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摘要:传统的高校工作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现今高校和学生关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以及高校提供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都要求其必须树立服务育人理念。高校应立德树人,为学生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思政服务;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弘扬优良校风,提供良好的环境,转变工作思路,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提供高品质服务,助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服务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应当成为新时代高校治学办校,尤其是育人工作遵循的根本目标和行动指南。
一、新时代高校应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
高校各项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侧重点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服务。传统的“三育人”理念认为:高校行政部门应负责管理育人,专任教师负责教学育人,而后勤部门负责服务育人。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高校服务育人的整体性,没有认识到高校各项工作的本质。按照现代管理学的观点,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在提供教学服务;后勤部门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由此可知,高校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培育学生成才这一中心目标,向学生提供教学、生活、思想引导等服务。所以,新时代的高校应在传统的“三育人”理念基础上树立大服务理念。高校全体教职工应认识到“领导就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服务必须育人”。
二、高校树立服务育人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转变要求
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除通常理解的教与学的关系这一理论外,还有多种理论可以概括,比如,特别权力关系在历史上曾是一种主流观念,这种理论认为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学校是中心,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管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法契约关系逐步变为主流观点。在这一理论视野下,教育被认为是学生和学校双方基于自愿选择而订立的经济契约,不论公立还是私立大学,学生与学校之间是平等的契约关系。该理论提倡学校应更多地从满足学生需求的角度提供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高校逐步扩招,财政性经费占高校总经费的比例有所降低,学生自费的比例逐渐增高,高等教育费用支出逐渐成为居民的一项重大开支。高等教育費用支出的增高也使得民众对学校的期望提高,民众希望学校能向学生提供足够品质的教育服务,培养学生成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高校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战略高地,其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有目共睹,为社会和国家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教师主导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深蒂固,在教育过程中对权威的敬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思维定式。随着现代自由民主观念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已与社会和时代的高速发展日趋脱离。当前,高校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个性化程度日益鲜明,他们非常注重追求自身尊严、个体存在和自我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采取教师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便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构建服务育人型的教育新范式。
(三)“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要求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即使是民办高校,所提供的“教育”也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还源于它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效应——有利于整个社会,即高校培育的学生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这也关系着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应提供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成才的要求,同时也应确保在校学生安全、健康地生活。因此,高校需要融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通过树立和强化现代育人理念,努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打造优质教育产品。
三、高校服务育人的具体措施
高校应坚持以生为本,践行服务育人理念。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工作主体和服务对象,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各种合理需求,真正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各级部门都应以“一切为学生的成才服务”为目标,将之贯彻到与学生相关的每一项工作中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高校各职能部门当前应特别强调树立以生为本、服务育人的理念,加大宣传和督促力度,完善相关体制与措施,坚持将服务育人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
(一)立德树人,为学生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居高临下的教育模式,走到学生中去,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去感染和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接触并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时知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比如,信阳学院就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通过实施全员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组织全校干部教师共同参与,为每8-12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自大一新生人学,便为其提供从生活到学习、从思想到行动的全方位个性化指导。导师与学生或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研讨,或共同做公益支教,使学生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学校及教师真切的关怀,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新时期的学生了解世界的方式途径多样,信息获取速度快捷。如果任课教师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不能创新课堂讲授方式,便难以吸引学生。同时,新時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思想丰富,往往对学校和教师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决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上把传统的“念讲义抄黑板”方式改头换面为“念课本翻PPT”的做法,而是期待教师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讲解透彻。因此,教师必须保持刻苦的学习精神,在完善自身知识架构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结合多媒体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以精湛的专业知识、优雅的谈吐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征服学生的内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
(三)弘扬优良校风,提供良好的环境服务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润物无声的特点,通过特定的校园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文化熏陶、渗透,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高校硬件方面,如校舍、绿化、教学设施等,软件方面,如人文环境、教职工素养、学术氛围等,共同构成独特的校园环境,在育人方面独具功能。为此,高校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绿色、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以优美环境服务育人。
四、结语
服务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服务是育人的根本,贯穿于育人过程的始终。高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服务育人理念,增强服务育人成效,通过思想引领和体制机制建设,形成从学校干部到广大教职工都能自觉坚持服务育人的良好风尚,凝聚强大育人合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18-10-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10/c1024-30283642.html.
[2]陈子季.从三个关系把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J].大学,2017,(1).
[3]李亚杰.高校服务育人的实践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