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佩君
入夜,聒噪吵闹的蛙鸣声,猫咪的嘶叫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开灯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已是凌晨三点多,起身下床穿鞋竟然一脚踩入水中。卧室里哪来那么多水?莫非在做梦?紧忙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环顾房间四周,天呀!粉红色的拖鞋像一艘皮筏子上下起伏地飘荡在水面上,眼前的场景把我惊呆了。再看我的脚完全浸泡在水里,卧室中的水已经没到我的小腿肚。借着手机的电筒光线,深一脚浅一脚,趟着水走到客厅一看,呵,猫咪们的玩具,装杂物的纸箱,几双拖鞋浮在水面上。打开房灯仔细一看,额的神呀!竟有一尺长的蚯蚓在水中涌动。客厅门口的矮凳上蹲着一只青蛙,仰着头鼓着腮瞪着鱼泡眼直勾勾地望着我,似乎想对我说什么。爹呀!娘呀!我可爱的家变成了水上乐园了。淌着哗哗的雨水走进厨房,眼前的一幕让我好感动,平日里一天打八次架的异性猫咪兄妹毛豆和小花妹妹紧紧地偎依在一起,惊恐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灾难……
2016年7月20日晚,北京罕见的持续了四十多个小时的大暴雨淹到了农庄的每个角落,在灌满了我苦心经营了大半年的、开满鲜花的小院之后,竟然在夜半更深之际悄无声息地冲进了我的家中。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冒水,大门缝里进水,墙缝向外涌水,雨水夹杂着污水充满了家中的角角落落。可是龙王还照旧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没有丝毫收工的迹象,大雨片刻也不喘息地倾泻着。暴雨倾盆,屋里屋外的水连成一片,就这样我与水的大战开始了。
持续到21日上午11时,我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正在清理的现場,趟过农庄的一片汪洋,带着满身的雨水,狼狈不堪出现在周老师和红孩老师面前,随他们奔赴首都机场——去陕北吴堡。此时的我犹如灰姑娘,吴堡之行如同赴一次美丽的约会……
与洪水灾害斗争了一夜的我,做梦似的,下午就抵达了陕北吴堡县。是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我忘记疲劳、放弃正在救援的家园,义无反顾地前赴这次吴堡邀约呢?是啊!是那一首首动人心魄的陕北民歌,是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信天游将我从雨中帝都带到这古朴的黄士高坡古窑洞旁。
吴堡县位于榆林市东南部,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这里是当代著名作家柳青的故乡,还有柳青故居和柳青文学馆,让人们可以感悟柳青的创作与生活。这里是毛泽东1948年3月23日率领在陕北的中央纵队,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的西柏坡的出发地。这里又有厚重悠久、建筑设计精妙、保留完好的被誉为“华夏第一石城”的吴堡石城。
这里还有比肩壶口瀑布的黄河二碛,让人们可以感受母亲河的雄伟壮丽。更有上过央视《舌尖上中国》的高家塄村——空心手工挂面之乡。老张家手工空心挂面让吴堡县声名鹊起。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因为这里是被誉为全国陕北民歌之首《赶牲灵》创作人张天恩的故居。有集炎黄子孙、各族姓氏文化为一体的同源堂,让人们可以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大融合的魅力;有罕见的天然优质温泉,让人们能缓解疲劳,休憩养生。美丽的大学生村官赵婷带着甜美的微笑绘声绘色、如数家珍地给全车的作家们介绍着吴堡的山水美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刚入吴堡,我便被眼前这原生态村野古朴的景色吸引住了。有名的张家墕村,也是著名的民歌之乡和秧歌村。我们所住的宾馆同源堂窑洞就在张家墕村依山而建。满山遍野枣树环抱,古朴的村落亲切熟悉,能近距离亲近黄土坡,感受陕北民歌的气息,真是圆了我长期以来想深入学习原生态陕北民歌的一个梦。
短短三天的行程让我充实难忘。顶着烈日骄阳、行走在吴堡的村村镇镇、黄河两岸,大家都很开心!时时感动着!热情的县委宣传部长李光泽、柳青文学馆创始人张永强、美丽的导游大学生村官赵婷以及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参会的工作人员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吴堡人的热情深深地打动着我。吴堡的原生态山山水水、枣树窑洞深深地吸引着我,瞬间我爱上了这个地方,迷恋上了这个地方。
最让人感动的是队伍中的两个文坛前辈八十二岁高龄的周明老师和年逾七十五岁的曹谷溪老师。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紧紧随着队伍从未掉队,所到之处都认真地听讲解,细细地提问。走上位于半山腰上的柳青故居,爬上历史古迹吴堡石城,与年青人一起下碛口到黄河边拍照,在毛主席东渡的地方合影,更是随大部队乘轮渡“东渡”到对面属山西省管辖的碛口古镇去参观,尽管汗水湿透衣背,却一路欢歌笑语,从未提一句累字!周明老师更是精神抖擞,永远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大家都笑称他为年青的“八零后”。值得一提的是曹谷溪老师在车上与李光泽部长给大家讲解陕北方言的趣事,让全车作家开心的同时还加深了对陕北方言的理解。陕北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在曹老师和陕北籍作家的对话中,我有幸得知了《赶牲灵》的原始词句:“我赶我的(那个)牲灵唠你开你的(那个)店,哎呀来来的(那个)往往唠噢常见的(那个)面”;你赶上的(那个)骡子唠三边去驼盐,哎呀我和互助组的婆姨唠噢一搭纺线线”;“你穿上的(那个)红鞋唠噢硷畔的(那个)站”,哎呀你把赶牲灵的人儿唠噢心搅的(那个)乱。”多么凄美深情的歌词啊,得此原词我如获至宝,实在太珍贵了!
吴堡不但山美、景美、红枣美,它的古朴窑洞的特色美,更在于它的人美、心美,《赶牲灵》的歌声更是美上加美。红孩老师说:“老佩,你那么爱唱陕北民歌,这次就应该好好地做一次实地采风,多学几首陕北民歌,好好地感受陕北民歌的精髓之处。写出心里想说的陕北民歌吧。我期待你的好文章噢。”在周明老师和红孩老师的鼓励下,在李光泽部长的精心安排下,在县纪委书纪韩金华女士以及张永强先生的细心陪同下,我终于来到了《赶牲灵》作者张天恩的故居来采访这位民间音乐大师的传奇人生。沿着同源堂窑洞宾馆右边的小山路向山下走去,不一会儿一排正在施工的窑洞映入我的眼帘。
据介绍这是一位走出家乡的吴堡人叫冯东旭因崇拜张天恩,多处筹集资金正在打造的张天恩故居。几孔窑洞的屋内是打通的展室,依次陈列着的复制的骡拉板车、骡子背上的鞍子、脖上挂的铃铛以及张天恩当时家里的起居用品。据说《赶牲灵》的灵感,就源自张天恩驾着的这个板车上。展柜里陈列了各种版本的《赶牲灵》的歌碟以及张天恩创作的陕北民歌发表的作品。这真是民歌界一笔宝贵的财富啊!张永强从旁边有人居住的窑洞里抱出一个镶满照片儿的大镜框,指着每一张照片对我们悉心讲述了作者鲜为人知的故事。张天恩不但是著名的陕北民歌艺人,还是陕北秧歌和陕北快板的能人。他青年时期赶着牲灵走三边,下柳林,为边区驮盐、送炭。沿路的沟沟坎坎、山山水水给了他创作灵感。编唱了《赶牲灵》《跑旱船》《白面馍馍厾点点》《十劝劝的人儿》等耳熟能详的作品。
短短三天的行程让我充实难忘。再见了!吴堡!我会好好地记录这意义非凡的地方……
——选自《铜吴堡》2016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