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颖
(吉林市解放军第965医院特诊科 吉林 吉林 132011)
不断发展的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使得不断有造影新方法面世。在癌症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治当中,所使用的超声造影技术以“彩超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为主,以及最新面世的“灰阶实时造影”技术为重要的检测手段[1]。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癌症患者的65个占位病变的病灶进行造影观察。其目的是为了能够针对新型超声造影技术的彩超造影及实时灰阶造影对癌症占位病变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并最终得出结论。
附表 30例癌症占位性病变造影前后增强效果比较(例)
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癌症患者的65个占位病变的病灶进行造影观察。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49±3.25)岁。
本次研究中,1例肝血管瘤,2例肝硬化结节,2例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后,3例肝炎性结节,3例肝转移瘤,19例原发性肝癌。
另外,经穿刺病理及手术证实13例,经MRI、临床资料及CT确诊17例。
应用意大利Esaote Technos DU6彩超仪,探头为CA431,频率2.5~5.0MHz,实时灰阶谐波造影技术CnTI,机械指数(MI)<0.05,声压指数(AT)<3.8[2]。
采用Bracco公司的第二代新型造影剂SonoVue,使用时加入5m1 0.9%氯化钠溶液,用力振荡数秒,直至冻干物完全溶解,再经受检者肘静脉注入[3]。
本次研究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1,统计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针对新型超声造影技术的彩超造影及实时灰阶造影对癌症占位病变的评级结果详见附表。
通过上表不难看到,经过彩超造影后,明显看到血流信号等级提升,并且在经过灰阶造影后,等级进一步的提升,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和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充分表现出了彩超造影技术在癌症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应用上的优点,即:能够同步显示出患者病灶部位的二维灰阶图像以及血流信号,对于判断病灶处的血流分布有实际意义,能够提供足够的诊断依据。
当然,在本次研究中,也表现出了彩超造影技术的局限之处,即:容易出现彩色伪像。这种“伪像”极易影响诊断的客观性。同时,由于彩超造影技术不可避免的“彩色溢出”现象,往往导致超出实际范围的血管显示,易造成血流增强效果评价困难,结果在临床诊断的时候,很容易漏诊一些患者的微小病灶,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充分表现出了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癌症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应用上的优点,即:通过提高病灶同患者组织间的“回声差别”,利用“实质回声”或者“病灶回声”的增强,发挥灰阶超声造影技术的优势,从而检查出一些常规手段不能检测到的病灶部位。就癌症的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而言,灰阶超声造影技术的增强效果确实彩超造影技术比不了的。
但是,本次研究也暴露了灰阶彩超造影技术的局限所在,即:对于病灶的数目及位置的判断较为不易,以及较差的穿透力导致对一些位置较深的病灶诊断效果不强。
总之,通过本次研究,针对新型超声造影技术的彩超造影及实时灰阶造影对癌症占位病变的具体应用,可以看到尽管两种方法都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病灶进行实时评价,但就准确率以及评价能力而言,“灰阶超声造影”明显优于“彩超造影”[4]。除了可以进一步的观察到灌注造影剂的过程动态之外,灰阶超声造影还具备揭示患者占位病变处的时相特点,并且对于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的“回声差别”,有一定的提高效果。无论是定性判断病变还是病灶检出率的提高上,“灰阶超声造影”都比“彩超造影”更加重要,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