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路上的乡村,是变迁的中国。
最初,遍布乡村的独轮车是一道独特风景。运送作物,走亲戚,作為一家之主的男人推着独轮车,车上乘载着他的家庭。自行车兴起的年代,山区开始变得“轻便”。后来,摩托车、三轮车、汽车逐渐出现,乡村的土路上,机器开始轰鸣。
那时候,赶集是一场盛大的节日。赶集前,要化最好的妆,穿最好的衣服,仿佛不是去买卖,而是去相亲。早晨,通往集市的道路上,步行的,推着独轮车的,骑自行车的,一股股人流形成一条条移动的龙。往往,买和卖融为一体,一只公鸡是家里的主要财源,一篮鸡蛋换回一个月的柴米油盐。
一切都在变化,交通工具变了,道路硬化了,距离短了,集市的意义大打折扣。不变的,是放眼看向世界的目光,是人和人之间的联通纽带。
李百军,著名摄影家、画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沂蒙山区为根据地,记录乡村中国,不断产生影响。他的作品,呈现出原生的乡村,时间在记录的过程中凝固,艺术底色愈显厚重。
李百军摄影经历
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沂蒙山区农民家庭。
198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1989年,《伴侣》在美国第98届职业摄影师国际展中获银镜头奖。
1991年,《沂蒙父老》组照参加日本朝日图片社中国摄影师六人展。
1998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现代艺术中心举办“中国陕北”摄影展。
1999年,在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新兵连”摄影展。
2009年,“沂蒙山人”专题影展在北京参加建国60周年纪实摄影大展。
1992年,台湾摄影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李百军摄影作品集》。
2002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天—李百军生活视觉日记》。
2008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2012年,在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中获“最高学院奖”。
2014年,《后样板戏时代》参加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
2016年,“八十年代临沂城”在连州国际摄影节展出。
2016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老照片特辑”《老城记忆——八十年代临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