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辍学流失原因分析

2019-04-09 03:28王思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学生

王思

摘 要:学生辍学流失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许多农村中学。唯有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准确无误的分析辍学流失原因,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保学目标。

关键词:中学生 辍学流失 原因分析

在农村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学生辍学流失的问题。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國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这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基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笔者认真思考了农村中学生辍学流失的原因,形成了以下几点看法,愿与教育工作者们共同交流与探讨。

一、学生思想不成熟

中学生,处于人格塑造、心理健全的关键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构建和完善。此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渴望自主选择人生道路和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但其他思想层面仍然存在问题。

1.独立意识薄弱

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生往往需要到所在乡镇就读,不得不离开父母,参与到寄宿制或半寄宿制的学习生活中,这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学生活截然不同。而这些当了十几年小皇帝、小公主的中学生,突然要他们独立打理生活内务,合理安排各科学习,害怕、恐慌、依赖也是在所难免。而个别学生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比较薄弱和低下,无法做到完全意义的自理和自立,仍渴望父母的陪伴,贪恋家庭的舒适,对中学生活极其排斥和反感,所以久久难以适应学校生活,黄鹤欲去之势也逐渐形成。

2.受挫能力较弱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往往没有父母老师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他们的受挫能力也是不尽如意。一旦需要面对家庭变故、学习挫败、重大灾难等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农村中学生,他们离家较远,遇事有时无法向父母诉说和求助,得自己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由于经验的缺乏,能力的有限,有时会过重的估计事态,做出错误的决定,一旦老师的劝说引导不到位,轻则厌学辍学,重则轻生自杀,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3.责任意识缺乏

部分农村中学生,对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偏差。在成长过程中人生目标不明确,不具备自我提升、自我成就的责任感。在家庭生活中,尽情享受亲情的美好,却还不懂得如何回报父母的付出,也无法承担应尽的家庭责任。在学校生活中,尽情挥霍青春,却也不懂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最终也无法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业。在社会生活中,无法准确的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认知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责任、担当精神都不具备。所以逃避责任,逃离学校,也时有发生。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所以在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上不够重视,本身也缺乏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更谈不上关注子女的心理动态、情感世界,和及时科学合理的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当子女萌发辍学念头、有流向社会的倾向时,只是束手无策,听之任之。所以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子女成长的漫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一直都是处于缺席或者半缺席、失误或者半失误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教观念功利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进城务工或者经商都能增加经济收入。所以,一些父母逐渐滋生教育无用论的观念。在这种观念误导下的子女,滋生厌学情绪,萌发辍学念头在所难免。他们渴望脱离学校教育,渴望冲出家庭的樊笼,像脱笼之鹕一样去拥抱充满诱惑的城市生活,也就形成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局面。而且还会变本加厉的宣扬他们的所谓的真知灼见,误导其他在校学生,给控辍保学,流失劝返工作带来更大的的困难。

2.留守儿童问题多

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遇到困难困惑无法及时向父母求助和求解;出现不良嗜好和不当行为无法及时被发现和制止。由于父母的远离,有的过于胆小自卑,对同学一直忍气吞声,没读几天书就一肚子苦水和委屈,渐生厌学情绪;有的又过于顽劣,捉弄同学、顶撞师长,反正父母不在,老师学校也不能拿他怎样。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当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败的时候,往往就会“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3.家庭变故影响大

家庭变故,给农村中学生带来的心理创伤,也是难以治愈。当他们目睹家庭悲剧的上演,见证着家庭危机四伏之时,在家,他们无法和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只是独自擦干眼泪,默默舔舐内心的伤口;在校,他们害怕老师同学了解自己的隐情,只能人前人后都强颜欢笑。他们的顾虑、在意、恐慌、苦楚、悲痛又难以言说,也羞于启齿,久而久之,他们的厌学情绪越发强烈,逃避心理也在潜滋暗长,黄鹤一去不复返,也是在意料之中。

三、农村学校的尴尬

农村中学,是农村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这块阵地,是否在农村孩子心中依然那么神圣;是否一如既往地吸引和激发着农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在社会的多重诱惑面前留住学生;是否能将均衡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均衡到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在控辍保学的大背景下,真正贯彻好国家的教育方针,这就值得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而不言而喻的是,农村中学与市区中学相比,方方面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农村中学一直以来的尴尬。

1.应试教育压力大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每个初级中学都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升学压力,而农村中学更是可想而知了。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生源质量与市区相比,本来就不占优势,而面对相同的考试制度、升学条件、评价标准,农村中学就压力山大了。所以农村中学就不得不在勤学苦练方面下大功夫,这个压力自然而然也就转移到了学生身上。所以农村中学生,要想在中考中脱颖而出,付出的努力肯定要比市区孩子多。在巨大的应试教育压力面前,更多的农村孩子选择面对,也有一部分孩子选择逃避,也就有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可能性。

2.心理辅导不到位

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力量的有限,一般都没有专业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更缺乏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和程序;甚至也没有一间像样的心理咨询室,即便有也是形同虚设。大部分学校都是由班主任来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一方面,班主任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无法游刃有余;另一方面,班主任因各种繁杂的工作,已经疲于应付,很难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而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升学关键期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排解和调适,身心健康一旦出现了危机,为后续的厌学辍学问题也就留下了后遗症。

3.控辍机制不完善

农村中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开展控辍保学工作非常艰巨。而这艰巨的工作,往往最终落在班主任的身上,此时班主任何其无辜,也何其无奈。班主任管理班级本身已经疲惫不堪,还要想方设法的留住有辍学念头的学生,有时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时,就显得势单力薄、捉襟见肘。特别是在入村入户家访劝学的过程中,单凭班主任一人之力也是难以胜任的。可见这控辍保学的机制是单一、不健全、也是不合理的,也为辍学流失学生黄鹤一去不复返,埋下了一个隐患。

四、社会环境的复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社会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环境也呈现出复杂多元化的趋势。娱乐生活的泛滥,手机网络的普及,对农村中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沉迷手机游戏,出入娱乐场所,抽烟喝酒赌博,早恋涉黄吸毒等,这些例子比比皆是。甚至个别学生还将这种乱象引入学校,让干净的校园不再干净,纯洁的心灵不再纯洁。

1.娱乐场所诱惑多

一些娱乐场所,没有底线和原则的向未成年的中学生开放。所以不难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个个弱小的身影,衣着不雅、抽着香烟、举着酒瓶、拿着话筒装模作样的在成人娱乐场所混迹,让人惋惜,也让人痛心。他们在校接触的都是学校、家庭,很少与社会交往,他们缺乏是非辨别的能力和成熟的人生价值取向。而年轻气盛的他们,难以抵制娱乐场所的诱惑,在鱼目混珠的娱乐场所出入容易造成危险,而且未成年人涉足娱乐场所,除了自身安全问题外,还容易对娱乐场所上瘾,影响学业。

2.手机网络危害大

随着手机通讯和网络科技的普及,农村中学生的薄弱意志也过早的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冲击。而父母忙于生计,有时也疏于管理,于是子女就沉迷于手机网络。这种暂时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让部分学生迷失了方向,沉醉在虚拟的世界里、游戏的境界中难以自拔。学习缺乏兴致,成绩一滑再滑,家长的耳提面命、老师的反复批评,让农村中学生越發的逆反,越发的向手机网络靠拢。最终无法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也无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就业准入门槛低

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服务行业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而一些低层次的服务岗位,他们不管就业者的文化水平,也不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更不用考虑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这些岗位工资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对成人缺乏吸引力,却向农村中学生伸出了橄榄枝。而部分农村学生面对金钱的诱惑,加之冲破家庭学校樊笼的渴望,也就多了一种辍学流失的可能性,往往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就牺牲了自己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走向社会的同时,也走向人生的低谷。

结语

综上所述,控辍保学工作的开展,任重道远。只有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分析农村中学生辍学流失的原因,才能找准症状,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也才能行之有效的解决控辍保学难题,才能圆满的完成教育部制定的控辍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