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有人认为这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反馈,没有多少研究价值。但是据笔者的观察,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很多是随意发挥,缺乏实效,问题不少。那么,究竟有哪些问题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表现一:“重复”也是一种错
教师在直面儿童与其互动时,忙于其他事务没有做出适宜的回应或回应语言贫乏、机械、程式化,于是陷入知道要回应孩子,但不知如何回应的困境。有时就导致了英语教师语言口罗唆,轻率重复学生或自己的话。更多时候,教师的口头重复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如对学生一般性回答和评价的重复等。这样的口头评价挤占了许多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导致课堂节奏迟缓,枯燥乏味,效率不高。
表现二:“应付”说明我很累
教师的发展是有阶段的,特别是一些新手教师,课堂调控技巧缺乏,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穷于应付。无奈之下,只好用些语气词“Oh”“OK”来连续应付学生的回答,在发现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或不够深刻时,往往只会说“Sit down.Who can answer it?”“Great!”这几种评价有共同的特点,即教师没有真正评价学生,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这类评价语言中获得肯定或否定。即使像“Good”这类评价语言,看似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但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所以最终无法肯定自己。这种评价一则对学生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二则也反映了教师教学基本功不足,缺乏底气。在课堂“累”的背后,透视出专业成长的必需。
对策:要改变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教师要明确以下两点。
(1)简洁、准确是根本。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行文要简洁,不模糊,对于要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除了语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的准确性显得犹为重要,既不能一味地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
(2)生动、幽默是追求。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就该追求生动幽默、灵活、丰富,才能使课堂氛围生机勃勃。
表现一:优生定势。上课时,教师往往喜欢请学习较好的和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请优等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满脸欣慰。请差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往往焦躁不安,一旦答错了就满脸失望,甚至忍不住打断学生的发言以“遮丑”;好不容易答正确了,说:“OK,it's your answer.May be you are right.”诸如此类,教师以优等生的思维水平为标准去衡量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对于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学生,教师很少有评价。课堂上看似动起来了,其实只是教师和优等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难以享受到教师课堂评价的雨露滋润。
表现二:两极定势。一是把表扬作为激励学生的唯一手段,在课堂上经常毫无理由地赞扬学生甚至讨好,简直是难以让人容忍。如有位教师上PEP 3B Unit3时,不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都说“Good”。如此表扬已经失去它应有的意义与价值,也容易使学生迷失自己,更使学生耐挫折的承受力大打折扣。
对策一:降低期望,尊重差异。对于优生,只有严格要求,才有利于他们的不断进取,但当他们确有创见时,要给予热情的肯定,在成功中培植自信,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对于学困生,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他们在挫折中汲取教训,不断进步,就这样让爱的阳光多一些去关照沉默的大多数。
对策二:恰当评价,适度把握。教师评价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度”。既要客观公正,又要具体明确。既不能一味批评,也不能无限表扬。评价时要言之有物,千万不能用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或无原则地粗暴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对教师的奖励与批评就会产生淡漠感。
其实,英语课堂即时评价是丰富多彩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它更是智慧生成的,需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力与精彩的课堂语言。随着课改的深入,精彩的即时评价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终极追求。笔者相信,只要教师在课堂中倾听、在生活中积累、在实践后反思,学生会因为你的评价而一次次惊喜,教师也因为自己的评价而一次次享受课堂,那时,课堂之水才会真正沸腾起来,上升成为学生童年天空中最美丽的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