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梅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 湖南益阳 413002)
柑橘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又名橘潜蛾、画图虫、鬼画符、潜叶虫。主要危害柑橘类。是柑橘苗木、幼年树和成年树嫩梢期的重要害虫(图1、图2)。
图1 潜叶蛾危害秋梢状
图2 潜叶蛾危害春梢状
幼虫潜入嫩叶、嫩梢表皮下蛀食叶肉,形成银白色弯曲的隧道(图3、图4),内留有虫粪,在中央形成一条黑线,由于虫道蜿蜒曲折,致被害叶卷缩、硬化,叶片易脱落,新梢生长停滞。有时叶背被潜叶蛾危害,叶片正面对应处表现为叶色退绿发黄(图5)。此外,幼虫危害造成的伤口易染溃疡病,常诱发柑橘溃疡病的大发生(图6),被害卷叶又为红蜘蛛、介壳虫、卷叶蛾等害虫提供了越冬场所。
图3 潜叶蛾潜入嫩梢表皮下形成的银白色弯曲隧道
图4 潜叶蛾潜入叶背面形成银白色弯曲隧道
图5 叶片退绿畸形
图6 潜叶蛾伤口易导致溃疡病侵入
全体银白色,体长2 毫米,翅展4 毫米,触角丝状,14 节,前翅披针形,翅基部具2 条黑褐色纹,翅近中部有黑褐色“Y”形斜纹,前缘中部至外缘有橘黄色缘毛,顶角有黑圆斑1 个。后翅银白色,针叶形,缘毛极长。
椭圆形,白色、透明,底部平而成半圆形突起,长0.3~0.6 毫米。
初孵幼虫浅绿色,形似蝌蚪。老熟幼虫体扁平,纺锤形,长约4 毫米,胸腹部背面背中线两侧有4 个凹陷孔,排列整齐。体黄绿色,头三角形,3 龄体长3~4 毫米,腹部末端尖细,具1 对细长的铗状物。
纺锤形,初为淡黄色,后为深黄褐色,长2.5 毫米。
黄褐色。
一般一年9~10 代,多的达15 代,世代重叠,多以幼虫和蛹在柑橘的秋梢或冬梢上越冬,以7—9月夏秋梢抽发期为重,尤以秋梢最为严重。
均温26~29 ℃时,13~15 天完成1 代,幼虫期5~6天,蛹期5~8 天,成虫寿命5~10 天,卵期2 天。成虫昼伏夜出,飞行敏捷,趋光性弱,卵多散产在嫩叶背面主脉附近,每雌产卵20~80 粒,多达100 粒。初孵幼虫由卵底潜入皮下危害,蛀道总长50~100 毫米,蛀道白色光亮,有1 条由虫粪组成的细线。幼虫共4 龄,3 龄为暴食阶段,4 龄不取食,口器变为吐丝器,于叶缘吐丝结茧,致叶缘卷起于内化蛹。
结合栽培管理及时抹芽控梢,摘除过早、过晚的新梢,通过水、肥管理使夏梢、秋梢抽发整齐健壮,是抑制虫源防治此虫的根本措施。
于潜叶蛾发生始盛期或新梢3 毫米长时,选用20%(质量分数,后同)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 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 倍液、40%丙溴磷乳油500 倍液、20%苦皮藤素乳油500 倍液、0.3%印楝素乳油400~600 倍液、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600~1 000 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800 倍液、1%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 倍液、6.3%阿维·高氯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 倍液、5%氟啶脲乳油1 000~2 000 倍液、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5%虱螨脲乳油1 500~2 500 倍液、5%氟虫脲乳油1 500~2 000 倍液、10%高渗烟碱水剂1 000 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 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250~3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500 倍液、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 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 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2 500~3 000 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 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2 500 倍液、24%氰氟虫腙悬浮剂1 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一般隔7 天左右一次,连喷2~3 次。防治成虫应在傍晚喷药,潜入叶内的低龄幼虫应在午后喷药,并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