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黄觉

2019-04-08 08:24史宇
齐鲁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局外人

史宇

非典型性演员黄觉形容自己的职业生活如同“下矿”。“演员的生活就是这样。你每天就是不停地在江湖里浮沉,坐在车里,运来运去,一条黑路,像漫长的隧道,靠在那儿,真跟从矿里出来是一样的。”

在“矿里”走过了十几年后,43岁的黄觉褪去了带刺的一面。他身上的刺,跟着他在歌厅、酒吧和片场里的荒唐青春一起烟消云散。在经历过一个演员“不温不火”的职业生涯和婚后的七年之痒后,黄觉终于成了一个游离在演艺圈边缘的中年人,保守,尽责,谨慎,宽裕,懒散。

“那一刻我拿到了”

距离《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新晋导演毕赣的倾情之作经历了从爆红到“口碑崩坏”的过程。

当初被毕赣选中,黄觉似乎短暂地拥有了“一飞冲天”的机会。在《路边野餐》拿到台湾最佳新人导演和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之后,毕赣的第二部电影统共吸纳了近5000万的投资,主角加入了专业演员。“汤唯都能请到,他可以请到他想要的人。”最终,毕赣选了夹在主流和边缘之间的黄觉。

毕赣说,选择黄觉是因为看了他拍的一个金融产品广告。在这个广告里,黄觉表现出自我调侃的“认怂”。“我是个loser吗?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一个演员,没得过奖,也不红,出门不用戴墨镜。有人请我做代言,我的第一反应是,找我?别再把客户给耽误了。我今年40岁,有一个老婆,俩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一岁,还有一条狗。我当然焦虑……一个平凡的演员,撑着一个还算合格的男人,和一个挺安全的家庭,我觉得我还行。”这种粗糙、生动的感觉,透露出一种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正是毕赣所需要的。

《地球最后的夜晚》拍了九个月。黄觉将拍这部电影比喻为,给自己“度过中年危机的一个礼物”。毕赣找黄觉的时候说,片酬很少,报出了一个让他吃惊的价格。黄觉就用一个商人的思维想:我损失这个钱,能做什么事情呢?可能可以买辆不错的跑车。如果别人把送自己的跑车作为礼物,那跟感兴趣的导演合作,也可以看成给自己中年危机送的一个礼物。

两年前黄觉看过《路边野餐》后,想找毕赣打听关于“荡麦”(毕赣电影里虚拟的地名)的消息。黄觉热爱摄影,想去荡麦拍照。结果毕赣告诉他,“荡麦”是他虚构出来的、并不存在的乌托邦。参与毕赣的电影拍摄,是另一种方式的寻找“荡麦”。为此,黄觉瘦了20斤,练起凯里方言,尽管拍摄过程中几度被虐得够呛,也终于在看到成片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的确真的去到了“荡麦”。

最终,《地球最后的夜晚》没有让黄觉“火一把”。“我不太介意它的票房,也不介意大家对它的评价。我在乎的是长镜头拍完的那一刻,这个东西可能我此后的人生都不会有了,但是那一刻我拿到了,也不再遗憾了。”

“到这也行,到那也行”

黄觉身材高大,从体型上区别于大多数南方人。

曾经,黄觉骑摩托车去北京郊外,停下来抽根烟,遇到了另外骑着机车的两人。他们被黄觉奇怪的装备吸引了,因为他骑着一辆哈雷,却没有戴头盔,还穿着拖鞋。两人停下来对黄觉说这样太危险了,但黄觉说:“我们广西人骑车都是这样子。”

黄觉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舞蹈系,又在广西歌舞团跳了几年舞。舞蹈,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他生命的重要元素。当演员以后虽然完全不跳了,但他觉得,舞蹈给了他一种“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比如审美、协调、节奏感,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生命,让他不知不觉有了一种“分寸感”。“舞蹈和音乐连在一块。音乐永远是有节奏、轻重、缓急这些东西。世界也好事物也罢,或许是掺杂有这些东西,也按这种类似的方式运行。因此可以说,舞蹈给了我一些类似于本能的东西。”黄觉说。

1993年,19岁的黄觉辞去广西文工团的工作,为了摇滚梦只身“北漂”。二十多岁的他走过T台、跳过舞,和窦唯、老狼玩儿摇滚,还痴迷于电子音乐。爱情成为他生活的必需品,刘仪伟就曾打趣:“黄觉一周可以换六个女朋友,而且全是外国人。”

那一年,34岁的黄觉早已花名在外,多情放浪、玩世不恭,没有人可以让他收心。对婚姻,更是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靠法律约束的关系挺操蛋的。”然而命运总是自有安排,浪子生命里总会出现一个能让你“束手就擒”的姑娘。2009年,黄觉在遇上麦子的两个月后领了证。

现在,黄觉44岁,城市中产,儿女双全,儿子叫小核桃,女儿叫小枣儿。去年3月底的时候,他趁着《地球最后的夜晚》还未开机,带全家人去了一趟西班牙。在塞维利亚的大教堂里,一家人去许愿。儿子许愿说,希望所有人都快乐。女儿许愿说,希望有人给我买项链。

在塞维利亚的街头,黄觉生出感慨:“我觉得所有人可能都像我一样,到了这个年龄了,把日子过得安稳一点,住得舒服一点,有个稳定的工作,不會太窘迫,然后有点尊严。一辈子老血脉贲张也不太对。我觉得挺满足的。我的灵魂是你带我去哪我就去哪,到这也行,到那也行。”

“把自我保存的挺完整的”

黄觉的微博简介写着“摄影艺术家、舞蹈艺术家、画家、春秋大梦董事长、音乐人”,唯独,没有演员。

他曾解释,微博简介的称呼都带着一丝自嘲和调侃,而他没有经过表演的系统训练,也并不觉得有天赋,但演戏这事对自己挺重要,所以就想把“演员”保留住,没把它变成一个调侃。“我不应该拿演员这个职业开玩笑,可能还是有一点点自卑。”

但对表演本身,黄觉是有执念的。“演员这个词对我来说,相比比较神圣一点。因为我花了那么多时间,从一个完全没有面对过镜头的人,变成一个演员。”28岁时,黄觉从广告模特转型影视表演,最初当演员只是为了赚3万块钱买电脑。由于兴趣爱好太多,以至于显得做演员有一搭没一搭,直到现在,他也做不到为了增加曝光率去参加真人秀或者参演热门大IP。

熟络的人脉、自如的社交能力,是这个行业的一个浮标,黄觉却对这些感到尴尬,他基本不参加饭局,即便在饭局,也总是第一个拿起筷子吃东西的人,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自己都不好意思,就找那几个曾经有过接触的话题去问,最近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总说一些很无趣的话。”

他很清楚性格限制着自己,不会主动创造工作机会,他也改变不了。黄觉承认,这种性格导致自己不可能是一个大红大紫的演员。不过,他很享受这种状态。“这样不会折损太多,把自我保存得还挺完整的。”正是如此,黄觉才找到了跟“演员”这个职业最恰当的相处方式。

和大部分演员相比,黄觉没有一根筋要出头的执着和对表演生涯的洁癖,他更贴近普通人的真实。在处女作《恋爱中的宝贝》中,他拥有着青涩、29岁的灵魂;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他是眉宇英挺、神采斐然的年轻军官;在《金战》《隐形将军》,直至11年后的《师父》中,他的角色拥有相同的气质——“与世无争”。

游弋在演员的世界的黄觉,把自己的范围拉得很宽,他可以是守门的保安,餐馆里的跑堂小哥,自然也可以是《地球最后的夜晚》里不停在寻找失踪情人的罗纮武。他自己也说,“如果我不演戏的话,就不可能去到一个很奇妙的,曲径通幽的世界。”

但别人看到的黄觉,始终是那个躲在社交媒体后面,调侃、嬉闹、玩世不恭、不屑一顾的“文艺中年男”。除了演戏,他还摄影、画画、收藏。他由此获得了一种应付生活的“局外人”姿态,既体面,又疏离,一面生活,一面旁观自己的生活。

猜你喜欢
局外人
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局内与局外
局外人:细节与象征的关系
琴(外一首)
石头记(外一首)
旁观者
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