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蕾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在有限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感悟知识蕴含的道理,使其能够学会相处之道,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更了解,形成家国情怀,不断提升其政治学科的素养水平。为此,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授课教师需积极备课,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教师也应在教学实践中合理采用有效性的策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激发其思维,丰富知识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个人能力。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十分有必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专研的同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学规律,对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制定,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模式以及策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优化学生人格修养、政治素养、法治意识以及价值观念,尽可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求[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教育目标要明确,依托价值观,合理引导学生,确保其生活更具道德性与法治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强调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规定时间内,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创造可观收益;
3)授课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材拓展、整合以及利用能力,教学活动设计需适应学情,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4)改善教学策略与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
5)教学效果需满足教育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获得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认可。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互联网的应用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不良网站内的极端言论,会直接影响学生三观,进而使其误入歧途。在初中教育中,教师需做到教书育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与行为,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而这正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自主提高个人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意识,并且充分利用多样化手段开展渗透教育,以保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授课教师要高度重视此学科的重要作用,灵活运用全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为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需在认知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与教育需求,科学合理地采取改进策略。一般情况下,需综合考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在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全面培养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1.以热点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社会舆论多元化的背景下,大部分问题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持续发酵,初中生对待类型的问题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引导法,充分利用学生所关注热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引导。例如老年人摔倒在马路上应不应当扶等问题,可在态度情感、思想道德以及观念价值等多个方面,对学生思想以及观点加以引导,不仅能够使其看待问题更理性,同样能够在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运用正确价值观[2]。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科学标准与方法,在问题解决中更理性。
2.教材知识深度挖掘优化认知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蕴含了诸多多元化且开放性的问题,一般并没有固定答案,主要是认知角度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表达个人观点并且学习和借鉴,进而自主进行思考。以《爱在家人间》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案例:小东行为十分冒失,在家中经常会弄坏东西而被父母批评,但与父母的关系始终很好。在询问小东原因的时候,他说明了原因,请问小东与父母相处的诀窍是什么呢?此案例的设计具有开放性,而问题的答案也并不固定。因学生认知与回答角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容易形成多种观点与思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即可对知识点展开深入地辨析与对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拓展其思维与视野。在小组学习模式应用的基础上,学生视角更丰富,研究深度得以拓宽。
3.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知识点过于分散且种类诸多,知识内容覆盖面相对广泛,所以自学的难度很大,学生在自学中很难正确梳理众多知识点存在的关系。为此,在课堂教学后应归纳总结重点内容与核心问题,科学引导学生对共性知识内容进行提炼与概括。另外,授课教师应定期组织总结课,统筹并梳理零散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熟悉知识结构,了解知识与知识间的关联,更有效地认知重点问题,进而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架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思维导图模式加以应用,与学生共同针对某章节知识点构建纵向联系,同时在多个章节间形成横向的纽带。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掌握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内容逐渐融入脑中,拓展个人思维。以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为例,教师即可利用思维导图,将“生活需要法律”课时的重点、难点、考点一一勾画、整理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及思考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对知识进行加工,有效把握知识的系统性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原有散乱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巩固了所学知识,深化自我知识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组织实践活动以培养观察思考能力 开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人生道理、指明人生方向,进而在言行中有效践行价值观。为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遵守规则》为例,授课教师即可组织“文明交通”的实践活动,与交警、协警相互配合,疏导红绿灯路口人群,并引导教育闯红灯的行人,使其能够正确认知并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对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不断增强,而且可以灵活地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优化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
5.转变传统教学思想 伴随新课程的深化改革,既有的教学模式很难与现代学生学习的需求相适应。所以,有必要对教学模式加以转变,突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开设过程中,应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的培养,不断提高其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使其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以《中学时代》为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借鉴传统教学思想,合理地引导学生对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形成深入理解。与此同时,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提出某个问题,要求学生以此为核心展开讨论,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凸显出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6.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并创设良好课堂环境 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性与课堂环境的活跃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要想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授课教师在对传统形象改变的同时,也应当借助多种形式与学生构建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活跃的教学环境。以《我和我们》教学为例,教师即可创新既有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集体”的内涵进行表述,结合其回答实施必要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与学习中互相帮助,逐渐形成较强的集体意识。另外,可以组织拔河等集体性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内涵,认知集体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举办朗诵、演讲与辩论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确定活动主题。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倾听意见与表演,对道德和法治力量形成深切感悟。通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7.多媒体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信息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多媒体技术也逐渐发展成现代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既有教学手段加以改变,在对多媒体手段进行利用的基础上,借助音频、视频与图片等多元化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合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直观地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其能够更容易理解教学的知识与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8.落实多元化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环节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仅由教师一人负责,即便想实现公平性与公正性,但受个人观念与眼光的局限性影响,也会对学生品质忽略。也就是说,评价主体与标准存在的片面性,对其全面评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带来影响。要想全面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应当在课堂评价主体与标准两个方面改进评价模式,以全面改善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一方面,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在教师评价以外,可以增设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成长记录档案,详细地记录其进步的点滴,并且每个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与状态展开评价。而组内成员也可以对其他伙伴的进步进行评价,以实现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与评价,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应多元化。评价标准中不仅要包含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课堂表现,同时也应当将道德实践、学习态度以及作业质量等多种标准引入其中,尽可能对学生的进步予以全面反映。不断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实现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结束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在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思想与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为社会培养道德与法治能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