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强
只有读懂乡村,才能读懂中国。近些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第一书记来到乡村,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培育“新乡贤文化”的深入,“第一书记+乡贤”成为乡村振兴的两股生力军。当下之乡村,乃是一个大舞台,是有志者的奋斗场,是造梦者的天堂。
一支队伍,一片乡村,七年奉献
高建军、王之栋都有两次作为第一书记的经历。
同属蒙阴,不同的村,不同的乡镇,带给他们不同的体验。而一旦成为第一书记,和自己的村子之间就结下了长久的感情。
偶尔,王之栋会接到“老家”的电话,那是距离他现在任职的魏城社区20多公里的龙汪峪村。几年前,他曾在那里担任过第一书记。之前修的路村民还在使用,之前引进的项目还在为村里造福,又是一年桃花开,“老家”的人有了喜事会告诉他,有什么困惑也会向他咨询。
如今,魏城和龙汪峪都是他的“老家”。
2012年以来,本刊记者曾多次采访第一书记。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乡贤治理和田园综合体开发,第一书记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乡村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扶贫先扶志,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走出了贫困的怪圈,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刚开始,第一书记的工作重心自然放在扶贫领域,而随着大量贫困人口脱贫,村内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新一批的第一书记早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扶贫,而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成为工作中的“标配”,新的田园梦想寄托着他们新的希望。
第一书记带来的,不只是生产生活的便捷,也不只是越来越多的致富道路,还有老有所依和文化生活秩序的重建。乡村振兴也不只是简单的一句口号,它转化在乡村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在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干部的日常工作中。
“一批又一批省发展改革委第一书记,‘七人包一村,一人包七村,形成一种‘会诊。”熟悉第一书记工作的蒙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苏云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他们不仅给任职村做出贡献,还给整个桃墟镇甚至蒙阴县争取了很多资金项目支持,做出很大贡献。
当下,乡村依旧面临各种问题,随着新时代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理念、发展路径、视野都需要新思维,更需要高端的、年轻有为的人前来,在这片广阔领域里施展才华。以后,“第一书记”作为特有名词可能会成为历史,但不限党员、不限身份的新的下乡干部也许会成为现实。
我们同时看到,前些年不断有人发问的“沦陷的故乡”正在逐渐变好,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过去的美丽乡村正逐渐恢复,并以新的现代化的形式,开启又一个伟大的乡村振兴时代。
第一书记+乡贤,把乡村建设的更像乡村
前城村是公鼐的故乡。
楸树漫山,香椿遍野,前城村人还喜爱牡丹。一棵300多年的牡丹,见证了这个山村的文化更迭,经过几代人的精心呵护,依然枝繁叶茂。
在公鼐的影响下,公氏家族历代人才辈出,在当地影响很大。“牡丹王”的主人公茂纯介绍,他的老爷爷有六品军功,往上还有一位授过知县的拔贡。再往上推,就是这个家族绵延的文化脉络。
公氏家族是明代后期声势显赫的“馆阁世家”,到公鼐时,已经“父子翰林,五世进士”。查遍当地几版清代县志,通篇是对这个家族的褒扬。
明代熹宗年间,“两代帝师”公鼐第二次辞去官职,回归故乡,直到去世。1615年,山东大饥,第一次赋闲在家的公鼐上书请求赈济,得到允许,“一路赖以全活”。崇祯帝后来在祭文中也提到此事,褒扬他“仁殚乡闾”。在故乡,公鼐还办学堂,荫及乡亲,一个县的学问跟着噌噌往上蹿。蒙阴县城曾有崇祯皇帝敕命建造的“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石坊,那些浮雕人物、花鸟,成为很多人的记忆。可惜,这座石坊在1961年被毁了。
公鼐对后世的影响,完美阐释了乡贤文化的底蕴。比如在前城村,几乎每个公氏后人都能讲一些祖上的事迹,对文化的重视也贯穿在这个村的日常中。这里大学生数量普遍多,之前曾有媒体以“蒙山脚下状元村”为题进行报道。
乡贤,是古代乡村文化传递的重要媒介。公鼐对故乡蒙阴的贡献,超过当世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文化细流汇成江河大海,成为取之不尽的营养。所谓“蒙阴县,公一半”,并不仅是指的人口,这个家族的文化影响当是又一个助推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培育“新乡贤文化”被写进2017年中央1号文件。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可以借鉴“乡贤治理”模式。
“历史上,官员干部退休后告老还乡,回到农村,把高端的思想、理念、文化带回来。同时,把一些资产、资金也带回来。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带动,这就形成了互动,年轻时外出做官,年龄大了告老还乡,培养后代。”苏云涛说,“其实,让年轻人完全居住在农村也不现实,要形成良好的人才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现在各种政策、资金都在下乡,农村的潜力无限,年轻人能获取更大的空间和平台。”
一批“当代乡贤”,成为新时代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桃墟村主任石绍松,作为当地知名企业家和“能人”,成为村主任后,利用自身优势,带动乡亲致富,并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贫困户。
安康村的吴西来,利用乡村自身优势,打造农家乐,自己致富后带动乡亲致富。吴西来说:“每个人都有恋乡情结,希望自己的村子发展好,兄弟爷们生活好。能发光就发光,能发热就发热。”
朴实的话语背后,是浓浓乡情的尽情释放。
在山清水秀的安康村,走在山水之间、村巷之间、板栗林树上木屋间,会看到“创业不必去远方,家鄉一样铸辉煌”“把乡村建设的更像乡村”等标语。这是当下乡村的真实呼声,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乡村,作为外来人才的第一书记和本土人才的乡贤,共同构成了人才空心期的建设生力军。他们视角不同目标一致,基础不同道路类似,共同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我们既要有像第一书记那样规范的人才引进模式,更要有越来越多的乡贤,在不同领域带动乡村发展。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乡村的面貌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乡村、回到乡村,又加快了乡村的发展。这样的良性循环,令人期待,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