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性的发髻探析

2018-02-21 11:15张芸
大观 2018年1期
关键词:时代意义发髻种类

摘 要:中国古代女性发髻样式众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探析古代女性发式,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文章首先介绍了发髻的种类,进而探寻了发髻繁盛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古代女性发髻在当下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发髻;种类;功能;时代意义

一、中国古代女性发髻的种类

发髻是古代女子特有的标志,所以发髻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发髻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方式变化而成,因此根据发髻的梳编形式与规律,将发式大体概括为结鬟式发髻、拧旋式发髻、盘叠式发髻、结椎式发髻、反绾式发髻、双挂式发髻等六大类。

(一)结鬟式发髻

结鬟式的发髻是首先把头发拢结于头顶,然后将头发分成一股或多股用丝绳系起来,再将系好的发股弯曲成鬟状,用支柱托起,耸立在头顶。例如,李公麟《维摩诘像》中的天女,八十七神仙图卷和永乐宫壁画中的女性,都是这种发式。根据这种梳编方式,古代女性创造了飞仙髻、飞天紒、凌云髻、垂鬟分肖髻等发髻(图1)。

(二)拧旋式发髻

拧旋式的发髻也是将头发分几股,就像拧麻花似地将股发盘曲扭转,盘在头顶。据《采兰杂志》记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仙女的发髻和唐代周肪的《纨扇仕女图》中仕女的发髻,都属于拧旋式的梳编发式。这种梳编方式的发髻有随云髻、凌虚髻、朝云近香髻、回心髻等发型(图2)。

(三)盘叠式发髻

盘叠式的发髻是将头发分成几股,再系结起来,盘叠在头顶。在唐代这种发式比较流行,从唐代的绘画、墓壁画中都可以找到这种发式。盘叠式的发式有单螺、双螺、百合髻、盘恒髻等形式(图3)。

(四)结椎式发髻

结椎式的发髻是将头发拢结起来,拢结的部位可以是头顶,也可以是头前,还可以是头后或两侧,然后用丝绳将头发束起来,盘成一椎或者是几椎,用簪子固定,竖立在头上。据《事物原始》记载:“孙寿为堕马髻,赵合德入宫卷发,号新兴髻,孟光为椎髻。”这些发式都和结椎式有些相似。结椎式的发式同样也有高椎髻、抛家髻、堕马髻等几种形式(图4)。

(五)反绾式发髻

反绾式的发髻是将头发收拢起来,然后往后拢结到头顶,最后反绾成各种形状,如元宝、双刀等形状。据《妆台记》记载:“开元中梳反绾髻、回鹤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归真髻,贴五色花子。”唐代张萱《簪花仕女图》和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女性发式就类似于这种发式。反绾式的发式有“双刀髻”“惊鹄髻”“朝天髻”“元宝髻”等几种形式(图5)。

(六)双挂式发髻

双挂式的发髻是将头发集在头顶,然后分成两大股,最后将发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垂挂在头的左右两侧。敦煌千佛洞供养人的侍女发髻与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宫侍的发髻,都和这种发髻很相似。双挂式的发髻有“双丫髻”“垂挂髻”“双平髻”等几种形式(图6)。

二、古代女性发式的功能

古代女子发髻之所以如此繁盛,自然有其特有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束发、装扮和区分身份这三大功能。

(一)束发

古人对头发有着特殊的情结,在《孝经·开宗明义》就讲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古代女子一般不轻易剪掉自己的长发,当然特殊情况是例外的,“古人剃发也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家为尼,一种是犯法受髡刑。[1]”这就不难想象古代女子的头发多而长,生活中是非常不方便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头发盘起来,将散乱的头发牢牢地固定,到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发髻,所以发髻最直接的实用功能就是束发。

(二)装扮

发髻除了束发是实用性外,最主要的还是它的审美性。“中国人认为人首是全身最高位置,而头发高居人首,作为装饰的部位来说,远较其他部位来的庄重、明显。[2]”好的发髻能起到好的装扮作用,也有助于女子美貌的提升,从众多的发髻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女性对发髻的追求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不同的发髻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气质,如飞仙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为未出室的女子所喜爱;凌云髻能显出高贵的气质,为皇家贵族女子所效仿;随云髻给人灵动的感觉,为仕女所追求……

(三)区分身份

1.区分年龄段

古代女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发髻是区分女子年龄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女孩在童年时头发稍长,就开始梳一种叫“羁”的发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记载“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简单来说就是头顶有点像马笼头的发髻,例如宋代苏汉臣《冬日戏婴图》中的女童。女孩告别童年后会把头发分别编成两个髻,左右各一个,像一个“丫”的形状,我们称之为双丫髻。到了成年时将头发左右分股,再结成两个环,我们把这种发髻称为丫鬟。女子出嫁时要行结发礼,出嫁后女子不能再梳丫鬟这种发髻了,而是梳少妇的发髻。一般而言,从“羁”、双丫髻、丫鬟到结发挽髻分别代表了古代女子的童年期、青年期、成年未婚期和出嫁后的发型,了解各个时期女子的发髻能帮助我们有效区分古代女子的年龄阶段。

2.区分社会地位

中国是一个等级制度相对严格的国家,在封建时期,上层社会的女子是皇室女眷和贵族女眷,下层社会的女子则是平民女眷和奴婢,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的穿着打扮也是有着明显的区别,受财力、社会地位、审美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阶层的女性发髻也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单螺、双螺、百合髻、盘恒髻为后妃、公主和贵妇所喜欢;“双刀髻”“惊鹄髻”“朝天髻”“元宝髻”等也深受后妃贵妇的青睐;飞仙髻和凌云髻除了用于神女和仙女外,也可用于贵族中未出嫁的女子;倾髻、随云髻等为仕女所喜愛。用于民间女性的发髻则有飞天紒,飞天紒是将头发系结成三个鬟,耸立在头上。据《宋五行志》记载:“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上,谓之飞天,”民间未婚女子一般梳双丫髻。“双丫髻”“垂挂髻”“双平髻”除了未出嫁女子梳外,也多用于宫廷侍女和丫鬟侍婢。

三、古代女性发髻在当下的时代意义

(一)了解古代女性发髻,传承历史文化

古代女性的发髻样式,不仅反映了我过古代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反映了古代女性的审美理念,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典的女性发髻被简单时尚的现代发型所替代,发髻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为很少的人所了解。受古装剧或现代人加工设计的古典发型影响,人们对古代女性的发型存在着误解,所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发髻,能使新时代的我们正确看待历史,促进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对古典女性的造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古代女性发髻能够对当下古典女性的形象塑造提供参考与借鉴,比如在古装剧中,古装女子的发式虽然和传统女性的发式有出入,但古装女子的发髻是在传统女性发髻的基础上,按当代人的审美进行设计与变化的,并非胡编乱造。又如在古典人物的绘画中,也是要借鉴传统女性的发髻样式,在传统女性发髻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与造型,这样的古典人物画作品才具有内涵性。

四、结语

中国古代女性发髻样式众多,这与发髻背后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古代女性发髻也能反映古人的审美理念、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所以古代女性发髻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当下,了解古代女性发髻,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历史,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播。同时,古代女性发髻也能为当下古典女性的造型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芙蓉.浅议中国古代女子发式的文化象征[J].服饰导刊,2014,(02):32-36.

[2]齐文东.浅谈中国古代女子发型的演变以及对现代女性造型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23):124-125.

作者简介:

张芸,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师,助教。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陈君,高坪小学美术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代意义发髻种类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汉服美人独家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具有的时代精神的意义探讨
喧闹深处有寂静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多功能破冰铲
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