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玲
[摘 要]学生的解题错误层出不穷,追根究底,是学生没有仔细阅读题目所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如提取关键信息、借助画图直观分析等,使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解决问题。而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师应让学生做到图文对照,从中找到有用信息,并能提取关键信息来分析与解决问题。
[关键词]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33-02
考试和做作业后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错误,不管是孩子自己,还是家长帮助孩子分析,都是以粗心为由解释出错的原因。其实,孩子有时并不是因为粗心,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所以一点儿都不知道悔改,下次作业或考试仍然发生同样的错误。于是,教师的教学也就围绕这个“粗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讲解与纠正,因此出现疲于教学的现象。而现在试卷中非连续性文本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率高达80%左右,经常是因为无法收集到有效信息,造成解答障碍,更不要说做出正确的推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效阅读,最终正确解决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指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使用说明、地图、时刻表等组成的文本,具有直观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参加的PISA测试中,虽然上海学生阅读连续性文本的能力非常强,经常独占鳌头,但中国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所以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体的能力要加强。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表、图文对照后提取关键信息,或联系生活经验,借助画图和图式建立的框架思考分析,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一、读取信息,找到关键
阅读图表的能力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核心能力。图表具有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内涵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所以阅读时需把图表语言有效地转化为文字语言。要阅读明白内含图表的题目,首先要读取资料,这是基础层次;接着把资料进行整合,发现其中的关联信息,这是中等层次;最后是高等层次,即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推断和分析。这三个层次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图表能力的方式,即“蚂蚁式阅读”“蜘蛛式阅读”“蜜蜂式阅读”。如下面儿童药品美林的使用说明:
问题1:小伟23公斤,一天用量是多少毫升?
问题2:5岁的小朋友(在体重范围内),一天用量是多少毫升?
问题3:(判断题)一个11岁小朋友,一天的最多用量一定是40毫升。
这三个问题,表格中已说明药品既要根据年龄,又要根据重量来选择用量,所以就要寻找相应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已知体重,就要根据体重的范围来选择用量;已知年龄,就要根据年龄的范围来选择用量。可是,问题3中药品的用量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综合来考量,不能单独根据一个信息来解决问题,即这类问題要将相应的信息进行整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消除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
二、图文对照,整合信息
图和文相结合,信息含量大,既要看文中的信息,又要看图中的信息,方能解决问题。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道题:
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目,可是这题与平时练习中的题不同,平时练习中都是图在上或图在右,所以很多学生遗漏了文字中的信息。这类题要图文结合,通过图文对照,形成信息互补,才能正确解题。如上述题中的第(1)小题,没有说明购买电话机和计算器的数量,所以还要到题中去寻找信息,而电话机和计算器的价格需要看图才知道。这里,只有将图文结合,才能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注意向学生强调阅读图文题时要做到“图中没有文中找,文中没有图中觅,图文对照”,这样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学会提取,培养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提供的信息常常是非连续的、碎片化的,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重要的,所以学生需要提取关键的、实质性的、能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可见,发现文本的关键信息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核心。
如上述药品美林的用量表,解决问题时,已知体重,可根据体重的范围来选择用量;已知年龄,可根据年龄的范围来选择用量,不一定所有信息都要用上。
因此,通过三种阅读方式,即先从“蚂蚁式阅读”到“蜘蛛式阅读”,就会找到信息间的联系,再进行“蜜蜂式阅读”,通过分析、推断,最后解决问题。
四、利用图式,构建框架
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人的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这种知识单元就是图式。也就是说,图式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另外,图式理论研究的是知识是怎样表征的,以及这种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应用的理论。
数学内容较多,而且比较抽象,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即学会了一个知识点,却又忘了另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构建单元,形成图式,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题:
“求‘一共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所以用乘法。”课堂上,教师不应只讲到这里,还要继续往下讲。如:“一个物品的价钱叫单价,‘买几个叫数量,‘一共多少元是总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单价=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形成单价、数量、总价的图式,从而构建解题框架,正确解决问题。
五、画图可视,直观分析
画图法是分析问题中最基本的策略。通过画图,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可以描述的现象,从而帮助理解、分析与解决问题。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道纯表格的题目(如下),学生由于不会寻找数学信息,所以无法正确解答题目。
下面是小红对某停车场停车情况的统计(正字的每一笔表示1辆车):
问:小汽车停了多少辆?大客车比面包车多停了多少辆?
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因为这样的题与以往的题完全不同,没有一个数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需从表格和文字中找到联系,进而寻找有用的、關键的数学信息,最后解决问题。如“正字的每一笔表示1辆车”,的文字表述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即一个正字表示5辆车,然后观察表格,通过画图可将其直观形象地转化为“小汽车有5辆、5辆、3辆”,这样小汽车的数量就是由两个5和1个3合起来的数。这里通过画图,把表格中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数学信息,既直观,又易于理解,使学生一下子找到了解题方法。
通过画图,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和容易理解,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通过画图,隐藏的条件就会变得清晰,使隐性信息显性化;通过画图,能在脑海中构建数学模型,进而正确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画图等策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有序,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六、丰富经验,理解含义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基本数学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所形成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和应用意识。它源于生活经验,又不等同于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理解数学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题:
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对第(1)小题,而第(2)小题由于信息较多,学生不理解,就随便用两个数字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了事。这里,教师可用生活实例进行讲解:“小明吃了3粒糖,还有2粒没吃,他一共有几粒糖?”对于这道简单的题,学生都会正确解答。然后教师再举例,引导学生理解:“这里求‘一共有几粒糖,就是用吃掉的糖的粒数加还剩下的糖的粒数。现在方法有了,那把吃的换成零件,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数学中体验生活,从而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最有用的数学。
总之,学生解题出现错误多数是由于没有仔细阅读所致,而且一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课堂上省去了学生读图的时间,加之学生在家都是进行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所以学生的解题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