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旺 郭进建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主要与患者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室充盈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心力衰竭作为射血功能受损等复杂临床综合征问题,其临床症状一般体现在活动耐量受限、肺部淤血以及外周水肿等几个方面,属于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而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复杂临床症候群中的一种,具有显著的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特征。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喘证”、“水肿”、“心悸”、“怔忡”等范畴,并且心肾阳虚证占心力衰竭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占比超过60%[1]。为了有效强化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学者提出采用中医学治疗这一方式,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展开以下研究。
从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择50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50)包括30 例男性患者和20 例女性患者,年龄50-76 岁,平均(63.36±4.00)岁;观察组(n=50)包括28例男性患者和22 例女性患者,年龄51~74 岁,平均(63.40±4.22)岁。一般资料比例,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检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如下: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选用西医药物干预。氢氯噻嗪片(生产企业: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130H6832),用药方式:口服;剂量控制在25mg/次,频率:每日一次。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生产企业:Merck KGaA(德国默克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42)。初始剂量控制在1.25mg/次,频率每日一次,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加大剂量,最大剂量需要控制在每日5mg 以内。盐酸贝那普利(生产企业: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90),初始剂量控制在2.5mg/次,频率每日一次,同样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加大剂量,每日药物最大剂量不得超过每日10mg。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西药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与此同时配合给予相应的中药干预。组方:取猪苓、茯苓以及桂枝合30g,干姜、白芍各20g,附子、白术以及川芎各18g,加水煎服,去渣取汁约300mL,剂量为每日1 剂,分为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8d,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痊愈率、有效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几项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情况。其中治愈:患者心功能评级纠正为Ⅰ级,同时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状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进步,同时各项生命体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出现显著好转。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
借助SPSS22.0 软件完成对研究数据的处理,组间对比,P<0.05 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 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00±2.12)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32±3.00)d。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慢性心力衰竭是现阶段临床上相对常见的疾病类型,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中医学研究领域,慢性心力衰竭被划分到“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以在有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相关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52.00%,有效率为42.00%,无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00%、60.00%、18.00%和82.00%(P<0.05)。与此同时,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00±2.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32±3.00)d(P<0.05)。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作用价值。
综合分析来看,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是临床常用的一类高度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药物,患者在服药之后的2-4h 内逐渐到达血药浓度峰值,并且在用药后的10-12h 内逐渐进入到半衰期[2]。将其用于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虽然可以有效减慢心率以及对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患者用药期间容易出现头晕、心痛以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问题。氢氯噻嗪片具有显著的利尿以及降压功效,可以有效强化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和肾小球滤过功能[3]。盐酸贝那普利是常见的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该药物的使用可以达到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目的,同时不会引起代偿性液体潴留等问题。几种药物虽然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有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其疗效难以达到预期。
本次研究所用的中西药物组方,具有显著的温补心肾以及活血利水的作用。其中含有的附子属于君药,其药效作用于患者的心、肾以及脾经部位,其温肾助阳和化气行水的功效突出;干姜属于臣药,其药效作用于患者的心、肾、肺、胃以及心、肾,附子联合干姜药物,可以充分起到温阳散寒的作用。此外,茯苓具有显著的利水消肿与渗湿宁心等功效,联合猪苓药物使用,可以强化淡渗利水作用,进而达到促进患者体内水邪自小便排出体外的治疗目的。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具有明显的健脾燥湿功效。同时白芍具有显著的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本身利小便行水气功效突出,联合使用能够有效规避附子药物产生的燥热[4]。而川芎在组方中主要起到活血行气的功效作用,桂枝与干草主要发挥温通心阳的功效,同时方中用桂枝入心,辛温助阳效用明显,配合甘草甘温益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辛甘化阳,阳复而阴济,从而使患者达到心神安宁的治疗效果。几种药物可以达到有效的协同作用,促进患者心阳之气的恢复,从而最大程度上确保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在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具体情况,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可以将这种治疗方案广泛推广于临床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