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静
【摘 要】陕西省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本文基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遇到的授课教师认知局限、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设计难度较大等问题,从系统师资培训、精品课程建设、高校资源共享、第二课堂延伸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有效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陕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路径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XSYGG201627);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现代家居环境的智能化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7JK0812)。
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陕西省,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孕育了丰富多元、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宣传的重要阵地。本文以访谈调研为主要方法,与陕西省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授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梳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遇到的授课教师认知局限、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设计难度较大等问题,并从系统师资培训、精品课程建设、高校资源共享、第二课堂延伸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以有效提升其课程实效性。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路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还有助于拓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和认同度。
1.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扩大其传播面和普及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社會发展历史脉络、观念表述、价值取向和知识技能。陕西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遗文化资源丰富,省级非遗项目总数达到600个,其中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陕西省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陕西省成立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并颁布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系统地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7名,并给予其一定的生活补助。
然而,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依然堪忧。一是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从业人数减少,传统技艺后继乏人”。[1]由于非物质文化技艺的特殊性,传承方式基本为师徒制,依靠口传心授。但是,由于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导致青年人对此缺乏兴趣,不愿以此为生。例如,安塞农民画、黄陵民间工匠画都因缺少传承人,而即将导致人亡艺绝的情况。二是部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表现为重视项目申报,轻视管理保护,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状况较差的现象。三是以图片、视频、书籍等为主的静态保护相对容易,但是动态保护、活态传承依然是较为困难的现实问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选课学生多,覆盖面广。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融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从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面,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传承者,实现项目传承和项目推广。
2.丰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境遇。造成这一尴尬境地除了领导重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配套设施欠缺等外部原因,内在重要原因是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技能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角色混淆和角色错位,未能有效区分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的区别,对非艺术类学生采用专业教学的教授方式,导致学生望而却步。“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要与专业艺术课程有所区别,改变专业艺术课程的专业性和单一性特点,而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通识性。”[2]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通识教育为着力点,在理论传授和技能传授之间寻找动态平衡点,确保教学不至于因理论抽象而感到枯燥,也不至于因基础技能训练而感到乏味。
3.有效拓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学生被动地听讲,缺少参与度和代入感,容易形成“你讲我听,听过就忘”的负面效果。而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就能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育其民间艺术文化的审美情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保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一方面,理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发展形态、现实表征等历史流程,细致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表象、文化元素、基本样态等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实践演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基本种类、制作流程,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基本知识,又注重实践练习,使学生能亲身体验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一项新课题和新挑战。通过访谈调研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师资建设、课程资源、课程转化等方面。
1.授课教师积累有限
通过调研可知,大部分授课教师未接受过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对所要传承的文化的重大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对文化认同认知有限。并且,由于高校教师与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缺乏联系,互动较少,导致高校教师对其了解相对粗浅,未能深入到传承项目内部。例如,笔者访谈陕西省某高校教授公共艺术课的李老师时,他坦言在讲述吴起糜粘画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主要通过网络、学术专著收集相关资料,缺乏第一手的感性资料。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动力不足,囿于高校职称评审的价值导向,教师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科研项目中,争取更多的学术产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投入与科研产出难以产生直接的关联性,故弱化了教师的研究主动性。
2.课程资源选择面较窄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选择性摒弃掉部分类型,仅保留视觉属性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在调研过程中,教师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技艺涉及较多,对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杂技与竞技等关注较少。实际上,民间舞蹈中拥有众多的艺术元素和视觉图像,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资源。例如,陕北秧歌中的“卷心菜”舞蹈造型、安塞腰鼓的场地鼓表演形式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同时,教师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潜存的原始崇拜、民间巫术等价值观进行必要的审视、重构和评价。例如,凤翔木版年画的题材主要包括祭祀画、谷雨画和吉祥画等。祭祀画用于人们祭祀灶神、龙王、槽马侯、土地神、财神等神灵;谷雨画用于祭祀张天师等降邪镇宅的神话人物;吉祥画用于祈福纳祥,有“吉祥如意”“莲生贵子”“吉庆有余”等内容。在讲述凤翔木版年画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传统习俗与封建迷信进行明确划分,并对部分价值观给予精准的评价与引导。
3.课程设计难度较大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授课时存在重视历史知识阐述,轻视工艺技巧实践的倾向。工艺技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从复杂的工艺技巧中梳理出易于掌握、难度较低的技艺传承。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寻求技艺传承的特殊形式,是讲授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聚焦点。教师应在技艺讲解中找准切合点,引导学生理解复杂技艺的精妙,通过感性认识和切身实践在技术层面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深化其所承载的审美与文化特质。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要全面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内涵的难度较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是一种长久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蕴含多重艺术知识,包括艺术领域中的客观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审美性知识等。以安塞农民画为例,客观性知识指安塞农民画的生成背景,如所在区域、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历史文化、封闭环境、濒危状况等;概念性知识指安塞农民画的基本内容,如取材于历史人物、家常动物、日常花卉等,以夸张、狂放、变形的手法表现其价值诉求;程序性知识指创造安塞农民画所需要的画板、毛笔、勾线笔、水粉纸、水粉颜料等,以及其制作过程;审美性知识包括画中的意境神态、鲜活颜色、简练构图、朴实的基调等。在调研过程中,有授课教师坦言,在有限的两个教学课时中,要对安塞农民画进行整体性细微介绍,课程设计难度较大,完成效果差强人意。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师资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第二课堂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其中,师资建设是核心,在课程优化中发挥主导作用。精品课程是依托,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固态化。资源共享是平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普及、交流和推广。第二课堂是补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提供必要的巩固、延伸和拓展。
1.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培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性地位,引导着课程的正常运行。一要制订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机制,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明确非物质文明遗产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二要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艺术教育的觀摩课、公开课、示范课和交流课。以教育专家的观摩课、公开课为抓手,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以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和交流课为基础,帮助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提高备课能力、课程资源转化能力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能力。
2.打造精品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核心,契合大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特质,打造精品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章节内容的容量、范围,考虑课程的连续性和梯度性,考虑课程传授的实际操作性,实现精品课程的引领示范效应。例如,某教师以定边剪纸为题,先从定边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和项目价值入手,阐述定边剪纸是陕北农耕社会生产发展、民俗风情、价值形态的具体缩影,对社会发展有积极贡献,尤其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大量反映边区人民生活、劳动、战斗的新剪纸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的思想觉悟,鼓舞了人民群众对敌斗争的信心。随后,教师指导学生用小剪刀、白纸、铅笔、摹本等工具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留意该艺术题材广泛、夸张变形、构图饱满、线条如丝、剪工细腻等特征,并相互分享经验体会。教师还可以以多媒体设备相辅助,阐述定边剪纸的主要作用,如节庆环境美化、洞房装饰、刺绣礼品馈赠、迷信礼仪活动,同时还用于宣传活动,如宣传革命、改革开放等。教师可以用图片展示经典作品,有《老鼠吃葡萄》《娃娃坐莲花》《骑白马挂洋枪》《八狮滚绣球》《送郎参军》《一路清廉》《养猪》《养兔大户》《圈羊》等。最后,教师讲述定边剪纸艺术的濒危状况,介绍学校的剪纸社团和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深入学习,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3.提高技术,加快资源整合和共享
高校应发挥学校交流平台,探索资源共享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学习。学生应从艺术教育主线学习横向拓展到不同领域知识的体验,纵向拓展到不同历史阶段的展示,从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性和丰富性,有效促进其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要达到这一效果,依靠授课教师孤军作战是难以实现的,高校应实行以地域素材为主的项目制课程开发,对民族性、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倾斜式探索。在此基础上,高校之间还应建立良性的资源共享制度,互通有无,定期交流,共同发展。
此外,政府部门也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学校的相关举措给予大力支持,应建立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操作性能强、角色体验感佳的资源共享平台,辅助学生进行课后延伸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采集方式主要借助照片、文字等方式,难以完整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相较而言,信息化技术可通过全息摄像、三维扫描、动态捕捉等方式对制作工艺进行整体汇总,还能准确进行分析、整理、复制、检索等数字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充分借助资源共享平台,引导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在线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文化基础、项目特征、制作流程等信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的良性互动。
4.延伸第二课堂,建立学分奖励制度
第二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之后从事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鲜活多样,教学场地局限性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需要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遵循普及——交流——提升——拓展的逻辑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由相关学生社团进行宣传,让志同道合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分享,将课堂所学所思在课后进行充分实践和拓展。高校还应建立学分置换制度,聘任相应的社团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理论和技能培训,鼓励学生以此为方向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项目的研究,并对其给予相应的学分或奖励。
参考文献:
[1]李朝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7期,第137页。
[2]佟贺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整合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综合体验与表现〉课程为个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5期,第203页。
[3]乔晓光:《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民间艺术分类》,《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