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设计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为例

2019-04-07 19:50郝雅仙于冬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口头敬畏实例

郝雅仙 于冬青

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但单通过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效果,因此课后作业的利用尤为重要。根据对已有研究梳理,合理的课后作业可以有效衔接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课后作业的设计应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标准,培养学生的主动自觉性。

一、课后作业的内容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初中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课后作业是“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为例,将课后作业限定为教材中的“拓展空间”。

“拓展空间”位于教材每一框内容的最后,对本框内容进行升华。主要目的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较多地采用启示、感想类;调查实践;讨论交流等方式,旨在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基础上拓展升华,以提高作业的可操作性与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拓展空间”的分析发现,课后作业的设计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题目缺乏社会生活情境 社会生活情境即学生在生活中能体验、观察到的社会真实生活场景。作业设计中加入社会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及独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对七年级教材研读,选取一个实例分析。

实例一:生命问题缺乏社会情境

拓展空间: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请和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此作业的设计可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发展辩证思维,让学生认识到心存敬畏与自身行为举止之间的关系,但此作业缺乏社会生活情境的融入。首先敬畏一词无具体阐述,其次单凭抽象的话语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二者关系。学生无法形成深层次思考,思维能力也因此受限。

2.作业作答形式重口头回答 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访谈可知,“拓展空间”多是老师要求学生口头回答,书面作答形式较少。

访谈一:教师对作业的作答形式反馈

问:您对“拓展空间”满意吗?您是如何利用它们的?

答:“拓展空间”的内容不是所有都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及考试特点,我会根据学生的现实特点进行筛选。比较浅显易组织的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口头完成,需要收集资料的题目,安排小组课后进行。平时会更注重练习册上的题目,教材上的习题有选择的讲解。

访谈二:学生对作业作答形式的反馈

问:老师布置作业会涉及“拓展空间”吗?

答:作业基本都是练习册上的,这些都在课堂上讲。

问:那你们是口头作答还是书面作答啊?答案和同学间的交流你会记下来吗?

答:口头作答,有时记点关键词。

问:为什么会不记下来呢?

答:因为老师没要求,而且书上也没提示要记下来。

由以上访谈可知:从客观层面来看,部分需书面回答的作业未设置填写处,这对教师的布置与学生的完成都有一定影响。从教师层面来看,口头提问的方式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增进交流与讨论,但容易流于形式,使所学知识无法深化,出现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书面与口头的失衡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作业设计缺乏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抓住问题要领,遵循逻辑规则,不断质疑和反省以形成清晰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七年级教材研读,选取一个实例分析。

实例二:作业设计缺乏批判性思维

拓展空间:请你回想自己成长道路上大大小小的成功、进步,努力发现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可贵之处。然后,给自己写一封信,表达对自己的欣赏、喜爱或激励写在书签上;或者用其他你喜欢的方式欣赏自己。

上述作业设计达到了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效果,但过于片面化。要求学生回想自己的可贵之处,表达对自己的欣赏,这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但没有提及自己的不足,处于单一的视角,无法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

4.作业设计设问模糊 清晰的设问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完成作业,通过对七年级教材研读,选取一个实例分析。

实例三:课后作业设问模糊

拓展空间:检视自己对友谊的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够”朋友。

你对朋友的情谊会改变吗?

你会跟自己的朋友竞争吗?

你与朋友交往有哪些原则?

......

本课目标是友谊的原则与界限,但以上设问过于抽象,界定也过于模糊宽泛。如此处的情谊是否会改变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限制,导致学生无从判断在多长时间内不改变情谊才是“够”朋友。与朋友竞争也没有明确规定是哪些方面,什么状态下进行。对原则一词没有给出简要的解释,这些设计会使七年级学生抓不到重点,甚至偏离主体方向,不利于得到清晰的回答。

三、课后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

针对目前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核心价值观及心理学理论与作业设计联系起来,旨在分析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更有针对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1.提高与社会生活情境的衔接性 课后作业应该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衔接性。参见实例一,“心存敬畏,才能无畏”可以引入董存瑞炸毁敌人暗堡,勇敢献出生命的故事,体现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可以引入毒品危害生命的案例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做到行有所止。这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思考。

2.综合运用封闭式与开放式作业 口头作答形式可以通过观点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封闭式作业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复杂性思维。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交流时给予提醒,让学生将有益的观点及总结语记下来;在题目后设置思维拓展。这些学习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3.利用多种媒介丰富作业资源 新颖的作业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效率,合理地利用感性材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及情感世界。

访谈三:课后作业的改进策略

问: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学生布置怎样的课后作业?

答:我会让学生看有关课本内容的视频增加兴趣。

该同学的回答反映了学生的课后作业类型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在作业中增加感性材料,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课后加入相关书籍、视频、图片、网页等资源或融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向学性。

4.作业内容设计清晰全面 作业的内容设计应该具体明确,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其真正理解作业的指向性。

参见实例三:第一个设问可设定一个时间段,增强学生的理解;第二个设问对竞争的方面进行限定,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第三个设问对原则一词给予相关的界定,使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抽象词汇的概念,将书中所学与实际联系。参见实例二:可以加入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与劣势,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看待自己;或引入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使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形成纵向与横向的思维。清晰的设问、辨证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发挥作业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及辨证能力。

综上,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此课程的特殊性及此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为主,使学生的生命性得以发挥,真正发挥作业的价值。

猜你喜欢
口头敬畏实例
如何写口头通知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敬畏先烈
敬畏 果决 笃信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