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石梅
案例教学是一种很高效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把那些复杂难懂的东西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很好地理解出来。所以初中政治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遇到难懂的地方,要试着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案例教学在很多初高中学校中,还有小学和大学都被普遍地使用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是很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内容。如何运用案例教学,如何用好案例教学都是老师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内容,在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中寻找更好的案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识和技能。
1.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政治教学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文化知识之外还特别注重对于学生人格以及个人素养方面的培养。然而,很多学生感觉政治课程内容非常的晦涩、枯燥,学习起来也非常的吃力,故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在政治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强化课程内容的形象性与具体性,更加便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理解,进而促使学生发现学习政治课程的趣味性。
2.能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教学法将学生生活中所见或者所闻的实际案例引入到课程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在自身生活中的意义,进而提高学生内心中对于政治课程的认同感。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程的时候便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1.时效性原则 教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要注重对案例的选择,尽量采用实时发生的且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内容,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积极性。注重案例的时效性原则还可以培养起学生对实时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
2.针对性原则 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与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政治立场。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政治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尽量选取与学生相关的、指向明确的案例。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思想上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启迪,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法显得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3.实践性原则 教学活动应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价值。在政治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将自己的行为与案例进行对比,进而产生必要的反思。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案例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课本教材,然后选择出科学而恰当的案例,以充分实现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然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案例,案例可以是发生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而编纂出来的,无论选择哪一种案例都要具备典型的代表性特点,以充分突出课堂教学目标。合适而又恰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在恰当的时机引入教学案例 政治教师将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引入的时机,保证案例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出现,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思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保证案例展现形式的多样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引入教学过程中,使案例能够以图片、声效、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将案例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3.分组讨论案例 在使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其在组内展开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分组讨论的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应该予以充分的指导,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然后还要给每个小组的观点进行点评,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这样一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与同学之间的交际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这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氛围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评价是一种常见的检验学习效果的办法,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案例教学法。当小组内对案例的讨论结束后,教师便可安排各小组间通过辩论、直接阐述等形式对组内探讨出来的结果进行交流与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听取每一组的结论,尽量避免重复观点的提出。最后,当每一组发言完毕后,教师应根据全班学生探讨的结果进行总结,不全面、不完善的予以补充,不正确的则予以纠正。总之,在此阶段,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升华,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老师在采用案例法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身心情况做到深入的了解。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寻找到恰当的案例,同时老师也要把握好案例引入课堂的时机,只有这些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真正地发挥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也才能让学生从案例法教学中寻找到自己人生正确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