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斌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地理图表也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一种非常形象的语言,地理教学离不开地理图表,而地理图表又是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具,融合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地理知识,让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点更加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地理素养。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中,涉及到很多不同种类的地理图表,所以我们在地理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利用地理图表,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其中,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从图中找出隐藏的知识点,让其成为培养学生读图意识的重要原动力和兴奋剂。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中关于“地形概括”这节内容时,便涉及到“中国地形图”“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以及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由于所涉及的地图较多,所以老师在地理课堂上可先带领学生读“中国地形图”,深入了解中国的大致地形,然后再指导学生具体的阅读“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让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中国地图的三级阶梯,以及大致的分界线,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纵坐标的过程中深入认识各级阶梯大致的落差。然后,让学生在回答思考题“长江、黄河等江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时,河流的落差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水流又将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这些地理现象对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具有什么便利条件呢?”当学生在阅读完这两张图所涉及的地理知识点之后,便能够很轻易的理解河流落差的变化。然后,老师再指导学生思考水能资源利用和地势落差的关系,促使学生通过读图来回答相应的题目。待学生做完思考题之后,老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并深入思考我国地形多种多样,而广大的山区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通过充分利用上述几幅图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技巧和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意识。
每一张地图都涉及到具体的地理现象,所以为了更加清楚明了的将地理现象描述出来,便需要应用到大量的线型、颜色、标志和符号等。这样当学生在深入理解了线型、颜色、标志和相关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之后,便能够更加整体的把握地理现象。因此,为了在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第一步便需要训练学生识图,而引导学生识图的重要途径就是老师讲图和学生说图。这样整个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将老师讲图和学生说图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灵活的选择先讲后说、先说后讲等形式,便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图表的概念,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辽阔的疆域”这部分内容时,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图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图,所以老师在讲解这个图的过程中,可先向学生讲解行政区划图中关于首都的标志符号、省会的标志符号、河流的线型符号、地图的方位符号等,让学生准确把握图示记忆法。例如,整个东北三省都是在一条曲线上,而整个黄河下游的四省二市主要呈十字形。这样通过采取形象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记忆住各省的外形,如整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域就好像是一个牛头、云南的区域图就好像是一个孔雀、广东的区域图就好像是一头大象头。通过向学生讲解图示之后,可为学生预留一点复习记忆的时间。然后,老师再将一些尚未标注行政区域名称的地图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识图记忆,这样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之后,便能够很快速的掌握中国行政区域内部的识图方法,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便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其中,当老师向学生讲解完一些关于底图的重点内容之后,老师便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所理解的地图内容能够为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老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黑龙江想象成为了一只黑天鹅;整个中国领土的地图就好像是一只雄鸡;意大利的大体轮廓就好像是一双马靴。但是在整个地理读图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让读图训练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有限的地理课堂教学时间中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老师还需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形象化的地形图,充分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学习地理的恐惧感,有效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总之,为了在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便需要学生深入记忆基础的地理信息,充分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让学生将读图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初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