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娟,米黑热古丽·艾尼瓦
(新疆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为了进一步提高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旨在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对其心室重塑与血浆BNP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纳为对象,纳入患者病情符合参考文献王永乐[1]研究中的标准描述,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46~72岁、平均(60.94±5.3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5~74岁、平均(60.89±5.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依患者病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就诊后便即刻让其嚼服300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随后则每天服用100~200 mg,再给患者静脉团注10%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药剂量是每千克0.6 mg,注意要在5 min内给药完毕;把剩下的90%用250 mL等渗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于60 min内滴注完毕。
观察组:给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导引管置入桡动脉和股动脉,顺着此导管将钢丝送至患者狭窄的病变远端,再顺着导引管把球囊送至病变的位置;术后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100 mg,且经皮下注射0.4 mL的低分子肝素,每次2次,持续给患者用药7 d。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其中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整理,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ESV和EDV比对照组低,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指标(±s)
表1 心功能指标(±s)
组别 ESV(mL) EDV(mL) LVEF(%)观察组 95.21±10.23 130.74±12.36 54.60±6.17对照组 103.67±10.34 147.81±10.93 49.82±5.04 t 3.1322 5.5714 3.2310 P 0.0310 0.0204 0.0042
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305.16±205.34)ng/L比对照组的(826.79±325.10)ng/L低,t=7.3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0.05)。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类型之一,起病急、病势重、发展快,需予以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免患者病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目前,临床上常以血浆BNP水平诊断和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治疗时更注重患者体内血浆BNP水平的降低,以便及时抑制患者出现心室重塑。
静脉溶栓是常用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静脉给药消除患者血管中的血栓,以促使其血管恢复通畅,但此手段治疗的局限性较大,比如溶栓时间窗、禁忌证等。孙玉芳等人[2]的研究中指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和静脉血栓的患者,静脉溶栓后再次脑梗死和出血的风险高。
BNP属于内源性利钠肽,属于心室形成代偿性保护因子,能够激活鸟苷酸环化酶,提升心脏细胞的含量,继而发挥广泛生物学效应,亦可激活血管内皮蛋白激酶G,起到均衡性扩血管效果[3]。冠脉介入术是通过心导管,将患者血管狭窄处疏通,或者是闭塞的动脉管腔疏通,继而起到降低患者心肌损失的效果,显著改善人体内的心肌血流再灌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冠脉介入治疗后,其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ESV和EDV水平明显降低,LVEF水平则升高,表明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得到充分改善,且血浆BNP水平也显著降低,可见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轻,病情改善显著。
综上所述,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抑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塑,降低其血浆BN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