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读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阅读能力包括六种智能要求:理解能力、批判能力、筛选能力、借鉴能力、内化能力、运用能力。阅读能力智能要求如此之多,提升自然不易,因而语文教师任重道远。接下来,笔者就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作如下探索。
如今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各种比例失调,如阅读与解读比例失调,自我提升与活动失调,长效与短效的失调……课堂上,教师貌似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手持大旗,指东指西,好不热闹;对文本不是反复诵读与感悟,而是分来析去“巧妙”肢解,“文”无完肤惨不忍睹。
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对语文教学的长期性认识不够,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任务分解缺乏宏观构建,导致了教师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与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组织混乱,各种比例失调。
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不够也是其重要原因。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当课堂教学违背了这一规律,让学生永远吃“嚼过的馍馍”,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各种比例失调。
在阅读课上,教师如果能摆脱“有为”的束缚,多一点“无为”,相信“无声胜有声”的力量,将会让课堂回归清朗,学生学会涵泳。
1.课堂回归清朗。所谓的“清朗”,就是“清爽开朗”。清朗学堂让人想起那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有朝露晨风的清新之感。学堂是点燃激情激发思想的地方,让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孩子去尽情地阅读吧,他们会自己学习自己感受自己思考,从而实现自我提升。教师做“学堂”里的先生,指点一二即可,万万不可拿出研究学术的派头越位解读,灌输思想,那是传教士之所为。在更多的时候,教师应该学会闭嘴,懂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清朗学堂。唯有课堂清朗了,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才能实现教学的良性发展。
2.学生学会涵泳。所谓“涵泳”,就是“浸润在水里,尽情地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春江水暖”会“鸭先知”呢?正是因为它在水里。水乡的孩子有几个不识水性呢?文化殿堂,浩如烟海,唯有让我们的学生涵泳其中,方能让他们熟识江河湖海潮起潮落。适合诵读的文本,就是要有琅琅书声,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抑扬顿挫之美感;适合积累的文字,就要有摘录抄写,让学生在摘抄中吸收古今中外之精华;适合争论的文字,就要有思想碰撞,让学生在碰撞交流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适合鉴赏的篇目,就要做批评注解,让学生在批评论述中提升文化鉴赏的能力……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听过一位老教师的话——“有时候宁愿老师是哑巴!”这话虽然极端了点,但也不无道理。教师少一点作为,学生更易学会涵泳。
教师少一点“有为”,多一点“无为”,并不等于对教师放低了要求,恰好相反,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懂得无为的重要性,更需要有架构与组织教学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熟知语文知识与能力养成的阶段性任务。也就是说,教师要明确每个学段的知识目标与能力养成目标,并有步骤地组织教学。如果不明确阶段性任务,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缺少轻重缓急。在整个中学阶段,相同文体在不同阶段都有其阅读与研习的侧重点,将其成线,层层递进,就形成了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构架。这样去统筹教学,就会关注到语文教学的长期性与渐进性,就不会在每一个篇目每一节课上试图面面俱到,实际上却是蜻蜓点水。
2.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如教师的朗读要有一定的水平,因为教师要范读,要给学生诵读指导。笔者听过一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公开课,教师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学生几次个读与齐读都与“情”不沾边,教师却未置可否。试想,教师为什么不能参与诵读呢?也许是教师的诵读水平不高所致。这样的课堂就缺乏美读欣赏与情感体会了,研习文本与把握思想也就变得无趣得很,学生朗读与阅读能力也难以提升。朗读是如此,板书、写作、鉴赏,也都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功底。这如同一个球队的教练,在各个方面都要有相当的水平,才能培养出一支好的球队。
3.做一个有艺术素养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常常会在各类艺术之间穿梭。所以,缺乏艺术素养的教师很难感受到语文的艺术美。阅读《江南的冬景》,你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图画美吗?诵读《雨巷》,你能听到那深沉回荡的旋律吗?研习《像山那样思考》,你能感知到大山的思想吗?缺乏艺术素养的教师,对文字的理解是不够的。古代的文人是琴棋书画无不涉猎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让语文教学回归其艺术的本性。
语文课堂教学多几分清朗,少一些喧闹,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品味中思索,在借鉴中提升。而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遵循教学的规律,要用力有度,在“有为”与“无为”之间收放自如。曹文轩曾说:“当执教者方方面面都能达到自然的境界时,他的语文教学生涯也就到达了最高的境界。”阅读课堂教学该回归自然了,于生而言,久久涵泳识别水性;于师而言,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