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志
对话教学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教学方式,由课堂互动交流延伸而来。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是联动教师与学生,促进知识载体、教师、学生完成知识流动循环的必然途径。可以说,互动交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对话教学是从课堂互动交流中延伸而来,通过强调学生与教师对话的平等性,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的现状。
目标是行为针对性、有效性、激发性的关键因素,设置教学目标,可以让对话教学按照既定的方向展开相应的活动,无论是课堂设计抑或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教授学生经验技巧,都离不开目标的参与。
1.增强目标设置的针对性,提升对话教学的质量。在达成教学活动目标的途径中,针对性教学目标可以有效联动目标与教学设计,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英语知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也会得到提升。
2.增强目标设置的有效性,让目标存在被实现的价值。目标实现的价值是目标得以存在的根本性保障,也是教学设计是否脱轨、是否能让学生正确掌握英语知识的关键所在。
3.增强目标设置的激发性,促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目标设置一般会有双重特性,即挑战性和易于实现性。挑战性意味着目标较大,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实现难度;易于实现性意味着目标较小,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只要按照一定教学流程,便可以轻松掌握。产生的负面影响、目标设置过大,打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目标设置过小,教师与学生轻视英语教学活动,无法深度挖掘初中英语知识的内容。
例如,学习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what’s the matter”,在设置目标时,可以从目标设置的针对性出发,根据“让学生一节课内对一单元内的英语单词进行语音熟记和用法浅解”的教学目标,将课堂对话活动之一设置成“探究单词的可能变体”,比如正在进行时等的单词形态等。
教师对话教学素养是从教师的“教”出发,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道德素养,进而客观保障对话教学的质量。
1.教学理念。对话教学强调学生与教师展开平等对话,也就是说,在整个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非主导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掌握,学生并非被动听讲者,而是自主思考者,学生需要根据对话存在的问题、提示、答案予以信息攫取,促进知识体系建构活动的进行。
2.教学手段。对话教学的有效应用,与教师如何展开对话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教学手段,其偏差体现在对话内容、对话趣味性、对话引导力等,对话内容主要包括问题设置、目标设置、提示、问题的分解浅析等,对话的趣味性体现在对话是否具备吸引力,对话引导力是教师是否具备节奏把握能力,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以对话的形式抽丝剥茧讲解英语知识。
3.道德素养。对话教学持续周期长,甚至能贯穿课堂始终,它不单单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节奏把握能力,更需要具备责任心、耐心等。教师的责任心可以避免教师因为追赶教学进度而缩减教学步骤,比如直接说明单词或例句的过去式、现在进行时的形态,让学生予以强记,而耐心则是需要教师能耐下心来,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去推测未知。
对话教学中,不同的对话形式会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对话教学形式包括共同探究、自主发现、直接灌输三种。由于直接灌输不符合新理念教学,因而从共同探究和自主发现来浅析对话形式。
1.共同探究。就是教师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已知的条件,按照问题解决的逻辑思路,一步步挖掘出结论。该方法需要教师暂时“遗忘”结论,强调对话过程的逻辑性,能够手把手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综合提升对话教学的效能。
2.自主发现。就是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自主思考、自主查阅资料等,逐步解决问题。该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要求,最为经典的例子便是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主塑造英语使用语境,从而总结出相应的结论。
学生学习热情直接与其主观能动性挂钩,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意味着学生可以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对话当中。对话教学不单单需要教师“教”的能力,更需要学生保持最佳姿态接纳英语知识,学生学习的热情需要教师塑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创新对话形式、端正教学心态等,让学生学得舒心,从而能具备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并加入对话教学中。
对话教学是从课堂互动交流当中垂直深化而来,在贯彻落实新理念教学工作的今天,对话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在高效应用的策略上,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教师对话素养提高、多样化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对话热情着手,改进对话教学课堂,在增强课堂教学效能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