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菲
[摘 要]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出现零散、肤浅的现象,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教师要从整合联系、主动建构以及深度思辨等深度学习的方式入手,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44-01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主动建构语言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深度学习,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认知内容进行联系、整合、建构等,让他们的语言、思辨、审美以及文化感受力等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应有的发展。
一、整合联系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局部内容与一些词句上耗时太多,而缺乏一种整合意识,使学生的整体阅读思维意识欠缺。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要通过深度探究的形式,注重整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如,苏教版的说理文,四年级上册安排了一篇《说勤奋》,五年级上册安排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五年级下册安排了《谈礼貌》一文。教学《谈礼貌》一课时,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几篇课文进行阅读比较,并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经过比较阅读后,学生就会发现,这几篇说理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方面,首先,文本的结构基本相似,大都是由“提出观点——事例论证——得出结论”三部分组成;其次,在论证方式上,都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同时,学生对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样教学,使学生对说理文的了解更加深刻。
在说理文教学中,如果不注重对同类文体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学生对说理文的了解就会停留在浅层面上。只有注重对所学内容之间的整合与联系,才能使阅读真正走向深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应是学生主动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个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别人是无法包办代替的。深度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学生已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就有意义、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麋鹿》一文,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呢?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学习讲解”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具体可以组织开展下面几个活动。
活动一:尝试介绍。
出示梅花鹿与麋鹿的图片,让学生辨别,并说一说:哪一只是麋鹿,自己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接着,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描写麋鹿外形特点的语句,图文对照,反复阅读;最后,嘗试运用文本中介绍麋鹿的方法把梅花鹿的外形特点介绍清楚。
活动二:梳理过程。
学生自学5~7自然段,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信息;然后,以讲解员的身份把麋鹿的传奇经历讲一讲。在学生练习讲解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麋鹿的传奇经历中,哪些内容一定要讲?”在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的讲解更生动、更有条理。
活动三:体会表达。
默读文章的开头部分,思考:“这是一篇说明文,可是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描述性的语言来写开头呢?”这样,使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开头能为麋鹿添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文章更能吸引人。
在这几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深度思辨
针对目前小语课堂问题过多过浅、缺乏挑战性的现状,教师可以把深度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深度学习是以发展学生的高阶级思维为目标的,能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以及批判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表达的主旨是:“给”永远比“拿”愉快。在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给永远比‘拿愉快吗?在你看来,是‘得到快乐一些还是‘付出快乐一些?阐明自己的理由。” 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深入思考。有的学生认为:“‘给就是比‘拿愉快,因为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有的学生认为:“‘得到是快乐的。生日时,朋友送给自己生日礼物 ,自己感到很快乐。”……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这样,在思辨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真正走向了深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深度学习的策略,能使学生的学习由零散走向整合、从肤浅走向深刻,并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