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斐 张 苗 郭怀兰 张 垚
(湖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许多高等院校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导致高校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智能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支撑背景下,一批占领学生手机屏幕的课堂应用如微助教、雨课堂等应运而生[1]。预防医学实验作为一门课程量大,种类多且复杂的实验课程,一直是高校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教学工作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微助教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希望。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从而实现网络与实验教学过程的深度契合[3-4]。本研究将通过对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和传统实验教学两种模式进行对比,检验这种新兴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以期为读者提供数据参考。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选择湖北医药学院 2015级临床医学(400人),口腔医学(100人),麻醉学(100人),影像学(100人) 等专业部分学生共计 700人为研究对象,男 297人,占 42.43%,女403人,占57.57%;年龄18~23岁,平均20岁。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共计 10个班级,以随机数字表方法选取4个教学班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1班和2班,共 80人,男 34人(42.5%),女 46人(57.5%)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为3班和4班,共 78人,男 33人(41.25%),女47人(58.75%) 采用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2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学习授课的课程内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学生(542人)均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
1.2 教学方法
1.2.1 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预防医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以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内容为主。医学统计学内容有课题设计调查和资料录入、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定量资料的统计推断、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秩和检验、直线相关与回归,统计图表等5个SPSS电脑实验模块,共15个学时。流行病学内容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临床疗效研究设计,诊筛试验评价,案例讨论等5个讨论分析模块,共15个学时。教学目标为掌握流行病学方法的有关知识与方法,掌握 SPSS软件的基础操作,通过课程考核。
1.2.2 实验组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1)流行病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前老师布置案例和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上课时由教师对各模块知识进行讲授分析,学生在实习教室里听讲,课后在微助教里布置作业,要求作业提交;(2)医学统计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中由教师在实习教室里示范讲解如何运用 SPSS软件录入数据、统计描述、统计推断,随后学生自行在电脑上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并在微助教里答题并进行提交。
1.2.3 对照组实验教学方法 对照组实验教学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1)流行病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前老师布置案例和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上课时由教师对各模块知识进行讲授分析,学生在实习报告上手写作业,由老师批改;(2)医学统计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中由教师在实习教室里示范讲解如何运用SPSS软件录入数据、统计描述、统计推断,随后学生自行在电脑上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并手写实习报告交由老师批改。
1.2.4 上机操作成绩 实习课程结束实验组和对照组统一进行上机操作考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利用网络教室,考试时由教师下发试题,学生接收后作答并进行提交,由老师批改,统计学生分数。
1.2.5 实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实验课结束后利用微助教进行调查问卷,对2015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影像学等专业部分学生共计700名学生进入相应问卷课堂编号,匿名填写两种方式的实验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由教师进行总结评分,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反馈。问卷调查采用电子问卷,回收率100%。
1.2.6 评价方法 (1)实验成绩:每次实验报告;(2)上机操作成绩;(3)实验教学效果调查: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实习课作业方式认同感等。
1.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的年龄、成绩、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2组的性别分布比较采用х2检验分析。
2.1 成绩比较 (1)实习成绩:实验组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为(90.88±4.45)分,对照组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91.08±4.86) 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64,P=0.870);(2)上机操作成绩:实验组上机操作成绩平均分为(76.45±7.50) 分,对照组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76.12±6.14) 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2,P=0.903)。
2.2 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调查 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结果显示,有高达 87.43%的学生更倾向于电子化作业,只有7.57%的学生倾向于手写实验报告的模式,有5%的学生认为两者均可。学生对微助教辅助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效果自我评价调查见表1。
表1 微助教辅助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效果调查 [例(%)]
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医学包括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专业课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群体性、综合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5]。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应该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逐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微助教”操作简便、方便实用的特点和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在类似预防医学实验课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辅助学生实验报告的填写,不仅节省了学生手写作业的时间,同时也把多余的时间更多的花费在实践练习操作上面,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掌握这类应用型实验课程[6-7]。本研究中,以传统手写实验报告和微助教辅助填写实验报告为对比,二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并不会对降低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发现,学生(87.43%)对于预防医学实验课程采用微助教进行实验报告的填写非常乐意接受,经调查发现 76.43%的学生认为微助教填写实验报告相对传统的手写实验报告更简便,节省时间,便于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拓展深度实验内容方面,包括对理论知识点在实践中更进一步的梳理,创新性实验的广度拓展等。有87.14%的学生认为微助教辅助预防医学实验课程这种方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助于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更好的开展,85.14%的学生认为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达到了教学目的,再结合实验成绩分析,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效果相比并没有下降(P>0.05),相反地,传统的实验教学因为手写实验报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来说很多时间都用来写实验报告,大大压缩了实践内容,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对老师来讲,使用微助教可以让老师从批改实验报告中脱离出来,将时间和精力更多的花费在教学和教学研究中,也更有利于老师自身的发展。89.43%的学生认为使用微助教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说明微助教辅助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对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和无限互联网的普及,客观上给传统课堂的教学组织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而微助教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实现网络与实验教学过程的契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增加知识粘附性,提升实验教学效果。