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应军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永远是师德的训诫,教师的基本典范就是“学高”“身正”。
在当今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学校教师师德建设应当以社会大环境为背景,始终坚定不移地履行农村师德建设理想信念。1.师德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一层面上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均衡教育,培养出现代化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2.要求教师具有新时期要求的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知识水平。3.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时刻谨记自己在当下的社会位置,牢记自己的使命,努力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4.博爱广天下,师德育中华。教师用发自内心的爱,去教育指引学生的未来发展。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精心栽培学生。人的交往是彼此相联的,师生关系亦是如此,只有彼此互相尊重和热爱,才会共筑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中,普遍存在农村与城市差别、区域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这体现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较为薄弱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的差异。
1.工资薪金低,生活压力大,教育责任心弱。由于人们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经济上的攀比,农村教师薪金普遍不高,同样要面对家庭生活上的困难,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待平日的教学,出现教育责任心弱,应付的心理。
2.变相体罚,对学生缺少科学管理措施。农村教师师德在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知识水平上有待提高,面对一批一批新的学生,虽然不再使用原始的打骂方式,但仍然也会变相地进行一些过度惩罚,会让学生的身心受到打压。
3.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找不到认同感。身为农村教师,更多了一些乡土的烟火气,少了一些高高在上的身架。在日常生活当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得到的麻烦和困境反而比较多,这也导致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
4.出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不懂为人师表的庄严与肃穆,穿衣举止出格,甚至不能正确理解教师的职业操守,做出一些让人不耻的行为。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待教师,对待学生,都以人为本,外制内修。以严明的相关制度为框架,加强师德自主教育,自我培养,突出师德建设的约束性和内省性相结合,整合外在规范和内在引导。
1.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可有效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农村学校需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纳入到学校的评奖评优、年度季度考核当中,以激励教师做好教学工作,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这种外在的激励、评价、考核制度在今后的农村师德建设当中有着重要作用,这是奠定了基石。
2.对农村教师在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知识水平方面上,开展有效科学的专业培训。定时定期的培训和教育,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在新世纪大环境下不至于迷失,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所在,尽职尽责。新世纪的教育,需要摆脱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及时从外来汲取新的营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师生和谐共处,开创农村教育新时代。
3.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重立身立德。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每一位乡村教师都应该不忘初心,立定终身学习的信仰。常修从教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宁静致远,淡泊名利,树己高德,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严于律己,回归教育本质。尽管在经济社会的浪潮下,也不能轻易地迷失自我,随波逐流,做出有违师德师风,有失高范的行为,坚定己心,任重而道远。
4.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关怀与体贴,社会各界公众也应该尊重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价值。国家和社会的认可是对农村教师师德培育的助动力,社会的每一分子都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乡村教师,深切体知他们有着自己神圣的使命,是值得其他行业所敬仰支持的,是不容小觑的。
5.社会成员的监督,很多时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个别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价值倾向的教师,为了防患于未然,防止学生受到身心的伤害,社会成员有义务对此提出不满,用正当的方式提出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