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风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此,笔者摸索了一些方法,仅供参考。
只有思想意识的转变才能切实改变学生对计算的轻视。讲一个真实故事——《悲壮两小时》。内容是1967 年8 月23 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1 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返回大气层后,需要打开降落伞时,突然发现打不开了,飞船爆炸宇航员牺牲。最后查明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因为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而引起的。听了这个故事后,学生的表情都惊呆了。没有想到一个疏忽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这使学生明白要有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态度对待计算题。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数学学习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尽兴地“玩”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形成积极的“心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变化同步的情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
在学过四则运算后,为使学生计算正确,掌握好运算顺序,采用扑克牌算24 点。首先讲明规则,4 人一副牌,每人四分之一,每次每人发牌要求同时背面出牌,点数朝上放桌面,利用加减乘除算出24 为胜,这4 张牌就属于胜者,如果都算不出来,这4 张牌充公。最后以手中牌多者为胜。话音刚落,学生迅速行动起来,教室里时而大声讲解,时而闭口思索,但只要出现一人算出来后,其他人不由自主为他喝彩。下课铃虽然响了,学生还是不愿停下来。看着他们的高兴劲儿,笔者明白,扑克虽然只是一种娱乐工具,但只要善于挖掘“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就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当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时,应充分相信他们,鼓励其积极观察、交流。计算中学生容易被一些相似的数目所混淆,影响其正确运用。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鉴别能力。比如:34+75=75+43、12伊97+3=12伊100。学生容易被相同的数字吸引,忽视了数字所占位置的不同,误认为结果是相同的。以前所学的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到先乘除后加减,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造”。让学生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过程就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从而减少错误。
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后,对于62衣6 计算时,有学生在竖式的十位写1,商的个位没有写,最后横式上写的是商1 余2。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采取让学生当教师来评判,怎样确定计算是对还是错呢?生1 说:利用商乘除数加余数的方法验算,1伊6垣2 不等于62。生2:直接判断商的位数应该是两位数,可商1 不是两位数。生3:用估算的方法,把62 看成60,除以6 商大约是10,不会是1。师问:个位不够商1 应该用谁(0)占位?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进一步巩固了知识。
加减法计算往往因为进位、借位学生不写进的位、借的位而造成计算错误。学生依靠短时记忆虽然记得快但遗忘也很快。为此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把竖式列出来,尤其需要进位的必须在竖式上写上进位的数字,写的小一点,以便在算过当前位后记得加上进来的数。减法出现不够减时,一定要点上借位点,提醒现在的被减数已比原数小1。这些竖式的书写一方面便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是为了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更为了学生检查做好充分的准备,由短时记忆变成了长时间的提醒。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乘法分配律,这个概念里不但有加法,还有乘法,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笔者把两个数的和,比喻成哥哥和妹妹,与一个数相乘,把这个数比喻成妈妈,对学生说:“过年了,妈妈给哥哥发红包,妈妈又给妹妹发红包,最后再相加。”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就是用原来的方法不能够达到简便的目的,所以哥哥和妹妹相加后妈妈再一起发红包,用妈妈、哥哥、姐姐的称呼表示数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特别是找妈妈这个数的时候学生找得准而且快。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一下子就记住了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计算中的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检验是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要抄对题,二要检查每一步的结果,三要对得数。四则运算审题的方法是先看一看整个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或者把结果当作已知数参与计算,能否得到已知的数来验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工作,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计算能力一定会有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