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艳
摘 要: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该学科知识比较抽象、系统,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能够适时地将“死知識”结合临床上的X线CT片病例切入教学中,文章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当拓展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专业的技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探究式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1-0070-01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人体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课程,对于刚入门的医学专业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对此,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人体解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并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面对抽象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他们很难理解透彻,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对此,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在“下肢骨折”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下肢骨折后,未照片之前,该如何处理?通过这一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形成对专业的认知能力。
三、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相结合
人体解剖学涉及人体九大系统,每个系统中的器官形态、构造、功能都与临床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九大系统,了解每一个器官的结构、形态、功能,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就必须结合临床,引导学生实践。一方面,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选择临床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校要与医院合作,由专业带教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提升能力。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的两大主体,要想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就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结合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师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1]。基于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群体中去,与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提供保障。
五、强化教师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教师能力、素质水平对整个教学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基于人体解剖学这门学科的特征,要想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强化教师能力的培训,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组织教师进入临床实践,使教师掌握科学的临床知识;另一方面,强化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教师主动投入教学中去。教师更要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教学,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思维能力训练。
六、完善教学评价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地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评价工作[2]。第一,要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在理论知识检测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各种情境来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的临床反应和应用能力;第二,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让学生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操作进行点评,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综上,拓展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教师要革新方法,正确认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做好教学评价工作,进而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标的学习,促使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苗,马莉.浅谈如何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210-211.
[2]鲁峻峰.人体解剖学教学应适当拓展临床思维能力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