园的清新淡雅。到了清代,石榴仍是比较常见的簪子主题,同时也有一些以石榴为主,再辅以其他内容的发簪,如故宫博物院藏清银镀金点翠花蝶纹簪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太平乡公主坟出土清代石榴、蝴蝶、盘长金簪等。
(賈玺增)
点翠:花丝为胎,翠羽为魂
在《甄嬛传》中,华妃乌黑如云的发鬓间一抹绮丽夺目的翠色,行一步光线变换,翠色亦跟着光线流转,愈发衬出华妃的容光焕发,只一眼便可倾心,迷倒万千观众,而那抹翠色就是点翠。
聪明的工匠们早早发现纯金银首饰太过呆板俗气,灵机一动,发现翠鸟羽毛瑰丽异常,嵌入其中,本无生气的金银顿时变得温柔灵动。可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尾部羽毛八根,一只翠鸟身上只有大约二十八根羽毛可用于点翠,一支小小的点翠金簪或许就要用上数只翠鸟的羽毛,着实金贵得很。
在古代,点翠物料贵重,工艺繁复,非皇室贵胄不可拥有。皇帝龙袍和皇后凤冠便是用点翠,而且只用翠鸟头部数根最闪亮的羽毛。点翠不褪色,是对永久长生的美好期盼,一抹点翠,许万代江山。清末民初,点翠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男子送点翠给心爱的女子以定情,亦是女子梦寐以求的嫁妆,一抹点翠,诺一世真爱。梨园行里,点翠更是名角的标配,没有点翠头面,不足以称名角,一抹点翠,得惊鸿一瞥。
虽然只是一抹蓝,因为工艺和所用翠羽品种、部位不同,点翠可变化出不同深浅的蓝色,蕉月、湖色、深藏青……每一种都动人心弦。然而,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点翠慢慢被人遗忘。1933年,中国最后一家点翠工厂关闭,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点翠近乎失传。人们用点绸、烧蓝代替点翠,但始终无法呈现点翠的光泽变化,无法重现它千年灵动的绚丽之美,这一最能表达男女之间一见倾心的信物失落了。
80后点翠匠人左书桥读研时接触到点翠,便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把中国这一奇美的信物找回来。然而点翠和许多手艺不同,想学点翠需先学花丝镶嵌,因为它是点翠的胎。花丝镶嵌是将金银拉成发丝一般细,再编织、堆垒出各种形状,工艺极其繁复,非有大毅力者不能做到。左书桥好不容易才找到重庆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李昌义,并向他拜师学艺。
点翠制作技艺复杂,先以花丝镶嵌打好底子,再选取上等翠鸟身上的羽翅一点点贴上。翠羽娇贵,一不小心就有损坏,要想贴得平整均匀,不露根底,不但需要眼力,更需要耐力,千百次的细致贴嵌,千百次的万无一失,才得以制成一器。
传统的点翠都是做成在一个平面铺展的样子,当西方的立体首饰进入中国,本算灵动的点翠还是受到了冲击。人们想模仿西方的立体设计,然而用机器翻模做出来的点翠虽然立体,却不复当年的光彩。
左书侨多方打听了解到芜湖铁画,这门手艺可通过锤揲敲打,让金属呈现出生动立体的效果,这不就是让点翠立体的答案吗?左书侨做的第一个立体点翠灵感来自《牡丹亭》,那是杜丽娘绚丽的爱情,他把花瓣一片片分割,每一瓣都用手工锤揲技艺使其翻卷灵动,再贴嵌上翠羽。
然而,人们对点翠有许多误解,网上传言翠羽必须活鸟拔毛,极其残忍。其实任何古籍文献都无此说法,老手艺人也不知有活体取毛,这只是现代人为了增加点翠神秘性的噱头。点翠所用的翠羽主要来自白胸翠鸟,在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分布广泛,而并非国家濒危保护动物蓝耳翠鸟和鹳嘴翠鸟。
点翠不该被误解,点翠之美更不该被遗忘。
(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