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河南省汤阴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汤阴 456150)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腰椎管先天性狭窄及后天性继发性狭窄,造成腰椎管及神经根管直径缩小,导致神经根慢性受压或马尾神经综合征,间接跛行、慢性腰腿疼痛是其主要临床症状[1]。对于退行性腰椎狭窄症,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通过手术直接解除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到的压迫,术后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可更好的发挥手术效果,改善预后[2]。本研究用手术配合活血通督方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148例,均为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年龄33~68岁,平均(52.38±3.16)岁;病程1~9年,平均(4.29±0.75)年;病变部位为L3-L410例,L4-L530例,L5-S134例。观察组年龄32~70岁,平均(53.07±3.02)岁;病程1~10年,平均(5.01±0.63)年;病变部位为L3-L412例,L4-L530例,L5-S1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第4版)[3]中腰椎管狭窄相关诊断标准,存在明显腰痛史,腰腿痛长期反复发作,并伴随间接跛行;腰部后伸受到明显限制;腰部X线片显示椎管矢状径缩小,椎管造影可见“蜂腰状”缺损;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肾气亏虚证诊断标准,表现为腰腿酸痛、腿膝无力,卧则减轻,遇劳更甚,行羸气短,肌肉瘦削,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③可耐受本次手术治疗;④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心、肺功能不全;②合并严重内科疾病;③参与本研究前已服用影响手术效果的药物;④对中药汤药敏感。
两组均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保持俯卧位,将胸廓及髂嵴垫高,使腹部保持悬空状态,避免受压;对责任椎间隙进行定位,并于后侧正中处做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组织,完全暴露关节突,随后根据横突中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处明确椎弓根螺钉进针处,对其实施钻孔、探查操作,在C型臂机辅助下明确椎弓根螺钉位置是否良好,根据病情实施半椎板减压术或全椎板减压术。将已发生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关节突咬除,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面积,切除已突出的椎间盘,并刮除相关软骨等组织,将Cage放入椎间隙,待明确位置良好后固定椎弓根螺钉,行椎间隙加压处理。最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腔,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手术结束。术后给予相关的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引流液情况,按时更换敷料,于术后2周拆线。
观察组加用活血通督方治疗。药用杜仲、当归、苏木、地龙、没药、泽兰叶各9g,狗脊、赤芍各12g,黄芪、鹿角片18g。水煎取汁400mL,1次200mL,日1剂。连续服用3个月,在服药期间卧硬板床休息,每日卧床时间需大于等于16h。
腰椎功能: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日本矫形协会制定的腰椎疗效评分标准(JOA)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估,满分29分,其中无症状14分,客观体征6分,主观症状9分。总评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恢复越好[5]。
腰痛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腰痛情况,问卷表由10个问题组成,包括生活自理、疼痛强度、社会生活、坐位、步行、提物、旅游、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采用0~5级评分法,总评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6]。
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跟、膑腱反射及肌力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跟、膑腱反射及肌力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缓解,跟、膑腱反射及肌力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跟、膑腱反射及肌力均未恢复。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JOA及ODI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及ODI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及ODI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JOA评分 OD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4 14.26±4.17 20.07±1.52 29.34±2.44 45.38±2.57观察组 74 14.39±4.08 25.72±1.86 30.05±2.12 38.46±3.41 t 0.192 20.234 1.890 13.881 P 0.848 0.000 0.061 0.000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病理改变在于椎间盘膨出、黄韧带肥厚及小关节增生,造成椎管容积的下降,此变化是机体退变老化的结果,若不及时干预治疗,随着病情发展,狭窄的椎间孔、神经根通道等会对脊髓及马尾神经造成压迫或刺激,从而引发局部组织暂时性缺血,导致无法逆转的器质性病变。
目前,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直接解除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到的压迫,促进督脉顺利运行。但是,由于手术属有创操作,会对腰椎椎骨及周围的组织造成损伤,使得血溢脉外,形成瘀血,阻滞经脉。对此,术后给予中药汤药干预有助于改善瘀血阻滞,同时利于椎管内环境的稳定及神经功能的恢复[7-8]。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体质盛衰、生活环境等均存在密切的关系。本病的病机为肾气亏虚,劳损内伤,督脉瘀阻。活血通督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的功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治疗后JOA评分较高,ODI评分较低,表明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结合活血通督方治疗可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手术效果,促进腰椎生理功能的恢复,稳定椎管内环境,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活血通督方中杜仲益精补髓、强壮筋骨、温肾助阳,黄芪、当归补气生血,苏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地龙通血脉、利关节、消瘀除痹,没药散血祛瘀、活血止痛,泽兰叶行水消肿、活血化瘀,狗脊祛风定痛、补肾壮腰,赤芍祛瘀止痛,鹿角片行血消肿、益肾。诸药合用,共奏通督活血、补益肝肾之功。
综上所述,手术配合活血通督方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在增强手术效果的同时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