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野下中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话语的模态意义潜势及意义的建构

2019-04-12 05:46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潜势语言学话语

潘 玥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镇江 212028)

一、引言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被认为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长期发展且不可逆的病理性神经失调症”,临床观察表明该症引起的言语失调与患者大脑病变部位、脑内神经元损伤的范围、言语习惯等种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的主要症状体现在认知能力下降,伴有语言障碍和交际能力障碍。对AD患者语言障碍(包括通过对患者的复述、命名、理解、自发性言语生成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患者在出现记忆和定向困难之前就可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言语障碍[1][2]。一项由墨尔本大学开展的研究提示,脑脊液中铁蛋白升高的患者其转化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风险较正常人高出四至五倍[3],后来随着影响学、体液生物标记物检测手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将介入诊断脑脊液中的Aβ表型是作为AD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创伤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且近年来关于AD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药物研发失败案例居多,一旦临床确证为重度后无法治愈,关键原因可能是对AD 干预太晚[4],因此及早发现隐匿性极为重要,从而达到早期预防和治疗,延缓发病年龄和进展速度。AD 是一种起病缓慢、以健忘为首发症状的进行性认知功能损伤,大多数患者智力衰退、记忆力逐渐丧失、判断能力及方向感的降低等往往会被当作大脑细胞正常的衰老所引起的,从而导致患者难以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5]。因此,较之感知、注意、记忆、学习以及认知功能等标准化指标,语言表达能力的测定指标在AD的诊断和筛查中更具备判断价值[6],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应该将语言功能的变化作为阿尔茨海默症诊断的参照。本研究认为传统医学对于AD的诊断与治疗目前主要还是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基本未涉及相关语言学知识与理论的应用,既然AD的病程进展与人的语言功能变化密切相关,那么完全可以拓宽研究的思路,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介入AD的诊疗。语言具有概念、人际和语篇这三大功能,这三大元功能在正常人的语言中是同时存在的,亦即通过连贯的话语(语篇功能)和对方进行交际(人际功能),这一过程也就反映出周围的客观世界和说话人的内心世界(概念功能)。因此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该领域的应用,可以将患者的言语意义置于一定的语境中,从小句出发,将患者的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具体化,为患者言语失调的早期评估和诊断提供语言学证据。

二、AD患者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据

(一)“意义”与“选择”——探析AD患者意义潜势的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目标是“建立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普通语言学和解决与语言相关问题的适用语言学”[7],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认为“个体对语言的使用就是选择意义的过程”,该选择观强调了个体在语言选择以及意义表征过程中的个性化[8],而“系统”这个概念则为交际情境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翻译、教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系统思想体现为语言是一个庞大的、可供选择的多层次意义系统。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壳,当说话者选择语言单位时,就是描述和反映自己的世界观的过程[8],用其特定的方式表征世界。Radden和Panther在《关于理据性的思考》中开启了语言理据性研究的新篇章,从语言建构的动态角度探讨了生态、基因、体验、感知、认知、交际等理据构成[9],语法形式和语义结构及语言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语言理据性因素的构成示意(Radden,Panther 2004:3-24)

由此可见语言单位、语义结构的选择是来自多种理据(涉及体验、感知、发生、认知 、生态和交际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理据是多层面的,它们相互作用,使说话者对语言形式和内容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语言的表意能力就来自于“选择”。“选择”这一概念为语言系统中的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搭建了一座桥梁,使意义潜势产出具体的语言结构,即意义产生的方式[10]。换而言之,语言成分只有使用时才有意义,意义就是言语行为。因此,“选择”就是意义,语言与人类的认知心理及神经官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学不仅为言语行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言语失调患者如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语言障碍的描述、分析及理论的建立提供基本术语和理论基础。在探索患者在语言的表达功能方面,研究人员(Irigaray、Schwartz等)普遍认为患者能够很好地掌握即席话语和诱导话语的句法结构,即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话语的句法结构是正常的[5]。这是由于语法本身并不能“选择”,实际能做出选择的只能是语言使用者。随后Bayles、Appell等人的研究指出,虽然患者的语序没有异常,但某些句子几乎没有意义,还有些句子表述方式怪异,令人难以理解[6][11]。由此表明,患者受到自身语言网络系统的制约,对意义的加工处理方面产生困难,以致于在意义潜势中无法正确选择意义,因此会产出一些无意义或者正常人无法理解的语句。我们应当加强对患者所剩语言资源的挖掘,找出影响患者进行“选择”的背后因素,并根据患者“选择”的结果,结合语言的功能,探究和阐述患者作出“选择”的过程。

(二)“选择”在系统中的作用和体现——基于AD患者语义表征模式的探讨

语言系统是研究“选择”思想的基础和前提,“选择”也是理解语言系统与语言实例之间关系的关键因素[10]。本研究组通过对自建的“健康老人及中轻度AD患者口语语料库”的标注研究,发现患者除了人们一致认为的词汇提取困难的显性表征外[11],还存在着认知拓展方面的理解困难,例如多角度展现物品的外观和属性,当物体的外形特征不那么明显时,患者受到的命名缺陷的语义干预明显增加,如下:

图A 简单实物狗 图B复杂实物狗

图C简单卡通狗 图D复杂卡通狗

研究发现患者在物体命名方面对于典型范畴内的事物(图A和C)大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但对于稍稍偏离原型的事物(图B和D),指认和匹配测试的通过率较低(低于60%)。从意义建构的角度来看,Lakoff&Johnson认为意义建构的哲学基础是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12]。意义在于感知,心智、思维和推理并非外界事物的镜像反映,而是人类在对外界世界感知和体验认知加工的结果。因此,人们对信息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原型范畴是概念化的产物,患者对典型的事物能较快的指认,但对于非原型的事物或者需要一定推理和想象的事物则往往不能正确辨认,由此可见,患者的“系统网络”即语言系统的网络出现了问题,在选择意义的过程中,患者无法在自己的语言系统网络中做出判断。此外,在读图会话的语言表达方面,对于信息传递和理解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患者倾向使用表意不明,指代不准的如“他”“那个”来指代想要表达的事物,使用替代词、语义上有关联的词汇或迂回陈述来替代目标词汇。此外,在话语层面,患者在完成篇章话语活动时由于语义的故障和记忆功能的紊乱,导致患者在维系话语连贯方面出现失调现象,这些现象和许多西方学者的实验测试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6][11]。同时,也有众多学者认为语言就是意义潜势,经验识解中体现为对意义潜势的选择[8]。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选择”在个体认知世界和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语言表达是说话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在多种认知因素下做出“选择”的结果,患者的语言结构亦是他们在各自的语言系统网络中进行有意义“选择”的结果,其选择的结果(即便是患者貌似杂乱无章的语言)客观地反映出其对意义的理解和内心认知世界的建构。

(三)意义潜势:患者动态认知过程的表达式

“语言就是意义潜势”[13]的观点可追溯至Malinowski和Firth的语境思想。Malinowski 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系列的潜在可能性,也是作为特定情景下的开放的行为选择,语境是意义潜势和语言形式的结合体。Halliday和Matthiessen认为,词汇语法是意义的资源,是经验的理论;通过它经验可以转换成意义,所以语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可以构建经验,重塑现实,语言的力量来自于其纵聚合的复杂性,即它的意义潜势[14]。且语言和句法不是自治的,而是与人的认知能力、语义、语境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的[10],因此对患者语言系统在小句以及语篇层面的运作规律的研究必须参照他们各自的认知过程。语言作为意义潜势的属性,传统医学研究未能说明语言系统的各要素在患者表达意义的过程中如何运作,即没有对语言的“系统和功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对语义功能分析和描述的缺失。为了进一步对患者语言“选择”的过程和原因提供全面解释,可以将传统的医学研究模式同患者言语认知的过程、意义动态建构的过程联系起来,开辟一条“系统-选择-功能”为基础的新型语言研究模式。

三、中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言语选择的行为特征与语言资源的意义表征研究

在生活中,人们不断建构意义(make meaning),包括与事物的交互,如茶杯、键盘、汽车,人们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并可以将这些概念融入生活中,意义的建构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任何人有意识的活动发生前,意义就已经产生了,但是对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部神经的病变,其心智和思维模态往往产生冲突和对立,对意义理解就会出现背离,因此患者的言语和行为会看起来很奇怪[15]。研究组对120例患者的历时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认知过程中不具备感知和判断能力,无法对自身感知到的事物赋予意义,而另一些患者则能够通过借鉴说话者相对熟悉的特征或联结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听话者能容易地理解他的意图。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语言使用中的意义为视角,以语言现象本身为切入点,关注语言的具体使用情况,且系统功能语言学秉持社会符号观,其意义潜势不仅包括文字,还包括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资源[16],说话者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和需要,能够根据情景语境及社会文化语境,借助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流,从而形成多模态语篇。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语料库检索、结构方程模型、计算机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患者的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表意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助于揭示患者语言的表意机制。

(一)论语境在言语表达中的作用及对患者意义潜势的建构

Halliday针对语境的研究从1964年开始,至1978年趋于成熟。他认为选择是由意义决定的,而意义的产生离不开语境,任何语言使用都有语境[17]。语言的意义潜势是动态的,无论对于整个语言系统还是具体的语篇,语境都是它们的“生态母体”[10]。换而言之,语篇、句子、词汇之间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通过“意义”有机联系起来的。语言的首要功能就是达词表意,而意义的表达是一种动态过程,意义的理解要依赖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说话者有意识的“选择”过程,来研究语言与语境之间存在的关系。Halliday认为情景语境包含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它们对语言编码起到一定的支配作用[18]。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具体要求,对语义功能部分进行有意识筛选,外化为一定的表达形式,最终体现为语言实体。AD患者的语言系统同样包括语音、词汇、功能、主题等,当他们在自己的语言网络系统中挑选适切的语言输出来表达思想和建构概念时,由于大脑功能受损,认知能力下降,语言资源受限,对语境的理解和判断失误,只要语场、语旨和语式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语言必然随之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不同与正差人的语篇。Dijkstra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在患者交流时必须使用辅助性话语如重复、提示以及鼓励性话语,有助于帮助患者在话语进程中产出话语的整体连贯性[19]。这也充分表明语境的构建有助于“表情达意”,只要能构建一个合乎患者认识能力的语境,患者就能顺利建立可供选择的目的语的语义潜势,并从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从语言三大纯理功能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言语失调的产生和运作

我们将从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人际和语篇)出发,结合实例来分析患者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进行选择的选择集和如何进行选择的。

1.从概念功能看患者对经验意义建构的运作机制

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概念功能主要涉及及物性系统,过程可以分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等六类[7]。选择不同的过程类型意味着不同的参与者与环境因子,能反映出不同的及物性意义。本研究共标注40位研究对象转写的文本,其语料经过Coding Star软件标注处理,对各项数据用如AntConc,Wordsmith进行检索和统计后,发现患者从发病早期就显现出多用物质过程和行为过程,总共使用了127个过程动词,出现频率依次为物质过程(125个),行为过程(2个),关系过程(0个),心理过程(0个),存在过程(0个),言语过程(0个)。物质过程用来描述做什么或发生了什么,患者的话语内容简单、重复,有较多无法传递信息的空洞语句,其中几乎没有关系过程(反映事物之间出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和心理过程(描述内心行为,表达感知和意图的过程),这说明患者生成经验意义的语言资源遭受损伤,构成及物性系统的语言成分中参与者多为简单名词性词组,而缺乏对名词词组做修饰和限定的能力,无法对小句中的参与者及环境成分做出细化和扩展,也缺乏描述事物的属性和说明解释的修饰能力,并且在心理感知和反应方面对信息的明晰性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话语的质量。

2.从人际功能看患者对情感的识别运作机制

语言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有意义的活动,也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特有的标志之一。人类使用语言的过程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极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也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力。通过人际功能的解读,我们能够推断出说话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及其说话的态度和动机等。通过这一功能,说话者能参与到某一情境中,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并试图潜在或直接地影响或支配别人的观点。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情态和语调来实现。本研究对搜集到的语料从情态、语气两个系统做了初步的量化数据分析。

例1

Interviewer(采访者):今天的药喝过了没有?

Patient(患者):药……等……不想喝。

Interviewer(采访者):刚才已经给你倒了,为什么没有喝?

Patient(患者):为什么,药呢,我不想喝

Interviewer(采访者)在这里呢,现在喝还是待会儿喝?

Patient(患者):不,不喝。

Interviewer(采访者)这药对身体可好了,你要按时喝,这样病才能好的快。

Patient(患者):不,我不要,我不要。

Interviewer(采访者):好好好,不喝不喝。

显然,采访者使用了疑问语气(3次)和祈使语气(1次),前者数量较多。疑问语气是求取信息和服务(药喝过没有?),祈使语气命令别人服从他(按时喝药),一直都在问问题并下达指令,患者在回答问题时用的都是陈述语气,实现了陈述这一言语功能。在使用人称分布的时候,患者多采用第一人称,在上述交谈中患者使用了很多表示意愿的情态动词,其中“不想”表示一种否定的意愿,拒绝做某事;“不要”是情态值比较高的词,患者受身体疾病和心理负担的折磨,意志薄弱,情绪波动较大,有的期望得到关心和照顾,有的长期卧病,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因此从以上患者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对病情并不乐观,内心抗拒药物治疗。此外,我们还使用Antconc 对语料库进行分析和统计,并且进行词频搜索及文本分析,笔者将想、不想、愿意,不愿意这几个词进行搜索,在采集到的30个文本中一共出现 41次。根据人际功能理论,上述词在文中用于陈述句中属于低情态值的词,表明说话者的社会地位低微,没有绝对的话语权。不同的语气类型能够反映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不同的人际关系,实现不同的言语功能和言语角色的人际意义;此外,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的使用也可以反映说话者的态度、观点和性格特征。我们再从语气的角度来看另一段对话:

例2:

Interviewer(采访者):老黄,你好!

Patient(患者):小,小他……你来啦?你来看我啦?

Interviewer(采访者):你认识我吗?你这是在跟谁说话呀?

Patient(患者):我,我跟你说话,我在家,我等了你这么多年。

Interviewer(采访者):你是不是想起什么人啦?

Patient(患者):小他,你又来看我啦,我知道的,我知道……我以前……后来就,上班……

在这段对话中,患者一共使用了9次代词“我”,2次使用代词“他”。根据功能语言学人际理论的观点“一定的语境下频繁地出现同一个主语反映了一定的文体特征,也体现了说话人的性格特点[20]”,上述对话表现了患者的语言资源以自我为中心,极少能对他人的行为或情感做出判断,以及在口语中经常使用“那个什么,他”作为指示词,这类词缺乏具体所指,也违背了主语使用的原则,说明患者对代词的指代意义较为模糊,就人际功能而言,反映出患者在言语交际各方协商的可能性方面以及表达态度(对目标或过程的评估),情感(个人感情),判断(对别人行为的评价)都存在缺陷,其传递话语意义时表征人际意义的语义资源受到损坏。因此,在与患者的日常交际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和细心,尽量减轻患者对信息的认知加工要求,使用患者所熟悉的词汇和句子,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反馈,并且减少使用指示代词,避免患者对远期记忆的追溯,根据患者的能力逐步扩大交流内容,尽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3.从语篇功能看患者对语篇连贯的建构机制

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话语的主位研究尚属罕见,仅我国学者赵俊海对英语阿尔茨海默症患话语的主位构成情况做了研究[21],认为患者话语的主位推进模式以重复性名词资源为主,话语的展开呈直线方式,缺乏多样性,表征语篇资源方面如衔接和连贯则存在较多问题。另外Manouilidou等人的研究从主位角色分配的角度探讨了主位对心理述位词的限定作用,发现患者在心理动词的使用上弱于健康老人[22]。Dijkstra从衔接和连贯的角度考察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健康老人和医护人员的话语衔接问题,研究发现作为话语构建特征指标,在整体连贯、衔接信息单位、话题维系、独有词语和简练方面,健康老人的表现要优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19]。除此之外,本研究组通过统计还发现在语篇方面患者的“语义选择”呈现如下几个特征:(1)在话题开启和话轮转换的时候,患者倾向使用“那个,那,那么”。(2)在话题承接的时候,患者倾向用“哦,嗯,那”语气词。(3)重复衔接较多,话题骤转现象较多。(4)患者在句子的衔接方面言语迟缓,没有语言监控能力,即极少出现自我纠错等现象。(5)当表述出现障碍时,患者肢体语言明显增多,如抬手,摸头,眼睛四下看等。

例3:一位患者的自述(患者人格未发生改变,BOSTON命名检测1分,头颅MRI检查:弥散性脑萎缩)

Patient(患者):我老家东北那旮呢,排行老四。那个,我子女呢,身体都挺好。他们那个,都在那个厂里工作,我在家,那个在,孩子都在家,又要吃饭,又要上学……

患者前后语段都不具有内在逻辑关系,“那,那个”出现的位置不明确,且不是必要的话题分界点,显然是患者思维不连贯,语流不畅的产物,话语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受到削弱。

总之,语言结构的产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共同作用的过程。随着临床语言学的发展,未来可以借助先进的功能性成像技术和神经心理测验来进一步明确语义选择与大脑活动之间的关系。例如Lamb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推测人脑的右半球可以控制语言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经验功能主要受大脑左半球的推动[23]。这对系统功能学派传统的个体间研究视角是一个有力补充,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无疑困难重重。

四、结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整套关于语言的系统网络,是互为关联的庞大语义生成意义的选择系统,其中,概念功能是对经验模型的识解,人们用来表征现实世界或内心世界,人际功能促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与言语交际对象在一定语境下传达信息,而语篇功能则将概念和人际意义与说话语境建立关联,并为概念和人际功能的发生提供实时资源。而说话人使用的语言,就是在特定语境下有意识的“选择”意义,表情达意的过程。本研究梳理并归纳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意义”与“选择”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层面上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搭建一个框架,对临床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包括对话语所作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分析,尝试将某些语言范围与患者病情的发展建立起一定的关联,阐释语言系统是如何成为人们在语境中表情达意的强大源泉,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积极的预测和干预。

猜你喜欢
潜势语言学话语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临涣选煤厂浮选效果评价与尾煤再选潜势分析
氨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影响的实验研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适者生存”?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