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应该设计成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即“生活——课堂——生活”。那么哲学的教学应该基于何种生活?应该怎样引入生活资源?这就要求哲学教师要以“教学即生活”为指导思想,以近、实的生活体验来揭示深奥的哲理,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与形成理论知识,在理论的指导下来感知生活,实现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联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与学生的经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最有切身体会。高中政治教师应重视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教学。
关注社会、关注时代,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发动学生自主选题。
这里的网络信息特指网上的信息、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资源,与网上的时政要文相区别。
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直面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用真实的生活检验哲学知识。社会实践一般在课余时间进行,形式包括:(1)参观。如组织学生观看垃圾处理现场实况,感悟绿色消费原则,从而理解意识的能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2)调查。有社会调查、传统文化调查、某一社区或企业发展状况调查等。
即通过模拟、演示一定意义的人物或事件,展示社会生活,让学生观后有感。哲学课的模拟演示活动一般有:(1)寓言故事的模拟活动。(2)小品。小品是艺术性的模拟演示活动,可以夸张或含蓄地展现生活中人物的思想、事件的本质,让学生体味无穷。如组织学生学习《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知识时,可设计小品《发生在餐厅……》,指定4位学生表演,分别代表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对发现啤酒里有苍蝇的反应及其行为的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尝试进行科研生活,经过收集材料、探索思考、团队合作、讨论碰撞、反馈联想、整合生成,不仅能深刻地理解哲学观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领略到哲学课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实施小组探究要体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趣味性,设置的材料和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探索性,问题和点拨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学问的广度、深度;三是合作性,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一定分工和合作。
哲学课要回归生活,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选择要面向生活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健康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得到体现。
在适当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在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源泉。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观察、探究的课题,从学生上交的调查报告、政治小论文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在亲历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的生活实际,更深刻地认识实际问题,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着“学有所用”的快乐;另一方面,学生不仅能在“做中学”,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了与人交往、合作,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现代生活教育观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材只是凭借、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个性发展。离开生活,学生的合作探究只能流于形式,技能的培养,只能是闭门造车,情感的升华肯定会产生障碍,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肯定会存在困难。
总之,要实现哲学课的生活化,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多关心生活,多从自己的周围世界寻找事例、材料,并善于收集和积累素材,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为课堂教学服务,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让课堂在生活中生动,使哲学课真正成为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