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探讨

2019-04-04 00:54许斌
科学与财富 2019年5期
关键词:战略管理中小企业

许斌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的市场环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特点与国内外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创业型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措施以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创业型中小企业指的是处于创业初期或者创业过程中的在资金、规模、人员、设备等方面较有限的企业。如今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创业型中小企业大量涌现,数量庞大,但不难发现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因资金、人员、场地、决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难以为继,致使中小企业破产,退出市场舞台,“出生率”高的同时伴随着高“死亡率”。而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市场、退出市场实质上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企业需要制定长期有效的战略计划,实施战略管理策略,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强

尽管政府制定了一些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职能分工,对自主创业的支持程度是不同的,重视的部门执行力度会强,不重视的部门较弱,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并且部门之间还存在扯皮推诿现象,导致效率低下,阻碍了中小企业自主创业的正常开展。其次,创业优惠政策附加了许多苛刻限制性的条件,比如贷款,有些地方限制了贷款的范围,对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发放,而对一些简单、小型的经营项目因担心还款能力不予以贷款,恰恰这些企业是最需要帮扶的,难以实现当初制定政策的初衷,对扶持创业帮助不大。此外,优惠力度不大。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减免创业相关费用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中小企业受益很多,但仔细剖析不难发现:优惠的多是办理手续的费用以及一些企业可以负担的费用,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来说意义不大。政策还规定要简化中小企业创业过程中的相关程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程序繁多,要求苛刻、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再次,创业政策缺乏权威性、系统性。我国专门的自主创业的法律法规比较薄弱,现有的多是一些通知、意见,缺乏权威性。此外,创业优惠政策在时间段方面主要集中在创业的初级阶段、在优惠重点方面主要集中在贷款、税收环节,其他内容涉及较少,自主创业政策体系不完整,缺乏系统性。最后,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创业政策社会知晓率不高。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不知道去哪里咨询创业政策,更不用说去享用这些优惠政策了。

(二)融资渠道不多

我国创业型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自身投资、银行贷款、他人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虽然也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风险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但因规模有限还是解不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因为中小企业在资金、规模、人员、设备、场地等方面与大型企业差距较大且处于创业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资产相对薄弱且具有高风险性,很多商业银行不愿意对这样的企业进行贷款,担忧他们是否具备还款能力,但大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所以创业型中小企业会因贷款难导致资金周转不畅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创业型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保障作用

首先,进一步完善政府在创业培训、创业支持方面的政策,对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保障性政策进行明确地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再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具体实施细则,制定出更具操作性的政策。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来保障企业自主创业活动地开展。经济手段包括税收优惠、贷款便利、相关费用减免等;行政手段包括定期监督检查、颁布有关创业的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等;法律手段包括保护创业成果,通过立法使重要政策转化为法律、加大执行力度等。再次,政府可根据企业创业实践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符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增强政策的可行性。最后,要加强对政策执行部门的监督与考察以保障创业政策能落到实处,定期检查政策的实施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使优惠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惠及中小企业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实施竞争优势战略,防止盲目多元化

创业型中小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有些企业在刚起步的时候就想做大做强,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实施多元化以期规避风险、获得收益。但需注意的是盲目的多元化经营不仅对规避风险无益,甚至可能将企业陷于风险之中,也不利于自身竞争优势的确立。因为在资金、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多元化经营会进一步分散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底下,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创业型中小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针对创业期的特点需要集中力量发展专长,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到某一方面,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市场能够立足之后,然后在考虑其他方面的发展,让中小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扎扎实实。

(三)实施人才战略

在中小企业中,下到普通员工上到管理决策者都是企业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他们的综合实力,实施人才战略。对于员工来说,企业要改革选人机制,做好招聘工作,录用高质量员工,引进优秀人才。招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用人单位要公平、公正、公开,以才选人;用人单位通过正规的人才市场进行招聘,不可因减少成本而随意散播招聘信息,致使各种层次的人群前来应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招聘信息要尽可能详细,涉及职位、工资、工作地点、福利等信息,不可太简单、宽泛,否则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求职者也因对信息不了解而错失工作机会。此外,用人单位要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合理发放薪酬以满足日常需求;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杜绝权钱交易,根据职员的工作表现、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对其进行考核,使得真正有才能的员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可敦促员工争取更大进步、不断提升各自的工作能力,降低员工的离职率,进而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学习是无止境的,要加强对工作过程中的职员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要明确自己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创新水平等,通过学习提高工作技能,以更好的应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决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创业型中小企业间的联盟

创业型中小企业如果仅依靠自身实现发展,那么只能通过挖掘内部资源,但因资金、人员、设备、资源是有限的,受這些方面的限制发展较缓慢,影响企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如今全球范围内都在讲求合作共赢,只有合作才能更好的发展,那么中小企业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合作、实施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可以说是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创业型中小企业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双方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因实力的增强可吸引来更多的投资,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对于创业型中小企业来说,在创业初期是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时期,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要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加强对创业型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创业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总而言之,创新型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管理规划、发展目标等进行调整,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把握企业的进度、各项工作计划的实施,具有战略眼光。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复杂而激烈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下来。

参考文献:

[1]邰敏.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18.

[2]谭开明,魏世红.企业战略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3]王秀娟.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8(13):105.

猜你喜欢
战略管理中小企业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