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向阳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亟需让思辨点亮课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养成思辨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关注文本语言矛盾处,唤醒学生思辨意识;关注文本语言空白处,激活学生思辨火花;关注文本语言链接处,提高思辨能力。让思辨走进课堂,在互动的思辨探究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与言语品质的提升,有助于教师用心探索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语言;思辨能力;阅读策略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思辨”与中国文化传统所倡导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态度一脉相承。思辨能力,既体现思维技能水平,也彰显现代人文精神,其核心精神是求真、公正、开放、反思。思辨能力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理性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这正是当代语文教学所严重缺失的。语文教学亟需让思辨点亮课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养成思辨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通过关注文本语言,培养思辨能力,有助于老师用心探索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引领学生投入母语怀抱,学习、思考、实践,使心智与能力共同成长。
一、关注文本语言矛盾处,唤醒思辨意识
于漪老师曾经这样说过:“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要求抓住矛盾促使学生思考。”在充满质疑的课堂气场中,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激活了。借此,教师可以迅速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而捕捉最近发展区。在交流与分享中,顺学而导,激活言语经验,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提升其思维品质。
在执教《钓鱼的启示》时,一位同学突然提出问题:“我认为这位父亲不该在禁渔期去钓鱼,儿子钓着了鲈鱼,又不顾儿子的再三恳求,硬是把鲈鱼放了。既然这样,又何必去钓鱼?”是啊,课文写的似乎有点儿矛盾。教师顺势把问题交由学生去再读文本,讨论矛盾点。
教师其实也可以选择直接告知答案,但教师能利用生成,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细读文本,寻找答案。这是一个思维训练的好契机。
这时,一位同学终于有了发现:“老师,我觉得禁渔只是禁鲈鱼,而不是所有的鱼,其他的鱼还是可以钓的。”
“对呀,这话有道理”,教师说,“能在课文中找到根据吗?”
一位学生说:“我从‘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这一句中看出的。禁捕的应该是鲈鱼,而不是所有的鱼。”
另一位学生说:“课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你还会钓到别的鱼,是父亲说的,这也说明别的鱼是不禁止捕捞的。”
……
于是,教师顺势说:“答案原来就在课文中,关键是要用心读书啊!”
课堂上,教师的“引而不发”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发”的过程中来,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增加思维的敏锐感,能学着辩证地思考问题,客观地评价人物与事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真正意义的“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很多经典名作,往往在语言形式层面,或在语言内涵层面,形成语言表达上或显或隐的矛盾。这些文本语言中的矛盾处,往往是作者多种情感或思想的汇合点、集结点。如果能够准确抓住这些语言点,引导学生质疑,有效刺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学习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从而对文本的理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不断向纵深挖掘,直达文本的内核,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停留在较浅层次,而是向纵深发展。
二、关注文本语言空白处,激活思辨火花
语文教学最怕“滑”,浮在文本语言表面,逐字、逐词、逐句地读下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上的变化在不经意间被忽略过去,隐藏在那些精微奥妙处的文章精髓也就被遮蔽住,不能得到充分彰显。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作品,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和希望,这就需要培养语感,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教学之功,也正体现在能否把力道用在这些学生容易忽略掉的关键处、要害处。实际上,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中不应该被忽略了的地方,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的灵敏度和思维的敏锐度。
在《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年龄的差异,父亲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是难以逾越的。学生对父亲这一形象的感知仍是僵硬、干瘪的。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让他们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教学本课时笔者注重了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为此,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想象:虽然父亲再也没有说话,但在他的内心,其实有很多的话想对詹姆斯说。34年后的今天,我相信你们和詹姆斯一样,已经明白父亲当时的想法了。那么,当时父亲到底在想什么呢?现在,你就是父亲,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詹姆斯,你得把鱼放回水里去,这件事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孩子啊,爸爸知道你很难受,爸爸也舍不得放掉这条大鲈鱼,但没有办法,现在还没到钓鲈鱼的时间,我们必须遵守规则。”……
练笔更能融入角色,深入文章内涵的表达方式,能从多个角度展现父亲暗潮汹涌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呈现出父亲慈爱、严格、目光长远的形象。而事实也证明,练笔这种带有自我内省的方式,能将规则认识真正内化,并以生动的语言呈现出来。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去触摸课文精彩的内蕴,情不自禁地去感受、去体验、去表白。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感情和经验模式,介入和参与到对文本的解读中去,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了思维;学会了阅读,提高了语文能力。这样的课堂,体验与表达同步推进,精神与语言同筑共生。
语言的品读,与联想、想象、比较、迁移等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该让学生关注的地方,在教学中若轻易地放掉,学生既不能够体会到文本语言的深层意蕴,又失去了训练思维的重要契机,久而久之,变得不善于发现,不懂得思考,养成了阅读中思维的惰性,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眼中也就只剩下僵死的毫无情思韵味的语言符号了。
三、关注文本语言链接处,提高思辨能力
关注文本语言,决不能将字词句段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地品读,而是要建立起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语言中的相同处、相似处、相近处、相关联处,同样需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通过对语句的反复玩味,前后语境的用心比较,写作背景的恰当联系,去体会作者匠心独运之处。这不仅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
要把《钓鱼的启示》的意义和价值观真正种植到学生心里并不容易,即使在课堂上通过移情体验受到触动,这种尊重规则的意识也还不能成为他们今后的自觉行为。因此,笔者进行了这样教学的设计:
让詹姆斯放掉这条鱼,容易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课件出示:詹姆斯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他使劲地闭上眼睛,脑中一片空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睁开了眼睛,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鱼钩从那大鱼的嘴上摘下来,双手捧起这条沉甸甸的、还在不停扭动着的大鱼,吃力地把它放入水中。
那条大鱼的身体在水中嗖地一摆就消失了。詹姆斯的心中十分悲哀。
(1)学生自主品读第11、12自然段。“读文章,想画面”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用心品读这两个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有什么想说的。读的时候可以在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说体会。主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詹姆斯的心情,理解道德实施的难度。
(3)父亲坚持要求“我”放鱼与“我”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有什么意义?
(4)以文本为基础,以“我的生活中曾经有过的‘大鲈鱼”为主题进行仿写练习,选择典型的事例进行交流。
把课堂中的感悟和思考链接到生活,丰富了文本的意义。课文的启示(下转第43页)(上接第39页)真正成为“我们的”而不仅是“詹姆斯的”。这个教学过程延展了文本,学生圍绕文本进行着开放式的交流,在多向的互动交流中,促进学生慢慢建构“规则意识”。在孩子的心中存放“规则”零容忍的态度,语言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精神的成长,就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进行着。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它前前后后的语句乃至整篇文章密切关联的。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通过联系、比较、辨析、思考,才能够真正体会,得其精髓,得其神韵。长期这样教学,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思维关注面宽了,就会建立起思考问题的联系的观念、比较的观念、梳理文脉的观念、在文本情思意蕴发展变化的流程中体会语言的观念。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品质就会得到提升,思辨的能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思辨走进课堂,激活学生的思想,阅读的历程就能充满思维的张力。充满思辨的阅读历程,既是学生个体的静思默想,又是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互动的思辨探究中荡出思维的涟漪,激发智慧的火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与言语品质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M]//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