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现状及有效路径研究

2019-04-08 01:16赖淑君
决策探索 2019年6期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独立学院现状

赖淑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国家政策开始大力支持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催生出多种形式的在线课程。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某大学学院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探索未来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路径,以期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现状;独立学院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大学学院,涉及不同学科的学生,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400份,有效回收率100%,在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中,男性228人,占57%,女性172人,占43%,男女比例相对均衡。专业方面,文科生占25%,理科生占75%,即倾向于理工科的学生。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年级,大一143人,占35.75%,大二62人,占15.5%,大三134人,占33.5%,大四61人,占15.25%,调查学生涵盖四个年级,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占据比例较大。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综合统计分析,对学院在线开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反馈与评价进行群体性分析与探讨。

二、调查情况及分析

(一)学生对在线开放课程的了解程度

从调查数据看,该学院学生有接触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占87%,没有接触过的占23%。这表明,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虽然有推进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但尚未全面普及,独立学院可以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在线开放课程的推广力度。

(二)学生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原因

本研究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学生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原因和看法,如表格所示。

学生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原因是“考试需要”和“辅助专业课程学习或学术研究”,分别占58%和44%,小部分学生会选择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原因是“辅助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和“个人兴趣”,占比为35%和30.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和学习专业知识选择使用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辅助学习工具。由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多样性,学生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

(三)学生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时长情况

对学生参加课程情况、每周使用时长进行分析,得出数据,有29.75%的学生学习时长在30分钟至1小时,有23%的学生学习时长在30分钟以内,有20.5%的学生学习时长在1小时至2小时,有10.5%的学生学习时长在2小时至3小时,有16.25%的学生学习时长在3小时以上。

从调查数据和调研团队访谈了解到,学生在使用校内在线开放课程时,所用时间较短,学习时长较多的学生选择的是技能证书或者等级考试相关的课程,说明在线开放课程多被学生作为功能性学习使用。

(四)学生对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可程度

对于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喜欢传统授课方式的占61.25%,喜欢在线开放课程方式的占38.75%,调研团队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之所以更喜欢传统授课方式,在于传统授课方式具有一定课堂气氛,能直接快速地解疑答惑,在线课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需要结合传统授课方式的优势,进行创新。

(五)在线开放课程的不足之处

关于在线开放课程的不足方面,调查显示:缺乏交流占54%,无法进行课后答疑占51.25%,价格偏贵占49.5%,讲课速度过快占26%。从数据可看出,在线开放课程有其开放性、便利性的优势,同时仍然有其不足之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改进。

三、完善在线开放课程的对策

在线开放课程发展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凸显了其优势,但仍有不足之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调研访谈,为进一步促進教学发展和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创新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开设学生课外所需的课程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原因,半数的学生都是由于考试需要,并且为此使用的学习时长高于学习专业课程,学校可以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开设相对应的考研、四六级、技能培训等在线课程资源。

(二)重视线下和线上的互动,凸显教师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人类传播知识文化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线开放课程的开放意味着资源的开放、教师资源的共享。通过数据分析,传统课程依旧是大部分学生的第一选择,教师要抓住能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一最大优势,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课程的进度,在线开放课程中的精品课程也能传授给教师更多讲解知识点的方法,还可以了解到在线开放课程的一些不足,从而对自己的课程进行对比修改,并且可以适当增加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的互动,进行优势互补。

(三)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何一门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都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线开放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要根据当前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授课和课程模式设置,还要与实践指导服务相融合,打通人才培养的双向口,一方面要和教学对接,另一方面还要服务社会,依托线上线下活动建成良性循环的教学生态圈。

四、结语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极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在线开放课程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我们应该在进行传统教育的同时开放线上课程,这样可以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通过线上开放课程可以学习和巩固知识,也可以去学习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老师可以通过线上开放课程学习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前掌握重难点,实现针对性教学,在进行传统授课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如果能合理使用,使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程相互结合,可以让学生高效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实现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友富.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J].中国大学教学,2015(7):56-59.

[2]普星.基于超星泛雅教学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网络攻防与实践”课程为例 [J].现代信息科技,2019(2):108-109.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猜你喜欢
在线开放课程独立学院现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