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综述

2019-04-11 02:57徐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收入分配

徐琛

摘要:新世纪以来国内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迅猛发展,由浅显转向深入,由崇洋转向本土,由单纯应声转向博取百家之長,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对马克思公正思想进行多维度阐释;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公正因素进行提取和归纳,启动公正思想的本土化研究;注重西方公正思想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分析;梳理中国共产党公正思想的发展脉络,总结不同时期公正政策的特征;调查和分析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正问题,推进实现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够以及碎片化问题,缺少独立成型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社会公正;公正思想;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9)01—0073—08

社会公正①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被关注的重大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社会公正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出现了《正义论》《正义的理念》《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等一批举世瞩目的成果。与西方理论界相比,国内对社会公正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才启动国内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在新世纪之前,与国外学术界在公正问题上探讨的热闹激烈对比,国内的研究显得单一和冷清,处于坚冰初融的起步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内现实形势的需要,加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和碰撞,公正研究以烈火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介入,专著持续推出,学术论文井喷式增长;研究由浅显转向深入,由崇洋转向本土,由单纯应声转向博取百家之长,国内学界对公正问题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总体而言,国内学术界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 对马克思公正思想的多维解读和维护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地位不可撼动,影响深入而持久。然而,由于中国公正问题研究的整体滞后性,对马克思公正思想研究的强力推进是在西方各种公正思想进入之后。有学者不无遗憾地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学界几乎没有出现过关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研究[1]。新世纪以来,改革渐入深水区,利益格局深度调整,新旧问题叠加,新老矛盾交织,公正问题凸显并聚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亟须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支撑和引导。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对西方各种公正思想权倾一时的防御反击,使得国内许多学者自觉地拿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再加上理论宣传战线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对马克思公正思想的研究进入一个稳定和连续上升的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马克思是否有正义思想”问题展开了激烈、长期的讨论,形成了一股研究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热潮。21世纪初,这场争论引至中国,引起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持者、捍卫者,对于“马克思是否具有正义思想”这一本源性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负起责任;另一方面,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无论持肯定还是否定态度的观点都应予以认真的分析、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的正义观分析、争论中形成了许多值得探讨和学习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但也存在着歪曲和肢解马克思的倾向,必须秉持科学、审慎的态度。

对于“马克思是否具有正义思想”这个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中国学者大都持肯定的态度。吴忠民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正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2](pp.61-62)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虽然没有很多地使用“公正”或“正义”一词,也没有专门的社会公平正义篇章,但在对资本主义的各种分析和批判中处处体现他们对资本主义各种不公正制度和现象的控诉,在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无不洋溢着对公正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已经成为数百万人表达他们对于一个更公正社会的希望,成为社会公正的一个代名词。马克思之所以审慎地、尽可能地避免去使用“道德感”较强且被滥用的正义话语,在于担心如果过多运用“正义”这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意味的词语,会忽略和抹杀正义的阶级性和历史性,从而导致在与统治阶级的论战中陷入无谓的争吵甚至被引向改良主义的道路中。“马克思反对正义说”在国内也不乏支持者。林进平认为,“正义是马克思拒斥、批判的对象”,如果将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真正基础和动力,将导致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被削弱,并导致对无产阶级革命必要性的怀疑[3](p.118);颜岩也认为,马克思尤其反对将正义原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指示器的做法[4]。持肯定与持否定的观点都能在马克思的特定文本中找到相应支撑,区别在于对马克思的文本选取和理解视角存在着差别,并不是根本性质的不同。从另一个方面看,国内关于马克思正义思想研究中的争论、商榷恰恰表现出马克思正义观的辩证本质,表明国内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研究已跳出了过去非此即彼的窠臼,摆脱过往多是相互应和的旧景象,呈现出争鸣的新局面。

针对马克思公正思想研究中出现的一些肢解和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的正义思想进行了重新阐释和解读,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如“塔克—伍德命题”中“否定马克思曾对资本主义采取过正义的批判”的观点就遭到了国内学者的强烈反对。葛宁宇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正义的讨伐”是多方面的[5]。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以及财富积累过程等方面对资本主义采取了多重的正义批判,而且终其一生都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根源。颜岩指出,否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批判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为一谈[4]。国外一些学者之所以出现了对马克思正义理论误读,原因在于只盯着经典文本中的片言只语,没有将之放在具体的政治语境中去分析,更没有把握住马克思公正思想的整体性和辩证性。

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的另一个突出的变化表现在,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罗列一些观点,而是从多视角、多维度来对马克思的公正思想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形成了复合结构论范式。如王新生提出“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是一个具有双层结构的理论:超越性正义理论和应得正义理论”,并指出这是“两个具有历史性关联但却完全不同的层面”[6]。三层结构论者最多,但各自的依据和概括不同。李佃来从概念的角度提出马克思正义观具有“个人所有权、分配正义和人的自我实现”三重自下而上、层层递进的立体性结构[7];詹世友提出,“马克思正义观辩证结构是普遍道德、道德批判、人的解放的三统一”[8]。此外,还有法权批判、社会批判和道德批判三维向度说、自由平等、人民利益、批判性三个特质说等观点。陈飞则认为“马克思的正义观呈现出交换领域的形式正义、生产领域的实质非正义、按劳分配的正义、按需分配的正义”四层立体结构[9]。概括地说,这些复合结构论的立论依据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之下针对不同问题做出的具体回答。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平”“均”的思想,“均田均粮”“不患寡而患不均”等是劳苦大众经常用作表述社会理想的核心范畴,至今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平”“均”观念经常被误解为无差别的“平均”“平分”。一些学者对之进行了澄清,认为传统文化中思想“平”“均”不是现代意义上“绝对平均”的意思,而是“公平”“合理”“公道”的意思,是有序的、有差别的、有规则的“均”,即在有地位、财富差别的社会面前,如何做到“分配合理”“负担公平”,避免贫富悬殊,造成社会不和谐。对“平”“均”观念的辨析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平均思想的误解,对于确立现代社会的公正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公正思想的研究中学界存在着不自觉将之与西方的公正思想作类比的倾向,主要侧重于古代各种公正概念与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等相关概念的相通性和相异性研究。童世骏认为,中国的古训“和而不同”和罗尔斯的“重叠共识”不谋而合[17]。李德顺认为东西方公正思想的差异在于:西方注重从“实然”看“应然”“以正为义”,从人的权利与社会秩序出发对正义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重在从法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中國注重从“应然”看“实然”“以义为正”,用对人性的价值判断代替了对人性的客观描述和解释,正义始终局限在人伦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应然”层面[10]。研究者既希望“古为今用”,又希望引进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等因素,意图寻求传统公正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和转型之道。唐士其据此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糅和中西方正义思想中合理因素而为一种新的正义观的建构性的设想:“利用儒家思想中正义论的思维框架,辅之以西方思想中普遍的平等主义因素,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既能够体现法治的原则,又能够充分扩展人的主体精神的新的正义理论。”[18]这种将中国传统特色与西方优点相结合的设想整体上只停留在理念层面,缺乏具体设计和实践层面上展开的跟进研究。

中国学者对古代公正思想的研究尚处于乍暖还寒阶段,缺乏系统性,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研究者大多是由西学研究转向中学研究的哲学界人士,研究面窄,多集中于儒家、道家等诸子的公正观点上,离全面把握中国传统公正思想的整体风貌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研究方向也多局限于哲学层面抽象的概念,可以说是对古代各种思想的公正视角的解读,从根本上说还不能认为是对社会公正思想的专门研究。传统社会公正思想的研究虽然步履蹒跚,但终于起步了。

四、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正思想和实践演变

公正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一面旗帜、一个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也是当前中国政策走向的一个基本依据。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正思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具有什么特色?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兑现公正承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马克思公正思想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正当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公正理念和公正政策的研究以不同时期的特点为切入点,研究着重于公正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政策导向和实践途径。

在中国共产党的公正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划分上,学术界多持三段论:第一阶段是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阶段为1949年到1978年;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年。学者们从各自的主题、视角,选择相应的阶段对中国共产党公正思想发展脉络进行具体分析。郜志刚总结了党对社会公正的追求思路和主旨的三大转变:在方式上实现了由政治运动向制度保障转变;在思路上实现了由革命向改革和发展转变;在主旨上实现了由专注于同质均等向追求共同富裕转变[19]。林国标以政策导向为主线,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公正经历了“一大二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三个阶段[20]。范广军从功能角度对党的公正思想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党的十六大前公正只是激发革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党的十六大后公正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进入侧重“目的”功能阶段[21]。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公正内涵表现出不同侧重点,公正话语呈现出鲜明时代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危亡、山河破碎、人民困苦,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党的主要任务,“革命与解放”是党的公正思想的核心话语。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人们对公正社会追求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然而,国际上帝国主义阵营的封锁和压力、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党的公正导向以集体主义、公有制和阶级斗争为核心,平均主义盛行,公正话语带着浓厚的“义务本位”色彩。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党的公正思想概括为以“国家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国家与社会一体化实践模式[22]。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成为第一要务,“发展生产,共同富裕”两方面有机结合成为党的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社会公平正义在党的方针政策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已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逐步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成为公平正义的核心语言,党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日趋理性和开放。

由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公正的核心,将社会公正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对社会公正的认识和探索是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相依相附的。冯强指出,崇尚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进步是相生相伴的,它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得以生根并生长的生命力所在,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展开的基本价值准则[2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过程中有曲折、有弯路,但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公正的认识也日趋于科学化、现实化。江洪明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总结:内涵界定日益明晰,地位呈螺旋式上升,实现路径日趋科学,人本性日益浓郁,举措日渐合理,制度日臻完善[24]。这一说法比较切实地概括了整个过程。虽然党在不同时期对公正的解读不同,具体实践方式也出现过偏差,但学术界普遍肯定了共产党对公正是社会主义基本要求的认知没有改变,对兑现公正承诺的信心和决心没有变,对走向更公正社会的根本方向没有改变。

五、现实层面突出社会公正问题的实证分析

各种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并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公正问题在21世纪成为热点焦点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产水平整体上达到小康。另一方面,社会公正问题也非常刺眼地显现出来。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会出现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公正问题有哪些?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理论和实践都亟需答案。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纷纷组成了课题组,对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实证调研。各家的调查结论惊人的一致,贫富差距过大、腐败问题在近十年的调查中一直居于前两位,成为众矢之的。何怀宏指出,当前最激起人们正义感的两件事情,一是如何遏制权力腐败而使政治比较清廉,二是如何缩小贫富差距而使社会比较平等[25]。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要方式。由于人们在能力、生产要素的拥有量及劳动贡献诸方面存在着差别,造成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现象。但是,这种差距不宜过大,具有一定的度。如果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政策出现了问题,就背离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各个课题调查组对中国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调查,普遍得出了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0.4的标准的结论,这说明中国目前收入差距悬殊、贫富分化严重是不争的事实,但学界对于是否存在两极分化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陈彦斌、陈小亮对贫富差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贫富差距出现了更严重的趋势,由原来穷人太穷转变为富人太富,贫富差距出现了代际固化特征[26]。这种趋向有悖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予以遏制。

腐败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对腐败问题的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为界限分两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之前,学术界侧重于对腐败的严重状况、不良后果的分析。有学者指出,党的十八之前我国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呈现公开化、行业化、广泛化倾向。有学者曾对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过估算,认为已占到全国GDP近六分之一。更为可怕的是,一些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公民会自觉不自觉地卷入腐败中,近一半多的人遇到问题会优先想到通过送礼、找熟人来解决。一方面人们痛恨腐败,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同流合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环境下,党员领导干部的作用得到较充公发挥,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腐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威慑和遏制,学术界的研究也转向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等积极措施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调查等方面。

对于造成当前各种社会公正问题的成因,学界认为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制度体制机制的,又有传统因素的惯性影响、还有主观上认知的偏差,问题和原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观点主要包括:客观因素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整体不高和不平衡性的基本国情决定着一些公正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如多元分配方式、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这类社会公正问题在现阶段不可能完全根除,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会逐步克服;主观因素上,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在发展理念以及基本制度和政策方面出现了偏差,偏离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要求。如袁祖社指出,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纯粹的、优质公正理念与具体实践、具体体制机制之间的断裂是社会公正问题最大的隐忧[22]。在体制机制上,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在某些职能上的“越位”和“缺位”造成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和保障。

对中国现实性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本应该是中国社会公正研究的重点和焦点,这是当前理论和实际的迫切需要,但这类研究多而不精,散而不群,多是应时应景之作,在理论与实际相映衬、相衔接方面着力不够,缺乏能真正对具体实践起指导作用而具有现实操作性的成果,对于党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疑虑仍然缺少较为中肯对路的解释和回答。

新世纪以来,国内在社会公正问题上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相对于国外研究中群雄并起,或激烈交锋,或相互辉映,国内研究仍过多地停留在解说、阐释状态,且各个研究点单兵作战,呈碎片化状态,与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难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是国内公正研究的局限性和遗憾之处。公正问题作为一个从古到今的“斯蒂克芬之谜”,其概念、内涵、矛盾、问题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涉猎哲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包含着最复杂最难有定论的自由、民主、人权、发展、平等等诸多概念。西方学者罗尔斯沉浸于公正之说三十年之久,广征意见,几易手稿,才有洋洋洒洒的一系列公正论著,其余现代西方大家桑德爾、诺齐克、麦金尔太等无一不是这一学科的翘楚人物,他们关于正义的论著也都是在长时期观察、思考、争辩中诞生的。而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国内注重公正研究也不过十几年之久,在短时期内难以形成一个系统成型的理论体系也是情理之内。

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对社会公正研究程度还是落后于我国对社会公正理论、问题解答的需求。我们对公正问题的研究,绝不应只止步于单向度地、抽象地从理论上(如仅仅局限于概念、价值、内涵等)来研究,而应走出书斋,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中寻求一条突破当前我国社会公正困境的有效路径。

注释:

①因不同的学者或使用“公正”,或使用“正义”“公平正义”,本文“公正”“正义”“公平正义”相通。

参考文献:

[1]吴鹏,韩志伟.超越分配正义: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的前提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2017,(4).

[2]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林進平.马克思的“正义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颜岩.超载正义何以可能——阿格妮丝·赫勒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误读[J].学术月刊,2012,(6).

[5]葛宇宁.“塔克—伍德命题”的破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正义批判[J].甘肃理论学刊,2015,(9).

[6]王新生.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J].中国社会科学,2014,(4).

[7]李佃来.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重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14,(3).

[8]詹世友.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辩证结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9]陈飞.马克思正义观的四个层次[J].求索,2015,(1).

[10]李德顺.公平是一种实质正义——兼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启示[J].哲学分析,2015,(5).

[11]牛静岩.自由主义的困境与善的回归——读《公正该如何做是好》[J].人民论坛,2013,(5).

[12]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3]刘化军,郭佩惠.社群主义正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J].理论与改革,2005,(6).

[14]王进.实践性正义观与立法实践——阿马蒂亚·森对约翰·罗尔斯理论的重构与启迪[J].理论与改革,2015,(6).

[15]朱贻庭.必须重视中国传统公正观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8).

[16]王晓青.传统文化中的公正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转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

[17]童世骏.当代西方正义理论对中国的三大启示[J].圆桌会议,2011,(11).

[18]唐士其.儒家学说与正义观念——兼论与西方思想的比较[J].国际政治研究,2003,(4).

[19]郜志刚.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追求公正的逻辑转换[J].求实,2013,(6).

[20]林国标.当代中国公平正义思想的演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1]范广军.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的功能定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22]袁祖社.“正义”对“制度”的介入与规制——马克思正义观的实践难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3]冯强.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三向度透视[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24]江洪明.中共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演进规律探析[J].理论界,2009,(3).

[25]何怀宏.正义在中国:历史的与现实的——一个初步的思路[J].公共行政评论,2011,(1).

[26]陈彦斌,陈小亮.中国贫富差距新特点:穷人太穷转为富人太富[J].财经,2016,(9).

[责任编辑:杨 健]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social justice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aken a new step both in the breadth and depth since new century.It is mainly represented in four aspects: interpreting Marxs thought of justice in multi-dimensional and retaliate of the dismemberment and distortion of Marxs thought,extrac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factors of justice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thought and initiating the localization study of justice thought, digging into the essence of western justice thoughts deeply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sor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threa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justice thought,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stice policy in different periods,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unfair social problems 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inadequacy of the study includes fragmentation of research, lack of independent theoretical system and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Key words: Social Justice, Justice Thought, Income Distribution

猜你喜欢
收入分配
调节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对策研究
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问题思考
调节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建议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收入分配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